诗歌:浅吟轻唱话史情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d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诗化的历史,如何引诗入史、借诗释史、以诗明史,发掘诗歌的合理内涵,深化历史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诗歌资源的作用,以及利用诗歌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历史教学发展。
  一、诗歌资源的作用
  1.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诗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寥寥数语就能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形象地反映出来。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选取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诗歌进行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诗歌创设情境,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受思维特质的限制,初中生在学习历史时容易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面,无法将历史事件放在历史大背景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此,教师可借助诗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历史、探究历史、领悟历史,帮助学生摆脱思维束缚,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有利于整合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课改强调整合学科知识,树立大文科的教育观。因此,把诗歌融入历史教学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利用诗歌资源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导入新课教学。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堂课,就要有一个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新课导入。对此,教师可利用诗歌导入教学,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朗读《沁园春·雪》,然后为学生简单解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代表人物,最后顺势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秦始皇的历史事迹。”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诠释重点难点。
  诗歌具有生动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和耐人深思的见解,且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恰当地引入诗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中的难点、疑点和重点。
  例如,在教学“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等诗歌,引导学生讨论玉门关、阳关和西域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
  3.构建人物形象。
  初中生正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他们更容易记住具体生动的形象。历史人物非常多,如果学生无法对其形成深刻的印象,就无法掌握与之有关的历史事实。因此,教师要利用诗歌引导学生构建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引导学生感受谭嗣同变法救国的信念和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这样学生就能对谭嗣同形成鲜明的人物印象。
  4.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史明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评价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容易片面化,而诗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却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巧妙运用诗歌。
  例如,在評价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利弊时,教师可利用《汴河怀古》和《汴河直进船》,引导学生分析,从而使学生对大运河的开凿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科学利用诗歌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诗歌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使学生既能更好地学习历史、评价历史,又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我相信,只要初中历史教师掌握了合理利用诗歌资源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广受关注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给了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启发。初中道德与法治一直强调学科教学对现实行为的指导作用,所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想要传递的内容,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
【摘要】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借力英语节搭建的展示平台,使绘本表演者及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得以开阔,多元文化意识获得提高。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又不局限于此。师生们学习、研究、表演过的绘本素材来源于五个渠道:《新标准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教材附录Reading for pleasure(愉快阅读)、 课外读物、影视对白,
很多老师将2013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1题定性为典型的“超纲”题,并倾向于认定该题得分率低(河北,难度0.32)亦应归咎于此。但是,若从国家干预经济概念内涵的角度认真分析该题,则不难发现,上述意见其实掩盖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知识死角。  原题如下: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
“学习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异之中。”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这节公开课,以《地震离我们有多远》的教学为例,践行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精神,立足于本校实际,总结学习共同体能够实现的功能性作用。  教学目标  1.借助导学案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地震灾害的概况(成因、分类、强度、分布等)。  2.通过分组分情景分角色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环境中遭遇地震时的最佳逃生方法。  3.借助留言板征集
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应该是每位教师考虑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避免低效、无效的教学。在此,笔者通过《地球的运动》的教学展示,谈谈如何在地理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一、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課前播放动画,让学生轻松进入地理课堂。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一:感觉四季。  1.你感觉中的夏天和冬天。  2.通过观察,你觉
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章节的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一个目标的三个载体,三者息息相关、不可或缺,而有关三维目标如何达成的见解层出不穷,各有建树,其中“过程与方法”在其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现在抽取其一,即关于如何落实历史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以《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节的教学为例,来介绍自己积累的点滴见解。  在这一章节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如下:1.学生应较全面地体验古代
历史教材中除了正文外,还有很多附加材料,如导言、注释、文献节选、名人名言、议一议、材料阅读、人物画像、图片等。这些资源虽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却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使得课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和有趣,它们的存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课后也非常愿意阅读这些补充的和课题联系密切的内容,既激发了兴趣,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附加材料资源
历史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当前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从历史知识的讲解变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重塑教学模式,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夯实知识教学,融入唯物史观  历史知识教学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强化历史知识记忆与吸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夯实历史知识教学,并且,在历史知识教学中融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必修1侧重于自然地理,关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教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并熟练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掌握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由浅入深,从三圈环流开始,在此基础上理解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全球一共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
2017年秋季学期以来,七年级统一使用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使新教材的理念落地生根,我们先后参加了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与学习,聆听了专家的教材使用讲座,并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真切体验新教材的新特点、新变化。现以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为例,谈一点个人对部编教材的使用建议。  一、设置问题,抛砖引玉,关注生命思考  例如,在教学《探问生命》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你认为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