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高效的语文对话教学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如何积极追寻智慧高效的语文对话教学,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起来呢?
  
  一、与文本对话一尊重个性解读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双向的,学生既从文本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又以自身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蕴、新的形象、新的价值。学生只有真正与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才能超越文本,走向学习语言的薪境地。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白杨》时别出心裁地抓住文本中“高大挺秀”这一关键词,引领学生联系文本的上下文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深情。他先引领学生朗读文本,比较体验“高大挺拔”与“高大挺秀”的异同,感悟白杨的“外秀”,然后研读文本第十四自然段,感悟白杨的“内秀”:品格高尚,精神可贵。继而引领学生讨论“爸爸”前后两次“沉思”的内容有何差异,从而使学生深层体验到:老一代像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为建设边疆作出了贡献;而新一代也像小白杨那样,“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表面上似乎在解词,实际上是通过这些“四两拨千斤”的关键词语解读文本。这样既为学生打开了解读文本的最短通道,又教给了学生切实管用的感悟语言的方法。
  只要抓住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或一个情感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就能使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和谐发展,个性之光也因而在文本对话中闪耀。
  
  二、与生活对话——享受独特体验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能在生活中有效运用。教师应引领学生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堂、融进文本,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
  特级教师于永正顺应学生喜爱活动的天性,经常依托文本,充分利用自然、人文景观等生活资源,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良好的语文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为了让学生写好教材上安排的作文,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更大的读者群,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他组织学生与同样使用江苏省编“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材的运河师范附小一(1)班的学生通信。学生兴趣盎然,认为这是与好朋友的交往,不仅认真写好教材上规定的作文,还一直坚持六年“私下”通信。学生对钓鱼摸虾感兴趣,他千方百计组织;学生想爬山,他想方设法安排;他带学生进工厂、农村,了解工人怎样做工、农民如何耕种;他带学生进军营,观看战士刻苦训练……以获得独特的体验。
  只要引领学生与生活对话,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就会越强、视野就会越开阔、实践经验就会越多、知识就会越丰富。
  
  三、师生对话——激活探究热情
  
  教师与学生的真诚合作,民主、平等而广泛的对话是语文对话教学的重点。教师只有走下“神圣”的讲台,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才能和学生一起进行民主、平等、和谐、自由、舒畅、无拘无束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做一个“是非者”,去挑起学生间的“矛盾冲突”,围绕主题不断引出对话话题,与学生公平辩论,激发他们对问题、观点及交流的冲动和热情。
  特级教师于永正擅长在语文教学中投石激浪,或于浅处深问、于无疑处生疑,或直接启发学生质疑,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请看他执教《壁虎》的一个片段:
  师:读完这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没有?我倒有两个问题不明白。你们说小飞虫难道没长眼睛吗?怎么竟然落到壁虎的嘴边送死呢?
  生:因为书上写了壁虎趴在墙上静静地一动不动,像贴在墙上的一块水泥,小飞虫没有发现它。
  生:前面一段还说了,它身上有天然的花纹,跟泥土的颜色差不多,小飞虫很难发现它。
  师:噢!是这样的!不过,壁虎吞掉一只小飞虫后,不就暴露自己了吗?它那么一动,别的小飞虫一看,好呀,原来是只大壁虎!快跑啊!这样,它不就再也速不到小飞虫了吗?
  生:书上说了,它动作很快,如果你眨一下眼,会觉得壁虎根本没动。剐的小飞虫根本看不出壁虎动。
  师:所以它们还会一
  生:所以它们还会继续上当。
  师:同学们比老师理解得好!
  于老师故意设问,意在提醒学生留意壁虎颜色的隐蔽性以及动作不易被发现的特点。
  只要教师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流,“心”与“心”之间一定会发生碰撞,从而溅起探究学习的浪花。
  对话,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让我们追寻智慧高效的语文对话,在对话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聆听生命的拔节声!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要寻找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要了解哪些是存在于教学实际中的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及现状。于是,我校语文教师聚焦课堂,关注课外,捕捉仍旧存在于广大农村学校的低效策略教学现状,并对其现象进行描述与反思,广泛积累个案。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总结归纳了以下语文教学常见的低效教学策略下的课堂现状:  1.“保守式”策略——以教师讲解替代自读自悟。其特点是:塞——表面顺畅,缺乏深度。课堂呈现出与新课改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教育理念如春雨润物般对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整合教”与“感悟学”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那么“教者”如何在“教”中进行有机整合,让“学者”在“学”中有感悟,从而提高“教”与“学”的实效?笔者结合苏教版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案例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以文为本,感悟词语    以喜欢的方式来读文、画词,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与“想”的自主学
期刊
如果课堂教学不能摆脱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阴影,彻底改变追问上的繁琐和低效,怎么能奢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培养良好的语言综合素养呢?  所以,我们呼唤着这样的一种课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一颗心,在静谧、安详、素色之中触摸语文教学之本。  我们期待着这样的一种教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旨归,关注教学中的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师生的生存状态,此之谓“生命化质量”教学,就是高
期刊
我的理想:和谐阅读    中国从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幸福地生活在充满和谐、滋养性灵的母语环境中是我的追求。  我认为,“和谐”的意蕴既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平等而友好的互动关系里,还体现在每个人身心健康自由的生长过程中;既体现在环境氛围与人的灵魂相互晕染融合时,也体现在课内师生对话的精读与课外海纳百川的博览之无痕对接间。  我以为,“课内教学简洁高效,课外阅读缤纷多彩”,既
期刊
语文被视作人际交流的一种工具,应该是没有疑义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是对语文概念较为约定俗成的解释,听说读写则是语文作为工具的表现形式,其实质全在于语言是人类的工具。  既谓工具便是将其看作外在于人的一种对象性存在,很自然地想到语言的客观性、确定性和实用性,但张志公先生指出语言作为工具的特殊性,语言与人的思想紧密关联而不可分割。  语言作为工具,主要功能不外乎叙事状物与表情达意。叙事状物是主观见
期刊
现在的学生真正关注的文化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学校进行了随机调查,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关注的人物是周杰伦、蔡依林、飞儿乐队等,喜欢读的书是《鸡皮疙瘩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等,谈论的话题是“快乐女生”“非诚勿扰”。通过查询资料得知,这属于学生的“亚文化”。加拿大文化人类学家J·鲍德里奇认为:“任何群体,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者,都被称为亚文化。”根据这个观点,学生亚文化作为校园
期刊
中考试卷不仅具有选拔功能,而且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作用。2011年的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凸显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向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试卷能够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浓的生活气息。试卷中出现了我市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扬州市推广使用电子书、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扬州将迎来2500年城庆、关于食品添加剂等话题内容。这些内容及
期刊
《“番茄太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四单元“真情永驻”主题中的—篇。初读题目就吸引人:太阳就是太阳,番茄就是番茄,这两个事物怎么会连接到一起的呢?番茄太阳是什么呢?为什么还加引号?细细读来,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一、基于文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课文文笔朴实生动,每读一遍,都会为主人翁盲童明明所感动。全文处处对她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是一条明线。从“那女孩5岁左右……特别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切实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进入到高年段语文学习,教师更应该重视以下几种习惯的培养。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1.课内预习与课外预习结合。对于相对浅显易懂、脉络清楚的文章,或整班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方法的情况下,我们安排课外独立预习。对于难度较大的课文,或教师需要予以预习方法指导时,就安排在课内预习,教
期刊
[案例]    《秋天》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一首优美的小诗。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秋天那令人心醉的动人景象,描摹出秋野溢彩流芳、生机盎然的美好意境。诗歌语言优美生动,充满童趣。课堂上,我和孩子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起来。  读到第3小节:“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有几个同学将“羊肠小略”读成了“羊肠小道”。  “刚才,我听到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