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性情,启迪心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给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带来机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中美术教学资源,拓展了高中美术教学空间。基于此,本文着重就高中美术教学空间拓展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空间拓展 拓展策略
  在高中阶段实施有效的美术教学是推动素质化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其中,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可应用的资源较多,不仅可以来自于生活中,而且可以来自于社会发展中。因此,在高中美术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广泛搜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角度、深层次思考和认识美术教学资源。下面就高中美术教学空间拓展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一、合理拓展美术教育资源
  在高中美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教育资源缺乏现象,坚持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所处环境的资源。同时,老师还应该认识到美术艺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具有淳朴的生活气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社会发展情况。因此,在高中美术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广泛搜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角度、深层次思考和认识美术教学资源。可以合理引进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开展有价值的课外写生活动,让学生将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观察到的美好景象合理融入美术学习中。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美。
  例如:学习《民间美术》内容时,老师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烧窑场所,让学生全面了解烧窑的整个过程。再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绘制出自己心中漂亮的窑制品。同时,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从而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陶冶学生的性情。
  二、有效拓展美术教学方法
  当前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和老师由于受到等级考试和追求利益等负面影响,难以让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因此,在拓展高中美术教育空间的过程中,老师选择教学方式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环境条件,尽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其中应用较多的就是游戏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有效强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2]。
  例如: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时,当老师讲述到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时,可以先向学生初步讲解关于这幅画的相关宗教故事、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以及这幅画创作过程中应用的透视方法。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画中涉及的宗教人物形象,让学生将画中描绘的人物的紧张神情准确再现。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幅作品的价值所在。
  三、合理拓展美术教材的应用
  在高中美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拓展教学空间,老师需要根据学校教学条件,灵活使用教材,从而促进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具体表现:根据高中美术教学目标,坚持全局入手,整体把握,合理优化美术课程教学内容。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可应用的资源较多,不仅可以来自于生活中,而且可以来自于社会发展中。通常情况下,老师可以将当地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山水风貌等合理融入高中美术课堂学习中。但是,在拓展美术教材应用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合理设计,如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民间美术兴趣学习小组。通过采取这样的空间拓展教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且有利于推动高中美术教学更好地发展。
  四、拓展美术老师的专业空间
  在高中美术教学空间拓展过程中,老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美术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呆板的局面,坚持树立全新教育理念。然而,由于当前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为高中美术老师的专业空间拓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因此,为了有效拓展高中美术教学空间,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有效提高专业素养。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专业素养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可以学习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经验,或者通过老师间的相互探究和交流,以此充实自己。但是高中美术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该照搬教学方法,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的目的。
  五、结语
  在当前高中美术课堂教育过程中,逐渐由单纯课堂教学向充分利用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物质资源等多渠道拓展,在一定程度上让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有利于学生将艺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陶冶性情,启迪心志,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得到较好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岩梅.优化高中美术课堂,实现高效教学[J].学周刊:上旬,2015,0(9):200-201.
  [2]杨丽霞.浅析高中美术课体验式教学[J].科技信息,2009,(29):318-3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本文以石井中学和广东粤剧学校为例,从两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教学客观存在的评价方式,比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普通中学和艺术中专的异同。  关键词: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普通中学 艺术中专  引言  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
1.设计理念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用绘画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
摘 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
摘 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指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而设定的新课程。信息技术是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能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新英语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并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重组单元教材顺序  对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3 “A day out”,我进行了重新组合:第四课时: Vocabulary and
许多教师都发现,当学生面对“一本书有多厚?估计一下上海东方明珠塔大概有多高?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米?南京长江大桥长几米?”等数学问题难于回答时,我们就常常归因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身边数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当问到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大约几岁?妈妈的身高大约多少?”时,听到的答案又出乎你的想象,让老师哭笑不得,非常无奈。这时,我们还能仅仅认为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那么,会是什么原
2010年6月19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逐渐临近,学生的复习也到了白热化阶段。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中见到学生之时,总见他们要么手持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小册子,要么拿着教材,抑或新东方版、星火版的真题解析或培训机构出版的模拟题。在紧张复习备考之余,也常有学生忧心忡忡前来请教“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备考?”“教材有用吗?”“做真题好还是做模拟题好?”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通过四级考试
摘 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在此调查结果基础上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育指导思想和体育教学形式进行反思,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进而探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参与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行为 体育锻炼  1.引言  
摘 要: 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起始年级,面对“习作”的出现,学生往往一片茫然,“不会写”、“不知道”这些真实的声音常常听见。作者试着把小种植、小养殖搬进教室,让学生在自然中得到习作启蒙,迈好习作教学的第一步。  关键词: 三年级作文教学 见所见 想未见 吐自言 唤他语  一、缘起:“金黄的麦苗”——不认识  一次练习,其中有一题是:为下面一段话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不要重复。  春天的花园里,
一  在婆家生活已有六七年了,每逢年节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失落。婆家的节日气氛和我生长的家庭是截然不同的,节日里只是置办丰富的酒席,吃好喝好,余下的时间就是打牌、聊天、看电视、逛街而已。没有了节日的庄重,没有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期盼。仔细想想,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对节日没有了从前的那种可以吃好点、穿好点的期待,没有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健康快乐的念想和依赖。四时八景、时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