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其能力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orang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更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能力 学生发展为本 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方向就是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其中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更要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想学、会学是基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中学生个性活泼,好胜心强,渴求自立,喜欢独立思考。为使学生想学、会学,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了它的重要性,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何使学生会学呢?第一,预习法。要求学生做到“三动”,即动眼、动手、动脑,及时地把那些基本概念、原理,重要的句、段勾画出来并标上醒目的符号,容易记的快速记住。对于一些新知识和自己认识含糊的知识要点应慢读细读,仔细揣摩,前后联想,确实解决不了的,等待教师的精讲点拨。第二,思考提纲法。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给学生拟提纲,为学生学习本框知识做向导。所谓思考提纲,就是要依据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设问或点拨的形式,紧扣重点、难点,提纲、目录明确,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启发。例如,我在教学初二“依法保护和治理环境”知识点时指出,我国环境保护法不仅规定了环境保护原则,还规定了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环境管理制度。那么,国家在保护和治理环境中的具体制度都有哪些?了解这些制度后,我们广大青少年应怎样去做呢?这样就把教学的难点、重点都提纲化、条理化,便于学生积极思考与探求,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师生融洽是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所以,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可亲。上课时,老师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要关心学生,随时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的语言神情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学生如果回答问题不正确,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他们把问题弄通、弄懂,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力求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大胆质疑,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不会局限于书本和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问”是手段
  学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记得一位学者谈他做学问的体会是:“求学问,需‘问’;只学答,非学问。”这就是说,会问,才算会学。作为学生应该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例如,我在讲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部分内容时,讲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有的同学就问,为什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个体和私营经济大幅度上升,这不就说明公有制主体地位在不断下降吗?针对学生提问,要充分肯定,并逐一讲解,把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化,让学生在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增长智慧。
  学会“问”,才能有所创新。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就告诉我们学习需疑的道理,生疑质疑是创新之母。如何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发出质疑呢?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是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常带问题看书,寻找答案,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研究者。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以民主和谐为核心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喜欢学生多提问题,提疑难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真诚地关心爱护,耐心地鼓励他敢想敢问。难题的逐步解决,学生才会有不断的进步,才会逐步消除胆怯心理。如此教学,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促进正确改进教学方法。
  四、师生切磋是途径
  师生相互切磋的主要途径就是讨论法。针对学生在预习时出现模糊或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仍不能得到解决或解决不够透彻的则由教师进行讲解启发。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民主”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我就选取了一幅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戈尔拳脚相加的漫画及材料,美国一个研究金钱与竞选的非党派组织敏感问题中心行政主任拉思?海金森说:“美国民主令人丧气的情况是,只要我在联邦大选委员会那里查一下筹集资金的账户,我就能在大选之前告诉你大选的结果将会是什么。”漫画辛辣地讽刺了美国所谓的政党制度,使同学们对资本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政治课教学的突出位置,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才干,真正做到想学、乐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做一个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种语言,学英语的目的之一就是进行交际。所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已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不仅为听读写打基础,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口语能力 表达能力 学习兴趣    最近几年,英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让
期刊
张瀛,一个漂亮、擅唱歌又极爱打扮的单亲家庭的女孩,洗手间的镜子好像是专为她准备的。课堂上的她,文文静静,但用在书本上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我不知道她的各科作业是如何完成的,更不知道作业的质量如何,这不,期中考试这顶倒冠又被她“夺”走了。  我分析七班的考试成绩,但更多时间则是聚焦在张瀛可怜的E等(36分)上,真的好让人揪心。我不知她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当然她的外表依然平静,依然面带微笑。难道是她已经麻木
期刊
摘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激发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期刊
摘要:现代教学注重综合素质,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着。  关键词:语文教师 综合素质    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各个学科的共同要求。而语文由于其人文性,综合性的特点,最适合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作为教书育人,传播祖国语言文化的语文教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它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优势体现在: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2、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工作效率;3、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培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促进教学的进深发展。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 学习积极性    随着电教事业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显示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组合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可以把语文课本上的文字、画面和鲜明的视觉、听觉、形象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开感官的窗户、思维的闸门,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语文
期刊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  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扣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
期刊
摘要:新教材,需要新的教法,思想品德课不能在局限于课堂是中教师的枯燥讲解,就向外开放,进入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 开放实践    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地扩展,认识领域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地从专业化、学科封闭走向综合化和学科内、学科间以及与社会生活融合。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必须突破自己,走向开放
期刊
摘要: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才能与时俱进。一、要加强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包括学生个人的情况、学生集体的情况。二、始终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三、重视小学生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和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四、要加强学生管理的探索,把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全体学生的自制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上。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