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的应用与策略分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情境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广泛用于教学中,尤其是在语言类专业的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直观、形象、互动性强更适合用于小学生英语教学,但调查发现,老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情境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适合小学生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可以作為老师在课堂进行情境创设的参考,使情境创设满足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或教学途径要满足任务型、交流型、参与型、体验型和合作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更富于运用实践,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在新的课改要求下,英语情境教学法以互动性强、直观形象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作为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摸索和研究。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英语情境教学过程依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干扰,而且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没有系统的规范要求,造成情景教学运用片面化或者形式化,不能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界定
  1989年杜吉德、J.S.科林、布朗等学者首次在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的文章中提出情境教学的概念。文章的主要观点认为: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必须在其依托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将知识和其依存的环境隔离,知识就会丧失自身价值,所以最好的情境应用途径就是将知识在其依存的环境中呈现和还原。
  我国学者李吉林于1995年将情境教学引入国内,李吉林经过研究之后指出,情境教学是将语言和直观生动的体验融合,在场景中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他强调情境教学中饱含真实存在的问题、真实的事件情景,是学生融入情境解决问题、探究知识的过程。
  针对李吉林的观点,2000年张正东在《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对情境教学的看法是:情境教学依靠形象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情感、潜意识和体验认知。张正东提出的情境教学流程为: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动机—明确目的—编制计划—执行计划—评估结果。
  通过上述观点,可以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定义为: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英语教学内容、小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能力出发,通过教学活动或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场景,激发小学生的英语思维,培养英语情感,在情境中帮助小学生完成英语自主认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并达到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应用现状调查
  为了更为详细地了解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情况,我对某市的一所普通小学、一所市重点小学和一所市重点示范小学进行了调研,采用访谈法和课堂现场观察法。通过对三所小学近70位英语老师和400名学生的调研,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英语情境教学场景多样性与年级成反比
  调研发现,老师在英语情境教学应用上随着学生年级增长而变得保守。鉴于小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没有英语基础和语言观念,老师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时,场景的创设多样性强,主要的情境创设为表演、唱歌、做游戏、分组竞赛等。年级越低,英语情境教学越灵活多样。随着年级上升,英语教材内容的增加,英语老师的情境创设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或者说是在教材上的框架中进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教学思维的固化,只是注重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老师机械式教学,学生被动式接受,久而久之忽略了英语情境教学。
  (二)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低
  从访谈中了解到,英语老师普遍认为情境的创设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客观条件不允许、自身能力欠缺等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有效性低的主要原因。但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采用情境教学的意识淡薄,没有主动地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情境创设,缺少学生的参与,不符合英语情境教学的定义。
  (三)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不平衡
  大部分老师在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时忽视人文维度,老师只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时,听、读、写三个部分要合理安排,假如听、读部分情境创设多于写作,容易造成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不平衡。对于小学生而言,语言的学习,打好基础最重要。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全面发展,听、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三大主要部分,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部分的不足都会影响其他部分,这是老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不能忽视的。
  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英语学习逐渐深入
  老师教学是以教材为参考,英语老师需要丰富情境教学素材,创设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音乐、图画等,最大化地利用教辅材料,创设英语情境,增加小学生的语言运用机会,帮助小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学习语言的过程需要以自身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并将其进行运用,理解新知识。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为情境创设的依据,丰富教学素材,引导小学生对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运用。通过图画素材进行话题情境创设,利用歌曲进行语言情境创设,利用动画资源进行文本情境创设,增加英语情境教学的多样性。
  (二)注重学生参与提升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随着对英语知识的不断认知,小学生在通过英语情境教学学习时,以自身的认知、掌握的英语知识为基础,所以老师的情境创设要以小学生作为主体。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境创设与运用以学生作为主体。为了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可以把任务式教学作为先导,使小学生真正成为情境的参与者,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打好基础,英语情境教学对于语言类学习的特点表现出很大的优越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情境创设的多样性、有效性和小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是情境创设优劣的标准,满足情境创设的上述特点,对于小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娄杖子寄宿制小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苹果鲜果国际贸易呈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全世界所有苹果品种产量都大幅增长,而且主要生产国都在致力于扩大其苹果出口量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很有必要对未来10年世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于外力的作用,造成椎间盘膨出、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根产生腰腿痛等症状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
在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广东湛江菠萝罐头又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据湛江海关统计表明,2005年湛江市菠萝罐头出口近3万t,较2004年同期增长23%,出口创汇约1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9
科学是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常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性入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几点培养途径。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加强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重要目的。所以教师
低年级孩子识字能力如何培养,需要老师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首先是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其次,把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能便于记忆。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很重要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极其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并在阶段目标中做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表达,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图文并茂,帮助学生有效识字  苏教版的语文书,我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诱导的亚低温对雄性BALB/C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亚低温组(M);亚低温组用戊巴比妥钠(100 mg/kg)腹腔注射诱导雄性B
肝泡球蚴病(HAE)是由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地方性寄生虫病。磁共振成像的逐渐普及及多种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之对肝泡球蚴病的诊断具有独特价值,本文运用多种
目的研究缺氧对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DNA甲基化相关酶及组蛋白乙酰化相关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氧糖剥夺处理后,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DNA甲基转移酶,D
目的探讨制作实验小鼠骨髓病理切片的最佳取材部位。方法将实验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取胫骨、股骨、颅骨、胸骨、髂骨等5个不同部位制作骨髓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并拍照。比较不
学生的学习活动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学生的猜想比较随意,范围比较广;实验操作时,一个小组中总有几个人不知从何入手,或没有控制好其他条件而导致实验结果无效;在汇报环节,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却无法组织好语言,有效论证自己的想法。与以上问题相对应的,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是指在学习科学知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应有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科学推理、分析综合等。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