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解决学生的厌学行为的新偿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也该提高了,可为什么学习越来越困难呢?揪其原因,就是“厌学”惹的祸。很多专家一直在研究“厌学”的原因,比如,应试教育的原因、家庭教育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原因、文化发展的变化原因、人际环境的原因等等。不论分析哪种原因,前提都是先保护好孩子们的学习积极,保护好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到最多的是如何去保护,结果呢,厌学的越来越多,因不能受挫而自殺的也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分析并解决“厌学”问题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偿试。
  一、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竟争增强受挫能力,扔掉“保护伞”
  在课堂上,我和很多教师一样,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适时适度的采用电化教学,有些不同的就是,我尽量把讲台让给学生,我只在课堂上讲学生不能讲的。无论是新知的探究,还是巩固练习,都是由学生完成。比如在讲分式的意义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分式概念的引入,我不急于出示概念,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能够想到的“式子”,教师随之在黑板上记录,学生们肯定能说出各种类型的代数式,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给每个式子定名、分类,分析其特征,当遇到分式时,学生们不能定名了,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分式的特点,与整式的区别,并强调:以前所学的整式的范围小了,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要引入一类新的代数式——分式。这样学生们很顺利的掌握了概念。然后直接抛给学生几个问题:1、在何条件下分式有意义?何时无意义?2、在何条件下分式值为0?这是分式意义部分学生必须要解决的两个难点。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能力中档的学生发挥了他们认真观察思考的特点,往往能很快就发现答案,于是我把讲台让给他们,大多数学生在听到答案后会发出感慨:就这么简单呀,其实我也会。尤其是学习尖子生会有些挫败感,这时我不会主动的安慰他们,而是继续抛出问题:计算结果中遇到 你会怎么办?如果遇到的是 呢?此时,各层次的学生都会因为前面的挫败而激发起了积极性,问题自然顺利解决。
  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在班内组织一些竟赛活动,不管是学科竞赛还是个人挑战赛,我都会大张旗鼓的去总结,表扬胜利者,失败者自然会有挫败感,尤其是挑战赛中的失败者,总是不服气,我会抓住机会刺激个别人,使其将挫败感转为挑战的积极性,并在后面的学习中用这次的失败提醒他们加倍努力。
  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保护好孩子,尽量不让他们摔倒,不让他们受伤,但更应该教会他们自己如何让自己站稳。如果小的挫败能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甚至能让他们积极的向前冲,那又何必心疼他们的那些摔伤呢?
  二、教会孩子:在索取前先学会付出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只是要求别人给与,而从不想为什么别人要给与你想要的,更不想去付出,于是抱怨的越来越多。由于攀比,孩子们会抱怨家长提供的生活条件不够好;在与人交往时,会抱怨别人不理解、不关心自己;在学校,上课睡觉后会抱怨老师讲的不明白……我班里有这样一个女生:她有一个小自己三四岁的弟弟,家长的爱自然要分为两份,再加上弟弟小,当然照顾弟弟会多一些,于是姐姐心里很不舒服,在家里总是板着脸,不愿和家长交流,更不愿帮家长做家务,妈妈给她的评价是:这孩子,又谗又懒。于是家长对她的学习也采取了放弃的态度。我首先做好家长的工作,请家长不要重男轻女,尽量偏爱女儿一些。我的重点是做好这个女孩儿的工作。我问:如果我板着脸和你说话,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天天板着脸对你,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答案是:心里不舒服)我再问:你希望老师和家长喜欢你吗?怎样才能让我们喜欢你呢?(答:好好学习)“对,可也不对。”她楞住了,我告诉她:我们是希望你好好学习,但更希望你健康快乐,我们喜欢看到一个阳光女孩儿。再有,只有你冲别人笑了,才能要求别人冲你笑,对吗?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每天回家之后,不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心平气和的和父母交流,尤其是注意自己脸上的表情,不要总板着脸,学着天天面带微笑。在这次谈话后,我会经常提醒她,并私下与其父母交流,了解情况,要求其父母也要学会笑。没用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女孩和父母的关系缓和多了。原本一两个月才刷一次鞋的“懒姑娘”不再用我提醒,一星期至少会刷两次,个人卫生有了大的转变,当然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提高,期末考试摆脱了不及格的帽子。
  我在班里处理学生问题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错哪儿了?目的就是提醒学生,先反思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有错,就不要要求别人不犯错,在你想让别人理解你、谦让你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同有主动的去理解对方,去谦让对方,用自我反思来化解矛盾。时间长了,我的学生中虽然也会有矛盾,但很快就会化解,决不会算后帐。我带班十多年,班内没有打架事件发生(包括和外班、外校的学生)。我的学生们都能放平心态,先去理解别人,再提出要求,这样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都处理的非常好,心理正常了,自然会正视学习,积极性自然就有了。
  通过实践我认为,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承受、学会给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必要的东西,也是解决部分厌学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绍兴是陆游和鲁迅的故乡,这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文化之都之一。  绍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国都,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勾践在此上演了卧薪尝胆,血洗国耻的活剧。当时富可敌国的陶朱公、沉鱼落雁的西施都是名垂千古人物。  东汉时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也是绍兴人,他的名著《论衡》,是花了三十多年苦功写成的,共二十余万言。书中批判了天有意志等唯心主义说教,在我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
期刊
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让学生进行作文片段训练的环节。所谓作文片断训练指的是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等写作练习。下面,我也谈谈作文片段训练。  一、初中片段作文训练类型  描述性訓练:就是选择人物或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  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
期刊
功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功的物理定义物体受力的作用,幷沿力的方向发生一段位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单从定义来看,并不难理解,但落实到具体计算中往往较抽象复杂,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认知障碍。以下对高中物理中涉及的功的计算做一简单讨论,以期对教与学能有所帮助。  一、恒力做功问题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处于静止状态。例如一同学提着书包站立不动,从功的定义来看,由于书包的
期刊
意大利著名幼教启蒙导师蒙特梭利曾提出的婴幼儿的九大敏感期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6岁以前的孩子有强大的吸收性心智,同时有语言敏感期的存在,这时提供良好的語言学习环境对孩子一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正常的教育情况下,这个阶段幼儿词汇量已发展到3000个左右。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不容忽视。由于此时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这为幼儿学习第二种
期刊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234”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课程教学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是以全体学生为核心。通过观察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学校都是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人数较多的班级也是如此。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个学生的个性也有差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期刊
老话说:“三岁老来相,七岁定乾坤。”回顾反省人的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感“百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一个人从小打下了好的品行基础,长大肯定就有好的结果。那么我们要如何为孩子们留下一些终身受用的东西呢?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从小就树立修身、治家、安国、平天下的志向。《弟子规》教育我们孝是根,善是行,爱是果。下面是对孝和善的具体阐述。  一、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  所谓:“百善孝为
期刊
不少语文教师在困惑,平时学生词句积累了不少,写作辅导的时候也下了不少工夫,奈何学生交来的习作大多空洞干瘪。笔者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的设计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当然更何论言之有序了。  小学生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作文往往缺乏内容,即使苦思冥想,也无济于事。因此,作文教学的设计,首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作文的内容,使学生作文做到“言之有物”,进而才能“言之有序”了
期刊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货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幼儿园作为集体教育机构,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一个班的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和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班的纪律真好,不管什么时候去都是很有秩序的,她们是怎么“训”的,有什么诀窍啊!拿来分享分享呀
期刊
美育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是人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本文以《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为例,尝试将美育具体化,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把握教材、学情确定美育目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
期刊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之于国家、社会、人民,其作用可谓至关重要。“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感受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教学中当前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并非单单是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课堂教学的魅力,体会到有效教学是多面因素的综合体,也思考了在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何为有效教学  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