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备考的“粮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noonk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19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逐渐临近,学生的复习也到了白热化阶段。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中见到学生之时,总见他们要么手持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小册子,要么拿着教材,抑或新东方版、星火版的真题解析或培训机构出版的模拟题。在紧张复习备考之余,也常有学生忧心忡忡前来请教“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备考?”“教材有用吗?”“做真题好还是做模拟题好?”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通过四级考试,进而可能影响他们的就业,学生们持续不断的咨询使我不敢懈怠,从而引发了我对如何处理教材、真题及模拟题的关系进一步思考。
  反复做过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的五六套真题和市面上挑选的五套模拟题之后,我发现教材是四级真题和模拟题中所有知识点的源泉。四级真题就像星级饭店里摆放的正餐,每套题都可圈可点,就像每道菜,且每套真题之间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保持不变,变化的只是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方式。而模拟题则像路边的普通餐馆,每套题中有些题目设计得非常妙,就像餐馆用来招徕顾客的特色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同一套题中,各题型难度不一,且不同套的模拟题难度也不一致,很难找到做真题时那种对于某个知识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有一点是模拟题的硬伤,即模拟题所给的答案,尤其是阅读部分的答案模棱两可,甚至是生搬硬套,不像真题答案思路清晰,解释到位。模拟题的效度与信度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由以上教学实践得知,如果想考好四级考试,最重要的是学好教材,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多做真题,模拟题做两到三套就可以了。因此,对于教材、真题和模拟题的关系,我的结论是:教材和往年的四级真题是四级考试的真正“粮仓”。下面我就教材、四级及其真题的特点逐一说明,并举例证明教材与真题的关系,以及四级真题的规律性。
  1.教材
  我校公共外语教学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本套教材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郑树堂任总主编,依据教育部2007年7月以教高厅【2007】3号文件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编写的。《课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设计中,《读写教程》与《听说教程》同为主教材。其中,《读写教程》以主题为中心组织单元,针对词汇、语法、结构、翻译、阅读等多方面提供进一步操练的内容。《新视野大学英语》通过以《听说教程》和《读写教程》为主线,同时配合《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2.英语四级
  英语四级,即CET-4,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的缩写。这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教学考试;考试的主要对象是根据教育大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1987年正式实施,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国家教育部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负责设计、组织、管理与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的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
  为检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无论在信度上还是在效度上都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其考试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提高考试的效度和信度,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
  1)采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的比例;
  2)设作文最低分,使师生更加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3)报导平均级点分,以准确反映学校的总体教学水平。
  从1999年5月起在部分院校逐步实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此外,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已开始开展CET计算机化考试的研究,并于2008年12月份在全国59所高校(每所高校100名学生参加机考)试点进行了四级机考,从而使CET考试更具科学化和现代化。
  3.四级考试与教材的关系
  现行传统纸质的四级考试的题型是2006年6月试行,2007年1月全国实施的,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值如下:听力理解(35%),阅读理解(35%),完型填空(10%),写作与翻译(15%)。在此暂不详述各部分考核的内容、题型与答题方式,单就这几部分考核形式与教材的关系加以简单的描述。
  先看听力理解部分,听力理解部分占考试分值的35%,是四级考试制胜的一个大题型。而《新视野大学英语》每册教材对英语听说能力都很侧重,并有专门配套使用的教材《听说教程》和《视听说教程》。其中《听说教程》的体例编排非常契合四级考试题型的要求,尤其是听力部分的短对话、长对话和短文部分。听力部分的“Understanding a Movie Dialog”其实也和四级听力考试中的“Compound Dictation”相似,只不过选材来自于经典影片,比四级考试的标准语速——约每分钟120词的考查方式更灵活、更生动有趣。《视听说教程》的选材则增加了口语的比重,不但使学生听,而且要他们说出口。因此,这两本教材对学生的听力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再来看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及写作与翻译,这三部分考查的知识点和技能实际上都可以通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获得。《读写教程》的每个单元都有两篇课文,课文A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skimming和scanning的阅读技巧获得文本信息,课文B则在每篇文章之前都有一个关于阅读技巧的讲解,并结合课文设计了习题。因此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只要学生认真听讲,练熟课文提出的技巧,无论是快速阅读还是深度阅读,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教材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至于完形填空、写作与翻译两部分则是考查平时学生在学习教材及其他英语学习材料时对语言点的日积月累的基本功。《读写教程》每册书都循序渐进地增加了每篇课文阅读材料的字数与难度,除个别话题外,大多数话题都是社会热点话题,新颖有趣。每单元前面的“Preview”部分其实都可以说是一篇或发人深省的或其人心智的小演讲,并且课后的习题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4.四级真题的规律性
  由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四级考试是一场非常科学的英语标准化测试。然而细细推究,它还有规律性的一面,因为四级考试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是固定的,不同的是考核方式。下面举三个实例证明四级考试的规律性(例题出自2006—2009年12月份及2006年、2008年6月份共六套真题中)。
  例一:in much the same way—“在很大程度上”
  四级考试对本词组的考查分别在2006年6月份完形填空第78题,和2007年12月份完形填空第72题中出现,只是出题点不同,请看此知识点在上述两套真题中出处。
  *This measures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wearer’s brain,in much the 78 way as some machines used for medical and research 79,and communicate wirelessly with a clock unit near the bed.(CET-4,2006.6.24)
  78.A.familiar B.similar C.identical D.same
  *The effect of a consumer’s mood can be thought of in 72 the same way as can our reactions of the 73 of our friends——when our friends are happy and “up”,that tends to influence us positively,...(CET-4,2007.12)
  73.A.thus B.much C.even D.still
  由上可见,两套题考查同一个知识点,只是变化了考查方式,一个是让选择单词same,另一个则是让选出单词much。我猜测再次考查此知识点的话,该是考查单词as了。
  例二:derive—“来自,源自”
  这个单词的考查分别在2007年12月的完形填空第69题和2008年12月份阅读理解15选10题型的单词备选项中出现。原题出处如下:
  *Moods should be 69 from emotions which are usually more intense,...(CET-4,2007.12)
  69.A.derived B.descended C.divided D.distinguished
  *Part IV
  Section A单词备选项E[derive](CET-4,2008.12)
  例三:produce—“生产,制造;培养”
  这个单词的考查分别在2008年6月的完形填空第69题和2008年12月份的完型填空中出现。原题出处如下:
  *Universities have always aimed to produce men and women 78 judgment and wisdom.(CET-4,2008.6)(注:本句中produce并非出题点。)
  78.A.with B.under C.on D.through
  *It causes them to think about how they might control the experiences of children to 85 responsible and productive adults.
  85.A.multiply B.manufacture C.produce D.provide
  综上所述,四级考试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忽视教材的重要性,要吃透教材,掌握知识点。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然后在真题的基础上锻炼自己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不妨再做几套模拟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工作发展和社会交往做好充分准备,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摘 要: WebQuest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WebQuest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能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本文结合《数列的应用——房贷问题》这一教学案例,对WebQuest在数学教学中的57735应用和实践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 数学教学 WebQuest 数列的应用  随着科
摘 要: 作者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接触了大量农村学生,在教学之余深有感触。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特殊学生 心理干预策略  相对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相对淳朴,价值观单一,在很多方面不成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显现出来,特别是心理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出现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自卑心理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逐渐注意到彼此之间的物质条件差异,家庭条件不好者容
近十年来,“课题研究”这个过去只在高校和专门科研机构才有条件、有能力实施和开展的活动,走向基层、基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阵地。针对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展开的课题研究,逐渐成为每一位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新宠。由于近一两年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因此,广大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在如火如荼地尝试和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一名教研员,我曾多次参与课题研究,但都没有自己主持开展。2013年,河南省基础教育
摘 要: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本文以石井中学和广东粤剧学校为例,从两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教学客观存在的评价方式,比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普通中学和艺术中专的异同。  关键词: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普通中学 艺术中专  引言  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
1.设计理念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用绘画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
摘 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
摘 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指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而设定的新课程。信息技术是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能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新英语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并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重组单元教材顺序  对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3 “A day out”,我进行了重新组合:第四课时: Vocabulary and
许多教师都发现,当学生面对“一本书有多厚?估计一下上海东方明珠塔大概有多高?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米?南京长江大桥长几米?”等数学问题难于回答时,我们就常常归因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身边数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当问到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大约几岁?妈妈的身高大约多少?”时,听到的答案又出乎你的想象,让老师哭笑不得,非常无奈。这时,我们还能仅仅认为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那么,会是什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