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b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犹如一条绵延不息的大河,承载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追求与探索,渗透着中国人的情感,体现了中国的艺术与审美趣味。诗歌也一度内化为人们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日常交际方式。《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上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态决定了诗歌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左传》中的赋诗已经成为重要的外交方式,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读诗以启人心智,作诗以展现才华,注诗以教子弟,联诗以助宴饮,这几乎成为传统文人的诗化生活形态,而“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更发挥了诗歌成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以诗来启蒙子弟也是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明清至今最流行的启蒙读物是《千家诗》,连幼儿启蒙读物《百家姓》《千字文》也是模仿《诗经》四言诗之形式。今天,诗歌美育依然在我们的教学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与审美情趣。”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来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诗歌有“兴、观、群、怨”的功能,对诗歌的美育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精湛的艺术,渗透美育势在必行。
  诗歌是个大的范畴,其中包括诗、词、曲,初中阶段基本涉及到了诗歌的所有形式。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思维在重视形象的基础上,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开始发展,本文以整个教学系统为依托,以中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探讨实行美育的有效途径。
  一.努力加强教师的审美素质
  罗丹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面对诗歌,如果我们的教师还不能发现其中的美,何谈让学生去领会其中三昧,所以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说来,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如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美学理论、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等,还要深谙教育教学原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拥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初中诗歌教学不能再停留在小学阶段简单了解、识记、背诵阶段,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本着为了给学生一碗水,就要拥有一桶水的精神,刻苦提高自身素质,练就一双审美的慧眼。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仔细揣摩教材的审美价值。并注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美的言行、美的服饰来感染与影响学生。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美育点
  教材是我们进行美育的来源与支点,也是审美的对象,教材所选诗歌一般文质兼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感受的灵敏度和对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如色彩、形态、音韵、节奏、修辞等感知的能力,并进入情感的愉悦与感动。文学理论关于古典诗歌之美的论述比比皆是,大致说来,诗歌之美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美
  诗歌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诗歌在上古的起源就是入乐的,只是后来分为入乐与不入乐的,尤其是中国格律诗,其严格的平仄押韵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即使是今音与古音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律诗读起来依然是朗朗上口。诗歌的音乐美是由语言文字的不同读音造成的,主要是指音节与韵律的和谐从而产生的美,诗歌以声传情的特点是其打动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唐代白居易就提出“根情、苗言、花声、实义”的看法,诗歌读之朗朗上口,是诗歌之美的最直接体现。
  (二)绘画美
  诗歌的绘画美重要是因为诗歌中的写景,拥有了绘画的构图与色彩,所以古代诗画不分,唐代王维还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绝美的西湖春景图,读之仿佛身临其境,美不胜收。
  (三)建筑美
  诗歌之美,还在于它美的形式,诗虽分古体、近体,齐言、杂言,而其形式的简练、繁复,整齐或错杂,都是一种美的形式,尤其是律诗,它的结构艺术更加精美,对偶、平仄、押韵,充分体现了诗歌的凝练性与含蓄性。古人为了追求文字的凝练,非常注意锤炼诗歌的语言,在浓缩的诗句中表现了丰富的想象与情韵。
  (四)自然、社会美
  诗歌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好的自然画卷,其中有山、有水,有平原景致,有塞外风光,有时令变化,有花草虫蝶,有历史遗迹,有个人命运、国家命运的悲叹,有高尚的人格,有崇高的追求,有不屈的人性,有欢喜悲伤,有怡然自得的快乐,也有九死一生的追求……这些都应该引导学生潜心地体会,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五)意境美。
  诗歌艺术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是情、景的高度统一,意境是诗歌圆融的艺术境界的概括与总结,欣赏诗歌,只有领会了意境,才能发现诗歌的无穷魅力。学习时要发动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由意象出发,开掘与体会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运用恰当的美育教学手段
  具备了较高审美水平的老师,又有了审美的教学资源,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实施具体的美育教学。
  (一)激发兴趣,重视情境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诗歌教学可以先以作者生平的逸闻趣事开始,展示与之相配的书法作品,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材料,尤其是古典音乐,使学生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如讲解《蒹葭》可以播放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学生陶醉在邓丽君甜美与凄婉的歌声中,本身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激发了对本诗的学习兴趣。如讲解李白《行路难》,可以先讲一段李白让高力士为其脱靴的故事,也可以讲解一段“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嗜酒故事,这激发了兴趣,也对学生理解诗意,了解李白其为人都有很大益处。
  (二)通过美读,品味诗的情韵
  “诗言志”,“诗缘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言志也好,诗缘情也好,都是表达人的内心活动,情志二者尽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是二者实质上是二而一的东西。故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毛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刘勰也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在这两位文论大家看来,情志就是一样的东西。说诗歌是表达情志的,这就要求我们读诗歌时不仅是一种朗读,而且需要怀着一种虔敬的心情,对诗人诗作抱以理解之同情,这样的朗读可以称之为美读,美读是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叶圣陶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出来。”读,出于口,入于耳,感于心,提倡美读,要把诗的节奏、轻重音、情韵、感情基调、意境融入其中,还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只有大声诵读才能把诗的美领会。教师可采用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等方式把朗读做到位,引导学生去感知与体味诗歌的美。在吟诵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对诗歌美的欣赏能力。
  (三)教给学生诗歌的审美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是在较深刻的审美、感受、品位、领悟的基础上,理性因素相对突出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叶圣陶说:“欣赏文学由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然老师的讲解尽是欣赏的妙旨,在学生来说,只是听老师欣赏罢了。”所以,还要适当讲解诗歌审美方法,如知人论世、文如其人、诗无达诂,诗歌的风格流派,唐宋诗的特点,不同诗歌的省略、跳跃,诗歌中的修辞,对偶的原则与方法,音韵的平仄,不同诗体的特点,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些都对学生理解与欣赏诗歌有重要作用。
  四.适当点拨学生内化再现美
  叶嘉莹说:“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诗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再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理解的丝毫没有误差,也不过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创美是审美的最高层次,就是按照审美规律构建美的精神世界、意象世界,是人生诗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进一步对美的内化。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因势利导,进一步开掘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再现美,以美启真,以美求善,让美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走入学生的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
  可以让学生选一句诗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诗歌画一幅水墨画,对诗人说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分析诗歌的美在哪里,以毛笔字来书写诗歌,动情地朗读,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走进作文等。课本是流,课外是源,学习古典诗歌还要调动学生学习与积累古诗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在积累与运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高尚学生的情感意志。
  总之,古典诗歌教学过程渗透美育不仅能够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21世纪的古典诗歌教学站位一定要高,要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次逐步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初中阶段的学生感性认知能力比较强,而感性美是理解诗歌美的第一个层次,培养学生的美的感受力在今天理性思维统摄一切、有用/无用判断指涉所有的情形下尤其具有其意义。一切文学皆人学,渗透美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育人,希望培养出人格皎洁、妙赏世界、一往情深而又朝气蓬勃的一代新人。
  
  刘春艳,教师,现居北京平谷。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亦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但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丢字、落字、错字,阅读速度很慢,耗费的精力极大,很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阅读的话,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上都出现困难,所以我们必须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因此,在低年级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
一.课型的构建背景    1、当前课题研究的需要。课型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形式,科学高效的教学课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课型已成为中小学及各学科研究的重点,更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核心课题,同时也体现着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性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要求。  2、现代教育理念的需求。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过程既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及训练主线的“三主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湖北省孝感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作文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名句,原只是用来说明“读书穷理”的重要性。今天有人说可理解为人读书后心灵纯美,胸怀博大;有人说可理解为作者的创造力来自于对现实营养的汲取;还有人说可理解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不断吸收新知……  大家都读过许许多多的名句,也记得许许多多的名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死气沉沉的课堂不多见了,那些充满“对话”的热闹的课堂渐渐多了起来。那么,这种“对话”性语文教学是否使课堂真正有所生成呢?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又当如何去处理呢?  一.对话型教学与课堂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往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与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阵地,是推行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学生能否进行创新学习,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应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价值与素质培养价值,立足课堂,把握教育创新“三要素”,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落实课堂常规,养成创新习惯    托尔斯泰说:“好的习惯能促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促使人成为囚徒。”良好创新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进行创新学
无意间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可是就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
语文,说为言语,写为文字,其音掷地有声,其形方正质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是语文的风貌,洋洋洒洒,矫龙飘云是语文的骨格。作为最见精神的学科,语文以其独有的人文精神、审美精神、研究精神深深吸引着每一个语文学习者。  一.文化关怀中的人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简而言之不过人之常情,事之常理。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息的
众所周知,“山寨”一词在汉语词汇中古已有之,《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其的解释是“在山中构筑工事驻守的营寨”,比如《宋史·岳飞传》:“张浚曰:‘飞措画甚大,令已至伊洛,则太行一代山寨必有应者。’”《水浒传》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个山寨。”在中国封建社会,常有一些不满官府管辖的社会底层人士,拉帮结派、占山为王、安营扎寨,以此为据点建立相应的官位等级制度,与朝廷抗衡。“山寨”一词也由此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