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艺术课堂教学中体验快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k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快乐——课堂互动的主旋律;想象——思绪飞扬的主题;创新——艺术活动的主旨。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快乐想象创新
  
  新的艺术课堂教学围绕人文主题进行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艺术学科的综合性的艺术活动。教学过程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在教学中注重从各个方面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在艺术课堂的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呢?
  
  一、快乐——课堂互动的主旋律
  
  “寓教于乐”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小学美术教材以其内容的生动、画面的精彩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兴趣的维持时间较短。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捕捉教材内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将知识同游戏、竞赛相结合,设计出学生较为喜欢的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在《添鼻子》这个活动中,有的学生把鼻子添在脸外面,有的学生把鼻子添在眼上面,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如此学生便通过游戏不自觉地认识了人体头部的构造,清楚了各个器官的位置及作用,明白了各部分的最佳比例。实践表明,游戏活动能营造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展示舞姿、挥洒画笔、自我表演、充满生命力快乐的艺术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艺术王国中的主人。
  又如在教学《机器人伙伴》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可让学生收集机器人的图片、文字、玩具、模型等,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再比一比谁收集得最多、最全,然后进入网页进行学习,如在线画画、交流等,最后进行自由绘画,开展“谁画的机器人最好”竞赛。这样在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很轻松地解决该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还可以尝试在每节课中都组织一场小比赛,每个班级都有一个评比台,如“看看谁画得好”、“我们的画大家评”等。但要注意不能只评个别学生,而要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在每节课中就都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认真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想象——思绪飞扬的主题
  
  艺术课程中的绘画对儿童而言重要的不是像不像的结果,而在于画的过程。儿童绘画是儿童丰富想象力的再现,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的各种奇异的想象往往通过手上的画笔加以表现。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不当的教学思想倾向产生,不能用成人的绘画训练对待儿童,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绘画的特色,不能仅以“像不像”、“美不美”的欣赏标准来衡量儿童的绘画,否则,儿童画虽然有板有眼,但却毫无生气,并非真正的儿童画。
  如在教“虾的画法”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玻璃缸中的虾,等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教给他们画法,当学生学会后,我又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学生一开始时感到困难,当被提示可联系自己生活中见到的虾进行创作时,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还画了炸熟了的虾,并美其名曰“盘中佳肴”。
  
  三、创新——艺术活动的主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需要个性。艺术教育审美活动的实践过程都是充满创造性、充满个性的。
  1.体验是创新的源泉
  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学生感受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布置。如在教学“冷暖色彩”时,教师可让学生打开窗户,引导他们观察窗外景物的颜色,使他们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对色彩产生切身体验,此时再揭示“冷暖色彩”的定义。所谓“暖色”是指像红色、黄色、橙色这些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颜色,如阳光下的门、花朵、叶子的颜色;而“冷色”则是指像绿色、蓝色等颜色,将这些颜色画在窗框内,往往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这样教学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一步入教室就能沐浴到艺术之光,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2.鼓励是创新的动力
  艺术具有灵性,如果不对常规进行挑战,就没有创造。艺术创造不能简单地与现实划等号,而应鼓励学生“创新”,鼓励“与众不同”,要允许学生画出蓝色的太阳、方形的苹果等有违常理的东西。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心”揣摩绘画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表达和想象力的发挥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反之,太多的条条框框则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如一位在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教授看到很多画技高超的中国小朋友,就出了一个题目——“快乐的节日”,可结果却让其大失所望,很多学生所画的内容都是选自墙上画片中的内容,画了与其一样的事物——圣诞树。而当其将画面覆盖起来要求学生独立创作时,他们居然无从下笔。由此不难看出,由于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缺乏一定的鼓励,其个性被压抑,导致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缺少“心”的参与,丧失对艺术个体的独特感悟,使得很多孩子的绘画过程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模仿过程。
  总之,只有不一样,世界才精彩。艺术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这个世界,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解读,鼓励孩子成为一片属于自己的树叶,而不要让他们都成为那片最美的树叶。我深信,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我们的艺术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放飞梦想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郭戈.教育应当是快乐的——卢梭和斯宾塞的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9,(02).
  [2]吕敏.简论乐学教育思想的内涵[J].中小学管理,1991,(05).
  [3]让学生在快乐教育中健康成长[J].中小学管理,1990,(03).
  [4]黄淮.快乐教育新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01).
  [5]孙婷.奇妙的画笔——浅谈电脑绘画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
其他文献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德、识、才、学的综合体现。无论是组织、讲解、引导、点拨或评价,教师都要依靠教学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因此,教师精湛的教学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教学语言运用得好坏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这里,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妙用。    一、 教学语言要有准确度     语言的准确度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语言的
摘要: 传统的以语言机能为重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三点教学原则:总体设计,循序渐进;区分学生的文化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强调跨文化交际的互动原则。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因素原则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外交流的渠道和范围不断拓宽,并由此引发了
科学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了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由此可看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指向已不仅仅是知识、方法,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亲历,关注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思考,更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所向:人的素养全面发展的回归。笔者认为,毫无疑问,新教材应该承载起目标和内容
摘要: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高等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对其要“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创新德育工作载体,拓展德育工作重心。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人为本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其年龄、社会、家庭等多方因素决定了对其应实施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与时俱进,发现新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以人为本,更新德
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并对其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地反思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教师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
摘要: 针对英语测试中“Compound Dictation”这一新的题型,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研究分析了这一新题型的测试目的及该题型自身的特点,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出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有助于应试者获得更为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 英语测试 “Compound Dictation” 解题之法    “Compound Dictation”这一题型,在英语测试中,应该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辅导学生地理复习的方法有很多,只有适合他们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  一、重学习氛围,促内隐记忆  自然放松但又注意力集中是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班级里有一种轻松、喜悦的气氛是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氛围的第一步。教师要有亲和力才可能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亲其师,信其道”,一名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课前充分的准备、对教学流程极为熟
摘 要: 构建有效课堂,特别是在新课程下构建有效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尝试、研究的核心。本文试图从“问”的三个环节去考量,具体谈谈如何有效提问,从而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三个环节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是需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在这里我只从一个方面谈谈构建有效课堂的一个实在做法,即课堂提问。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二十世纪末以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教学理念提倡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形象展示学习内容,互联网的海量存储和共享的特点正好为教学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本文结合历史教学课件制作实践,尝试分析如何合理有效地对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提出  在多媒体技术未形成之前,传统教学在各类教学中占了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是
摘要: IT英语教学对其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IT人才英语技能的社会需求和IT英语的特点谈起,重点阐述了一专多能型IT英语教师的素质构成和培养途径。  关键词: 一专多能 IT英语 教师队伍 素质构成 培养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IT人才英语技能培养体系不仅要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还对其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生,高素质的“一专多能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