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突发事件”搅了“课堂教学”的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时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对于教师来说,这些“突发事件”既是挑战,也是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及时巧妙的处理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68-1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精心准备,但实际上,即使教师精心准备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出现。这就要求教师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对课堂上发生的各种信息综合把握,及时做出判断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因此如何有效地、巧妙地解决这些突发性事件,实践教育智慧,建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成为农学专业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农村职业中学的农学专业教师,在实际技能教学中就时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一方面给我的技能教学带来了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成为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我的技能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
  【案例描述】
  “从今天开始,为期一周的技能实训……”还没等我讲完,就听到下面一片鼓掌声和欢呼声。
  “终于可以做实验了,哈哈……”“哎,我的白大褂呢?”“不用上理论课咯!”……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整个教室彻底沸腾了。
  由于是第一次技能训练,所以我主要讲解了第一个技能训练项目——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在我刚讲完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切片的制作。突然“啪”的一声,班上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到一个人——小然同学身上!
  “怎么回事?”我第一时间质问小然同学。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看着地上的碎片,小然委屈地说道。
  当时的我十分生气,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正准备好好训斥小然一顿时,我忽然想起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请平移到我这里来》的文章,讲得就是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一件突发事件。“这不正是一个相似的事件吗?如果我当众训斥了小然,对小然的伤害会有多大?以后他还会用心去技能训练吗?如果学生因为怕损坏器材而不敢去用心技能训练,那他还怎么面对技能考试呢?”想到这里我就反问了大家一句:“这套培养皿还有用吗?”
  “肯定没用了,都少了一个盖子了。”小王确定的说道。作为班长的他一向思维敏捷。
  这时,我不慌不忙地从讲台柜子里拿了一个盖子来,正好配成一套,然后和同学们说道,“这个盖子是你们上一届的学哥留给你们的,但他们就留了一个,没有多余的咯!”这时,小然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下面同学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视技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江苏省单招高考的学生来说,技能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核项目。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缺乏主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技能训练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同时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进行农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技能训练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重视和加强技能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以实验器材不足、时间不允许等等各种理由借口剥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权利,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在我们剥夺学生实验权利的同时也一并带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渴望。直到现在,当我领着学生走进技能训练室,学生为实验而鼓掌兴奋的场景依然让我难以忘却。
  2.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关注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以人为本”还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技能训练过程中,由于小然的一时疏忽不小心打碎了培养皿,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愣住了,并本能地想道歉。这个时候,他已经认识到错误,还有些担心。虽然之前我多次强调技能训练纪律,但是当时如果我对他严厉训斥一顿,杀鸡儆猴,可能让同学们在今后的技能训练过程中更为注重训练纪律和实验器材的保护。但是,对于小然学生来说,不仅伤害其自尊,同时也挫伤了其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不利于他的成长与发展。受到《请你平移到我这里来》这篇文章的启发,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用让学生出乎意料的方法处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突发事件”得到巧妙处理,既保护了小然的自尊心,又达成了警示其他同学的目的。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不容易,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巧妙的教育方法,从小事着手,从突发事件开始,从细微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课堂效果反映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益。
  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气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于活泼,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英语故事阅读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本文拟以小学生为主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阅读  中图
摘要:在高中教育面临“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吕叔湘中学汲取吕叔湘精神理论力量,深悟其现实启示并引领办学方向去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供严以修身、创新教育和使命担当范式;给学生树立处理“我”与“国”、“真”与“贱”、“龙”与“虫”关系典范;向学校选择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规范三个方面探讨学习和践行吕叔湘精神。  关键词:吕叔湘中学;吕叔湘精神;高中教育;吕叔湘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当前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育产生共振,使教育达到最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本文就“三教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實施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三教合作;儿童成长;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优势及其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课件使用的几点建议:1)课件的制作要有依据;2)课件的制作应含量适度,以片段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3)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青老年教师相互取长补短;4)结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三板”,灵活运用板书;5)加强学校基础设施配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
摘要: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就面对个体差异,老师如何来抓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一问题,提出了要“真心呵护数学落后生”,“精心培育数学优秀生”,“倾心关爱数学中等生”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育;个体差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
摘 要:通过阶梯式语言表达训练、命题式语言表达训练、看图写话训练、应用文写作训练等方式培养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循序渐进,文语并进,能提高听障学生语言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交流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融入主流社会。  关键词:口语;书面语言;训练;并进;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75-1  一、发展口头语言表达
摘 要:本文站在教师的视角上,从文本研究、教学手段、提问思路、寓意解读四个方面提出了寓言教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寓言;小学语文;游戏精神;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58-1  一、文学作品研究先于教材分析  教师在进行寓言作品的教学之前,必须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进行了解,感受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作品进行内心的对话
摘要: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被喻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关键”。所以,我们应在课堂上努力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课堂外延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72-1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认为,有时,少讲一个知识点,多说一句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可能会影响或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渗透情感教
摘要:本文以获得省赛课一等奖的“人体的神经调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具体分析、评价、探讨概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倡导在概念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概念教学;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37-1  本文以竹西中学肖蓓老师执教的“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课为例,通过对教学环节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还给学生“购买权”、活动权、质疑权。课堂不再是鸟笼,在这样的舞台上,孩子们不仅能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还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购买权”;活动权;质疑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25-2  一、课前给予孩子“购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