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写作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要不断提高学生在习作中的自我意识,要不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想象。只有当学生自己想写、愿写时才能进行有效地写作。而教师的指导、启迪也只有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后,才能转化为他们写作的动力。
  【关键词】 主动观察 乐于写作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则往往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缺少发现。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借助感觉器官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觉察事物特征的能力。在作文的能力结构中,有了观察能力,就有了作文的心理准备,就有了写作的前提和条件,反之,就失去了写作能力的基础。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要使学生能够通过作文把客观世界的某一点真实面貌本质地反映出来,就必须给学生洞察世界的眼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没观察或不会观察,眼前的一切将会是模糊的一片,散乱的一堆,甚至会熟视无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就谈谈自己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观察之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力。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应在日常生活和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名胜古迹、工厂,参与班内联欢会、故事会、学校的运动会、社会上的各种公益活动、郊外踏青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积累素材
  为了更好地利用每次活动获得的材料,活动之后,让学生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把活动写下来,并写出所感所想。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反复练习,在写作时自然就会很容易地从大脑中寻找出需要的东西,想写的内容也就多了起来,这样便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写作也就乐在其中了。
  (三)灵活命题
  作文题目往往决定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老师在命题上,应坚持做到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对题目产生兴趣。
  二、促进学生观察习惯之养成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说过:“习惯乃人生的导师”。对观察有了兴趣,就要促成其养成习惯。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养成,主要是观察顺序培养和观察细致的培养。
  三、教给学生观察之方法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培养观察习惯,这是第一步,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一)观察时要有目的
  生活中可以观察的景物人事千千万万,随时随地都有。如果每一景、每一物、每一人、每一事都去观察,这样既不可能,又没必要。因此,我就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去选择观察一定的景、物、人、事。
  (二)观察时要有顺序
  小学生写作,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等等。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作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三)观察要“五官参与”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
  (四)观察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
  学生通过观察,在头脑中留下了事物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训练,使其能掌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路,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起到提炼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
  总之,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指导,要求学生要有序地对事物进行观察,用眼和心去看和体会,细致地描绘所见事物。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文指导重在观察指导。而细致的观察就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参考文献】
  [1]包南麟. 小学语文教师.
  [2]金志明. 上海教育.
其他文献
2009年10月,我县教育局党组决定启动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这是双流教育的一项创新工程。2009年12月,首批名教师工作室授牌仪式隆重举行,2010年12月第二批工作室建立。至今,我县一共有名教师工作室10个,学员75名,辐射学校有42所,工作室主研方向是“学科课程与教学”和“中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为了发挥名教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全县教师专业化水平,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拨专项经费用于工
我们身处在知识突飞猛进、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 教育和教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因而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与时俱进。我认为, 在语文教学中要借助和谐的教学关系提高语文素养以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 那么, 我们应该处理好哪几种关系呢? 本人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 学生对教师的信
嘉政发[20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嘉兴撤地建市30
采用还原铁粉、碳化硼粉末、硼砂在基体金属材料Q235钢板上进行氩弧熔覆,并研究了6%、8%、10%、12%(质量分数)四种不同碳化硼含量对熔覆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
【摘 要】文言文历来都是农村学生的弱项,为改变此种现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讲究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成绩。  【关键词】 探究 方法 兴趣 积累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年,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时代距离太遥远,文言文与现代文差异大,学生学习、理解难度大;第二,学生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不上,没有实际意义;第三,文言文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指向不再单纯的瞄准高考,不再做单纯的应试教学,而是瞄准人的发展和成长,是为了个体的终生学习打基础,也是人本教育的基本体现。本文将从阅读教学这一领域来升华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美文积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新课程要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致力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是为了不教”, 这也是大多高年级语文教师通过教学所希望达到的目的。课改推行了近十个年头,固守“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模式的教师已几乎不见,大家都知道该换一换脑筋。可站在引导者的位置,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励高年级学生自己学语文、用语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以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笔者根据长期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西湖之约,全球瞩目。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下,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中国作为主席国同出席杭州峰会的各成员、嘉宾国、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