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k81950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更是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美术的艺术美与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课堂;课堂提问;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80-1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提问,都属于信息的输出。在众多信息输出方式中,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便是课堂提问,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达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智慧,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仿佛一条引线,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地链接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重视提问的技巧,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利的学习因素以后,学生本身具有的活泼与聪慧就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探索新事物的动力更加强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敏感,为学生设置一些趣味性极强的内容。其中,趣味性的提问对课堂的学习氛围影响更大,它可以成功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从而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
  比如在教学《蔬菜的联想》一课的时候,我就在导入的环节设计好了趣味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接着我就出示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茄子、白菜与萝卜。这些蔬菜我们都很熟悉,他们有很大的食用价值,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啊!除了这些,他们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当玩具,有的说可以做道具,我趁机提示学生:他们还会七十二变的本领,可以变成各种图形,同学们想一想他们可以变成什么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茄子可以变成企鹅、跳舞的小人。白菜可以变成小鱼儿。萝卜可以变成小松鼠……学生们踊跃地举手发言,一个趣味的课堂提问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情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的心是一汪清水,有趣的提问就是投石击水,可以激起学生的创作灵感。通过有趣的课堂提问,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更多。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每一堂美术课都有自身的重点与难点,只有让学生掌握这些重难点,才算是完美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很多时候,课堂中的提问只是一个形式,看似热闹的讨论场景,实则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住教学内容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真正掌握重点与难点。
  比如在教学《风》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课堂开始,我让学生闭上双眼,用心体会,接着,我拿出一串风铃,微风吹来,风铃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我问孩子们: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们闭着眼睛,轻声回答:风铃。我又接着提问:是什么让风铃发出了美妙的声音?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风。那你们看到风了吗?对,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哪位同学可以上台来表演一下风的存在呢?学生都想来表演,我让他们轮流上台,有的学生吹起手中的纸片,说:纸片飘了起来,说明有风。有的打开窗户,书页随风飘舞……我趁势引导:同学们表演得都很好,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风的存在。我们可以画梧桐落叶,可以画摇曳的菊花,可以画迎风的松柏,这些都可以展现风的姿态。我始终围绕着本课的中心展开问题的讨论,让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度更加自然。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本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索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三、提问要有灵活性,对学生适时的评价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维和意识,这就决定课堂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变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卡壳的现象,有时候可能会答非所问,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超强的智慧,关注学生的个性,注意课堂的灵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耐心评价与疏导,有独特见解的给予表扬,回答不出的要及时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水墨画鸟》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欣赏了徐悲鸿的作品《红叶小鸟》。在观赏的过程中,好多学生说画上的小鸟好难看,怎么可能是大画家画的呢?我抓住机会反问学生:这只小鸟难看在哪啊?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这只小鸟一点都不像,圆滚滚的身子,尾巴也秃秃的,好奇怪。我又接着问:那这幅画有没有好看的地方?就像这里……还有这里……我引导着学生继续观察这幅画。有的说:老师,他画的小鸟很可爱。有的说:红叶的颜色很漂亮……最后我说: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徐悲鸿是一位艺术大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同学们敢不敢和艺术大师比试一下,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的鸟水墨画呢?学生们听后跃跃欲试,课堂氛围好不热闹。
  美术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很多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心中的声音,对于学生的与众不同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评价。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就面对个体差异,老师如何来抓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一问题,提出了要“真心呵护数学落后生”,“精心培育数学优秀生”,“倾心关爱数学中等生”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育;个体差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
摘 要:通过阶梯式语言表达训练、命题式语言表达训练、看图写话训练、应用文写作训练等方式培养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循序渐进,文语并进,能提高听障学生语言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交流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融入主流社会。  关键词:口语;书面语言;训练;并进;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75-1  一、发展口头语言表达
摘 要:本文站在教师的视角上,从文本研究、教学手段、提问思路、寓意解读四个方面提出了寓言教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寓言;小学语文;游戏精神;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58-1  一、文学作品研究先于教材分析  教师在进行寓言作品的教学之前,必须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进行了解,感受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作品进行内心的对话
摘要: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被喻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关键”。所以,我们应在课堂上努力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课堂外延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72-1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认为,有时,少讲一个知识点,多说一句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可能会影响或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渗透情感教
摘要:本文以获得省赛课一等奖的“人体的神经调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具体分析、评价、探讨概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倡导在概念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概念教学;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37-1  本文以竹西中学肖蓓老师执教的“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课为例,通过对教学环节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还给学生“购买权”、活动权、质疑权。课堂不再是鸟笼,在这样的舞台上,孩子们不仅能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还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购买权”;活动权;质疑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25-2  一、课前给予孩子“购买权”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时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对于教师来说,这些“突发事件”既是挑战,也是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及时巧妙的处理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68-1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
摘要: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总觉得无话可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尝试拥抱自然,激发写作灵感;阅读教学,启迪写作思维;体验生活,开拓写作思路;创设情境,改革习作课堂;整合资源,积累写作素材这几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写作,让习作教学更“生态”。  关键词:习作;生态;快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不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98-1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孩子对于同一类的题型,只是一个机械式的搬运工,今日学
摘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创办二十多年来,秉承“承传民族文化”的理念,紧紧围绕“面向全体、三字并举、整体联动”的总体思路,发挥写字教学的显性作用与隐性功能,充分利用写字教学这一载体,从制度保障、科研引导、落实措施、文化熏染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写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打造学校写字教学特色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制度;科研引导;措施;文化熏染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