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习作快乐语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h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总觉得无话可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尝试拥抱自然,激发写作灵感;阅读教学,启迪写作思维;体验生活,开拓写作思路;创设情境,改革习作课堂;整合资源,积累写作素材这几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写作,让习作教学更“生态”。
  关键词:习作;生态;快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83-1
  语文教学中往往缺失对学生进行文本生活的体验与感悟的培养,造成小学生作文的现状令人担忧——题材的空洞,形式的单调,内容的干瘪,情感的苍白。作为老师,在考虑写作教学时,首先应考虑学生是否有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否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总觉得无话可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写作。
  一、拥抱自然,激发写作灵感
  1.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美丽。自然美具有极大的诱发力,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顿时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婀娜多姿的南国春色,炫丽多彩的丰收金秋,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激起他们表达美的愿望。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指导他们认真观察校园中花草树木形状、色彩的变化;另一方面尽量把孩子带出狭小的校园环境,让他们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去看“大千世界”。
  2.走进社会,了解家乡历史。生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学校所在的家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我们紧密结合苏州人文环境,让学生了解苏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热爱自己的家乡。把自来水厂、汽车工业园等作为学生的校外课程资源。设立小课题组开展研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走向社会或参观访问,或调查研究,接触了更多的人,了解了更多的事。科研和环保意识大大增强,而且变得有话想说,有话会说。
  二、阅读教学,启迪写作思维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丰富地、自如地写作运用。首先,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阅读。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发写作的源泉,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如教学《鸟岛》,课文通过描写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鸟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围绕教学内容,我让学生阅读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有的讲述了自己看到过的故事情景,有的描绘了生活情境中的美丽画面,有的兴致勃勃的说起了自己关爱小动物的生活经历。动笔之后写出的小作文更是内容丰富,真切感人。
  这些情感流露得真实自然,贴近事实,接近生活,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写作思维。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再把丰富的知识转化成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学生做起文来就会倍感轻松。
  三、体验生活,开拓写作思路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写作的思路,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教师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达出来。
  学生亲身经历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富有情感,从而也养成了学生作文能联系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让社会生活实践指导写作文。这样,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四、创设情境,改革习作课堂
  根据需要层次论,兴趣和动机来源于需要。作文的基点应该是从感性入手,激发学生的欲望,为需要而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发现学生的需要,据此打破格局,调整教学计划,安排课题作文。写作课基本模式变为:活动——交流——写作。作文前,教师的任务是结合语文教学,结合班级教学实际,结合学生需要,创设活动,事先安排学生去体验。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成功失败,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是否从生活中感悟到什么。如此,作文课上同学之间的交流才有共鸣,才有碰撞,才会激起思维的火花,作起文来就会成为有水之源,字里行间就会流露出真情实感。
  听了六年级的作文课《走进“跳蚤”市场》,教者安排了让学生自由交易所带心爱之物的环节。随着老师的一声“开始”,顿时,课堂像炸开了锅,气氛热烈。有的学生巧舌如簧,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理想之物;有的学生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有的学生第一次交易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交易。教师用摄相机摄下了全过程。为下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交易感受、提问做了准备。结果,这个环节非常成功,为写打下了基础。再其次,评价的多元化使课堂呈现出宽松宽容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如教师的点评,学生的互评,学生现场对小作者的访问等。
  五、整合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训练,同各科教学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各门学科都提供着写作的素材。劳动课,通过动手制作,介绍制的过程,自己的感受,作文训练的因素——培养认识和表达能力就成了劳动课实践的有机组成而渗透在整个过程之中了;美术课,根据图画编一童话小故事;活动课,根据开展活动来谈体会、写体会……
  学生在实践中,所探究的内容因自己的兴趣各异,写出的作文自然也会表现出各自的创造性。“整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作文成了表达与交流的需求,所研究探索的活动又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因此,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实验、读书、写作,学作文与写作文不再苦恼,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书面写作交流展示恰好促成了“写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文章,展示了自我、产生了表达交流的内心快慰、服务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价值和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教育面临“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吕叔湘中学汲取吕叔湘精神理论力量,深悟其现实启示并引领办学方向去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供严以修身、创新教育和使命担当范式;给学生树立处理“我”与“国”、“真”与“贱”、“龙”与“虫”关系典范;向学校选择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规范三个方面探讨学习和践行吕叔湘精神。  关键词:吕叔湘中学;吕叔湘精神;高中教育;吕叔湘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当前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育产生共振,使教育达到最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本文就“三教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實施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三教合作;儿童成长;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优势及其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课件使用的几点建议:1)课件的制作要有依据;2)课件的制作应含量适度,以片段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3)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青老年教师相互取长补短;4)结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三板”,灵活运用板书;5)加强学校基础设施配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
摘要: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就面对个体差异,老师如何来抓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一问题,提出了要“真心呵护数学落后生”,“精心培育数学优秀生”,“倾心关爱数学中等生”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育;个体差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
摘 要:通过阶梯式语言表达训练、命题式语言表达训练、看图写话训练、应用文写作训练等方式培养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循序渐进,文语并进,能提高听障学生语言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交流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融入主流社会。  关键词:口语;书面语言;训练;并进;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75-1  一、发展口头语言表达
摘 要:本文站在教师的视角上,从文本研究、教学手段、提问思路、寓意解读四个方面提出了寓言教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寓言;小学语文;游戏精神;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58-1  一、文学作品研究先于教材分析  教师在进行寓言作品的教学之前,必须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进行了解,感受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作品进行内心的对话
摘要: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被喻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关键”。所以,我们应在课堂上努力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课堂外延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72-1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认为,有时,少讲一个知识点,多说一句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可能会影响或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渗透情感教
摘要:本文以获得省赛课一等奖的“人体的神经调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具体分析、评价、探讨概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倡导在概念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概念教学;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37-1  本文以竹西中学肖蓓老师执教的“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课为例,通过对教学环节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还给学生“购买权”、活动权、质疑权。课堂不再是鸟笼,在这样的舞台上,孩子们不仅能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还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购买权”;活动权;质疑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25-2  一、课前给予孩子“购买权”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时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对于教师来说,这些“突发事件”既是挑战,也是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及时巧妙的处理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68-1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