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表演课教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国策。相对而言,戏曲艺术教育是整个艺术教育中较为滞后的学科,我觉得目前提高戏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尤为重要。
  一、 提高戏曲教师自身素质是戏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个合格的戏曲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正确的教学观。传统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教学作为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技艺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现代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戏曲教学始终处于师生互动的良好状态。
  (2)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我们要进行人性化教育。今天的戏曲学生和以前的已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途径不仅局限于老师或家长的说教中。因此,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应更多地注意情感的投入,注重对学生求知的引导和智慧的开发。要给予学生学习过程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3)要学会运用“成功教育”思想策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扬其长,克其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种种条件,使每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这将有利于学生增强良好的自我观念,在自我肯定中加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反过来推动学习。
  二、 戏曲教学既要继承更要发展
  戏曲的表演教学很长时期以来,大多偏重于传授唱、念、做、打等表现手段和手、眼、身、步等外部技法,但对表演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表演素质的训练却显得很薄弱。所以,我们戏曲课表演教学在传授这些表演技巧的同时,还应该从表演的理论上阐释这些技巧的内涵(表演功能、目的、情绪等),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技巧为人物服务,使外部表现技巧和内部表演素质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目前,有一些从戏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基本功很好,也学了不少戏,但要单独创造一个角色时却感到无从入手,毛病就出在不知道如何运用外部表现技巧来表达内心情感,简言之,不知道如何创造角色。我认为排戏课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传统的表演技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即培养他们塑造人物的能力,并注重挖掘学生的艺术个性。
  三、 戏曲要加强表演素质课教学
  戏曲不以再现生活的真实为能事,而是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去表现生活的真实。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表演手段达到表现生活的真实的目的,是戏曲课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刚接触戏曲表演的学生来说,现实生活与艺术生活的关系和区别往往认识不清。所以,戏曲表演基础课教学,在表演元素训练上,主要采用无实物表演练习,尽量少用实物道具,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戏曲表演的特点有所了解,从理性和感性上领悟到戏曲的表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四、 在戏曲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演人物
  首先,老师要带着学生对剧本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从剧本结构、体现形式、人物表演特点到每个角色的造型、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某些地方还要作出修改,以适应教学要求。阐释剧本时,向学生详细讲解该剧的源流沿革和发展变化,每个人物的舞台行动、内心冲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态度等,并要求学生把对剧中人物的理解用文字写出来或讲出来。其次,老师要向学生讲解行当的表演特点。前辈艺术家是怎样选用行当为人物造型的,这些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现手段以及手、眼、身、法、步表演技巧是怎样为体现人物服务的,使学生明白行当表演技巧的目的是演人物,只有不脱离人物的表演,人物才能活起来,才有艺术感染力。另外,老师还要让学生理解外部表演技巧和人物内心情感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戏时,就不会只知道简单地模仿,而能够在追求形式的同时,进一步追求神似,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五、 通过新排剧目,指导学生学习创造新人物
  针对排戏课,特别是新编剧目或者修改加工较大的传统剧目,教师的任务就不单纯是教,还要把导的工作统一起来,教和导同时进行。上个学期,我给高年级学生排练了《卖苗郎·摔碗》一出折子戏,前一阶段我主要是让学生看影碟,加强对本出戏的理解。我主要给学生讲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分析当时人物心理,掌握崔派唱腔的特点。在表演上,我先是让学生模仿,后来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改动,让唱腔及动作更紧凑一些。在排练中,我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动作,我发现,学生的设计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其中也不乏可取之处,更重要的是学生演出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期末汇报演出中,两个学生扮演的公爹和儿媳配合得非常默契,演出效果出奇得好,好多师生在观看中都流下了眼泪,受到领导和学生的一致欢迎。
  戏曲艺术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作为戏曲老师我们一定要让它发扬光大。但是,我们必须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不断探索,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的戏曲艺术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焦作艺术学校)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对于学生的主体性、自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除了注重自己的教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学,把学生当做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得到了最真切的注解。从“教学挂图”到“幻灯机”再到“多媒体”,课堂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教室”到“语音教室”再到“网络教室”,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除了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硬件实物之外,似乎更应该侧重于软件的开发,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发生了什么变化   (1)激发学生求知欲,注重知识来源。   (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近年中考的命题有哪些变化
中央文史研究馆于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一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古韵新风——全国文史研究馆迎奥运书画展",这次展览的开幕式与抗震救灾书画捐赠仪式结合在一起举
期刊
“读”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尤为重要,思想品德开卷考试的形式更加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在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以后,新教材的趣味性更强,教材中蕴涵着许多故事、名言、案例等,不再枯燥,可读性增强。阅读思想品德课本可以使学生获得许多益处:(1)再现、再认知识点。有许多同学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会出现遗忘的现象,通过阅读能达到对知识点的再识记。(2)把握知识结构,增强前后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