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去华求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了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由此可看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指向已不仅仅是知识、方法,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亲历,关注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思考,更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所向:人的素养全面发展的回归。笔者认为,毫无疑问,新教材应该承载起目标和内容标准的重任。我们应形成这样的观念,教材的开发和制定并不都是教授专家的事,而是与我们一线教师息息相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教师才是教材的使用者,科学目标的最终落实者。目前全国各实验区正在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的《科学》教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使用教材,达到高效而全面实现科学素养的目标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些看法。
  
  一、定位好课程目标,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指把教材当作《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和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科学课程目标从三个领域涵括了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作为总目标中的一部分,突出强调了科学探究,重视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科学课堂中“用教材教”的目标定位。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在具体实施时要灵活处理,准确定位。
  如三年级《科学》教材,整体上强调了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显性化。但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大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应考虑各课各单元的特点。如《科学是什么》属于科学启蒙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分析编排意图和编写内容,以及该课在全教材中的地位,可以发现该课重点突出了对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淡化了知识。作为启蒙课的第一课,它旨在激发和唤醒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究的浓厚兴趣,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首要前提和关键。把握这一点,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指导好研究吹泡泡的研究活动。学生会知道吹泡泡的过程就是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科学家研究的过程一样,这就是科学,自己也能做科学。学生不仅会对科学是什么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会对科学课产生无比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必对每个过程都进行详细的指导。
  
  二、处理好点面关系,用教材教
  
  从《自然》到《科学》,不仅仅是名称变了,课程目标已把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上来。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固有的目标观、教学行为观,以及两者的有效关系。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与总目标构成了点与面的关系,只有达成了一个个子目标,总目标才能实现和落实。
  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它既是课程目标,又是课程内容,非常重要。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课堂上基本应让学生体验、掌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围绕问题进行假设、制订简单的科学活动计划、收集处理科学资料以获得证据、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一直到表达交流研究成果。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学生探究的全程与课堂时间和空间问题?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要让理想变为现实,教师就必须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时空上的保证。探究的一个个环节与整个过程构成了点与面的关系,如果每一个点都平均用力,则课堂上所用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不符合教学实际,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让学生亲历探究全程,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灵活处理,突出重点,侧重就某一环节重点指导和训练,点面结合,实现高效。当然,作为科学素养的三个领域的分目标,在具体的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重点培养。
  《科学》教材的设计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各单元教学中不断渗透过程与方法的集中训练,以便强化。如:“观察与测量”“假设与搜集证据”“设计与制作”等单元都体现了这一处理思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这一特点,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一节节科学课堂中实现从点到面的转变,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三、进行开放和整合,用教材教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民主的学习环境,开放的“学材”资源,将会使学生带着趣味主动地去探究、去思考、去创造。教材在教育活动要素中作为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课程思想和目标的载体。《科学》教材比传统的教材范围更广,更具开放性。这样赋予了教师更多的创造机会,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走进教材,带着思考走出教材,再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所侧重,有所筛选,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堂是一个大课堂,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网络室、社区资源等。实质上可以这样说,课堂是课内课外各种资源的结合体,教师必须创造性地选择并创造性地教,这就是科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初衷。
  如《科学》教材《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中,教师可以学生的亲身感受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有生命的物体特征。因此,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可进行这样的设计,策略一:让学生课前在校园或生活的社区等地进行调查活动,去观察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生物体,通过细致的观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认识各种有趣的生物体,下节课再利用充裕的时间汇报交流。策略二: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实地调查,尽量选择学生能有所发现的场所,20分钟后再回到教室,组织学生研讨、汇报交流。总之,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去倾听鸟虫鸣叫,亲身体验寻找的过程,使他们获得真实和亲近自然的乐趣是本课最佳的教学方式之一。
  又如“自由探究”单元更体现了一个开放和整合的思想。整个单元以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目标,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寻找、记录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直到问题解决。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则没有过多的限制。整个过程都以学生的探究思路为蓝本,改变了教材的角色功能。其实这种隐性化了的“教材”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密切相联系,在不断动态生成着。
  诚然,既要高质量完成任务,又要保证课程目标落实到位,科学教师只有创造性地用教材来教。科学教师更应富有主见,有自己的思考,去不断地挖掘切合学生学习的“隐性教材”,如此才能在教学中凸显自我的教学个性;也才能不唯书,不唯纲,不唯知识,真正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其他文献
摘 要: 2008年国际篮球规则修改变化较大,包括延长三分线距离、梯形限制区改成长方形、增加进攻有利区等。规则的每一次修改都对篮球运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新规则修改部分的分析,探讨对比赛带来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2008年国际篮联新规则 篮球运动 影响    1.前言    2008年国际篮联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国际篮联中央局会议作出的将现有籃球规则进行
摘要: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以Internet或校园局域网为依托,构建地理网络化教学新模式,将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向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本文试从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比较、地理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特点、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地理网络课
摘 要: 本文从“质的研究”的定义出发,对它在体育领域内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易检验性等作了有关的阐述,并探讨了“质的研究”在体育学科研究领域内的相关局限性。  关键词: 体育学科 “质的研究” 应用    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加入到研究者的队伍中,体育学科的科学研究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大众化。目前,体育学科的研究已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统观体育学科内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很多
摘要: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人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质的飞跃,除了经济适用房之外,各种形式和布局的大空间住宅成为了房产市场的主流。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生态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空间、文脉、材料和观念是构成空间设计的非常重要的四个元素,如何更好地运用设计元素进行现代居室的空间设计,把握现代设计的潮流和趋势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  关键词: 观念 空间 文脉 材料  
摘 要: 职业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尊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发挥潜能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职语文教学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做到:一是面向学生未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建立诸多的兴趣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专长与能力;三是以人为本,创新语文教学方法,采用竞争教学模式和表演模式,促进学生的全
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一些学生数学成绩之所以不理想,概念不清是最主要的原因。数学素养的差异关键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普通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根本性意义的一环。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抓住有限的概念教学的契机,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数学
当今体坛的800米跑比赛已不是单纯的速度和耐力的比拼,而是技能、体能、战术、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的抗衡。我校是省级田径传统校,在业余800米跑训练中,有的运动员训练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一段时间内成绩相对稳定,以后训练成绩就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成绩障碍”。出现这种现象,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感到头痛,一些运动员因此失去了信心,半途而废。因此,教练员对“成绩障碍”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中,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因此,《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应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在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明确环保意识    (一)地理教育中包含大量“关于环保”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二)通过课外活动,学生在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德、识、才、学的综合体现。无论是组织、讲解、引导、点拨或评价,教师都要依靠教学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因此,教师精湛的教学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教学语言运用得好坏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这里,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妙用。    一、 教学语言要有准确度     语言的准确度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语言的
摘要: 传统的以语言机能为重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三点教学原则:总体设计,循序渐进;区分学生的文化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强调跨文化交际的互动原则。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因素原则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外交流的渠道和范围不断拓宽,并由此引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