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e063006300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面对新的目标任务,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处理好完成课内教学任务与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关系呢?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爱上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以书为“诱惑”。为了转移学生的课余兴趣,我常常在教室里读书,感慨时说上一句“太有意思了”,高兴时哈哈大笑……我的举动常常使一些学生“上钩”,有的竟一齐凑过来问我为什么这样高兴,我卖关子地指着书说:“想知道原因就问她吧!”一些学生为了求得答案,便找来我看的书一页一页地读。一天,两天……不经意间,这些学生被书“诱惑”了。
  2.童话引路。学生怎样才能在茫茫书山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呢?我以有趣的童话故事作为他们的导航标。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令人同情、搞笑的故事,学生读后就爱不释手。我便转移学生阅读的内容:由趣味性向故事性文学作品转移,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到现代儿童文学,再到富有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等等。
  3.以身作则。课余时间,我还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无意中,教师的情感、趣味,强烈地感染、影响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阅读了。
  4.树立榜样。在课堂上,我经常表扬一些近期在阅读上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以此来告诉其他学生,读书不是做样子,不能浮于表面,要实在。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为了使学生少走弯路,又有收获,我让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方法用到课外,真正做到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不同体裁、篇幅的文章,我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如一些比较长的历史故事,我指导学生略读,只要掌握故事的大概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行了,而一些真理篇的名言警句,我则让学生反复地读,直到理解其意思,懂得其道理了才罢手。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时,我让学生进行仿句、仿段的练习,“……去了,有……时候……”。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开展活动,使学生活用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如果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读书是为了运用,如果读书有用武之地了,而且有收获了,那他们一定会乐此不疲地永远读下去。
  1.每周三讲。为了让学生感觉“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每周早读课安排三次5~10分钟的“讲说背训练”。每个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阅读的收获:说一说新闻,讲一讲趣事,背一背古诗,哪怕是一个好词、佳句,或是一个道理。
  2.每半月一展。为了展示学生的阅读收获,每半月举行一次剪贴、摘抄展。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班级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立“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这样,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鞭策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努力争取。
  3.每月一办。组织学生每月自办手抄小报活动。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自选内容:大至国家大事,小到校园生活,前沿热点话题,后方班级琐事等,应有尽有。学生能根据小报主题独立创作、设计版面、编辑材料。
  4.每学期一赛。为了让学生人人以读书为荣,以读的书多为骄傲。我每学期都举行班级故事会,古诗、美文诵读赛、读写混合比赛。许多学生在班级读书竞赛中脱颖而出,有的还在“亲近母语”读写大赛中获得金奖。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积极为学生营造读书的氛围,必须想方设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引领学生在书海中尽情畅游,这才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的最有效方法。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西洋参叶二醇组皂苷(PQDS)对抗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超负荷性心室重构模型,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构模型组、阳性药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要义在于学生内在的感受与情感的熏陶。要在教学中借阅读实现情感的熏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情熏陶,抓好导入  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语文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感染,感受到一种氛围,体验到一种情感,架设起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桥梁。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第9课《二泉映月》时,教师采取如下导入:  听
作文课,无论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难于上青天,学生苦于没有题材写,老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教。我想,作文教学最大的绊脚石是我们的成见,我们很难用儿童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习作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学校,城镇学校都普遍面临着班额过大的问题。在这种现状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的全过程由
第一危害:反复减肥近来华盛顿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多次反复减肥会使人体长期免疫力下降,降低细胞活力和对抗感冒、感染和早期癌细胞的能力。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能促进人体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和储存的激素。胰岛素能作用的靶细胞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及肾细胞
不粘锅轻便、易清洗,很多人喜欢使用。但不粘锅不能烹调肉类食品。这是因为,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氯乙烯,结合强度不高,不能完全覆盖在不粘锅表面,致使部分金属层裸露在外。
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硅酸镁、碳酸钙等抗酸药,以及他们的复方制剂,主要作用为直接中和胃酸,可迅速缓解胃痛。
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体验的生成,可以预设,它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进行实践,充分感悟生活的基础上,由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上,巧妙引导而生成。心理学告诉我们,独特的体验往往是在独特的环境下诱发内因而生成的,教师主导方式的独特往往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刺激大脑皮层的独特反应,调动起独特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运用高超而独特的技巧,打开学生体验的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小学语文课堂的结束语,犹如热闹聚会的温情告白,好比画龙需要点睛,对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教学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明的结束语是课堂教学的“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