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人格培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edo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历史课程在实现班级管理德育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历史教学以“进度”为灵魂,以“知识点”为生命,一切都为中考,而后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历史教学多年,且当班主任的我一直在反思:学究竟学到什么?教究竟又教什么?下面我就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时代感,根据新课改要求,从学科的性质出发,结合班主任工作,探究历史教学的人格培养。
  一、教育目的认知和历史学科的育人优势
  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的认识上产生了偏颇,而且本身的教育行为越来越倾向功利化和实用主义,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只是传授知识,指导应试方法、技能,而忽略了教育的主要功能和目的。例如,2018年12月31日湖南衡南县三塘镇初一学生用铁锤亲手结束自己的亲生父母,发生悲剧,家庭教育成为社会热议,甚者口诛笔伐。青少年弑亲极端事件仅仅反思的是家庭教育吗?家庭环境的优劣、父母榜样确实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正确引导青少年个性发展,培育健康人格等主要靠学校教育,所以学校教育也需要反思和警醒。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历时多年,对全国500多个班的两万名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缺乏健康的人格。一个健康人格的形成直接决定于两个环境:一个是家庭教育环境,另一个是学校教育环境,而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历史课堂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科显著的育人优势。初中历史,会涉及到各类历史人物,对学生的人格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感染。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利用历史课的育人优势,以历史课为主阵地,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灌输善良的品质,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育人目的。
  二、初中历史的教育定位
  中学阶段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而历史学科既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更要凸显学科特点重视历史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初中历史教学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达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共识。但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以知识质量为中心,片面强调学生中考分、平均分、及格率、升学率,坚持精英教育原则,忽略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教育,教学难度和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把每个学生当做考试工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过分强调把青少年按统一的模式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很少论述由学生的个性出发,为其制定发展目标,系统地长期对之因材施教,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这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现代教育理论相悖。根据布卢姆的教育首要功能是发展个人,这就需要重新定位教育的重心。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亚夫先生认为:“第一,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学习的‘历史’”,其学问本质是人文科学,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学科,最关心人是精神世界。第二,作为基础教育范畴内的历史教育,其学科属性是教育学科,所以它必须关心教育和心理方面的问题。第三,根据上两点,初中历史教育必须反对“知识中心论”,单纯的“养善主义”,也必须反对变相的“知识主义”,即所谓的‘能力主义’。“知识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核心,文明教育是相对人一生的终极目标。”作为历史学科教师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育人优势,牢牢抓住历史教育的定位,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挖掘教材资源,渗透人格教育
  历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格教育素材,在课堂上进行对学生德育教育,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如在七年级历史教材诸子百家的教学中,我在讲孔子时,特别强调爱心、宽容,着重介绍他的“仁爱”思想。孔子明确指出:“仁”的核心是“爱”,爱包含着尊重,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人正是与别人相亲相爱的关系中,才真正确立起做人的价值,认为实现“仁”的消极方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今天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谓之“道德的黄金体”实现“仁”的积极方式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此,在教学中可以推及教育学生不仅家庭是一个爱的海洋,而且邻里、朋友之间也是爱的海洋。通过爱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播下行为之种,让学生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以司马迁受辱后著千古名著《史记》的励志故事为例,迁移到学生的人格情感教育,教育学生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与失败,哪怕一生都平凡,也会是人生的喜悦者、成功者、胜利者。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教师要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历史教学中应结合学,结合人格可塑性,在学生求知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历史人格教育资源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使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历史课堂的人格教育实施方法
  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当教师开始历史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难度适中、合理的问题以及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展开,并将人格教育渗透其中。教师在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富有真实感;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进行解答,则应坦诚。课堂外,教师应多举办和课堂内容相适应的课外活动,例如,关于历史知识抢答赛、关于历史事件看法的辩论赛、有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展览活动以及有关历史故事的讲述等。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就可以借用这些真实的历史资源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信心就提升,对于独立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作为班主任的历史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个契机,改革传统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格教育,培养學生正确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公德和对人的理解与宽容。只有将历史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将育才与育人相结合,才能解决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才能扭转教育的偏差,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5月31日晚,来自粤港澳三地190多所学校的1600多名中小学生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儿童节,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音乐节开幕式上同台献演。孩子们的表演中西结合、形式多样,既有《纳西古调》《赛龙夺锦》等耳熟能详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也有《胡桃夹子》《威风堂堂进行曲》等世界名曲,展示了三地中小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扎实的音乐教育基础。  本次音乐节从5月31日到6月1日为期两天,期间举行了丰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利于教育开展,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因此,本文从当下小学数学的现状出发,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探讨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内容。
【摘要】 自信心是每个人对自己言行的认可程度,自信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质量。在学习中,如果得到同学、老师或家长的认可与表扬,便会使之自信增强,从而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其不断超越自我、奋发向上、走向成功;反之, 致使学生自卑、自责、不知所措、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最终一事无成。因此,探讨自信心的培养对加强学校教育,超越自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超越;特长;尊重;
本报综合消息 9月9日,教育部在京举行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座谈会。会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会见了10位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会议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系统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力争涌现出更多“四有”好老师,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作为全国教
【摘要】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客家人世世代代的繁衍,客家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前进,并给予客家人发奋向上的动力。对于客家人来说,传承客家文化是他们肩上必须要承担起的责任,并且要将客家文化充分与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并在道德的角度上指引学生了解并学习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也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向标。  【关键词】客家精神;德育教育;和谐构建  在客家精神中,表现最为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我校家长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因此,我们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建设优秀家长学校;开设家教讲堂,提高家长素质;激发家长动力,建设书香家庭;强化家长责任,推动家长学习等四个方面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有效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日渐增强。虽然现在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很高,但很多家长忽略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找准批注点,并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批注式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才能得以提升。同时要注意及时检查,为批注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让批注式阅读习惯长久保持。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批注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是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一。在众多的阅
摘 要:中层干部作为校级领导与基层师生的枢纽,作为贯彻落实学校策略的中坚,既要正确理解和传导校级意图、策略,又要让基层备课组长和班主任心悦诚服地接纳落实,需要变管理为服务,需要改变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工作方法和加大情感投入力度,善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示人。  关键词: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服务  学校管理系统是一个闭合式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备课组长及班主任构成,由于角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学校是育人的地方,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外,也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班主任是一个班级里的大家长,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同时,班主任是班级各项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和合理性,促使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班主任;
【摘要】STEAM教育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表现方式。它有别于传统的单一学科,内含的元素更加多元化,注重实践操作与多学科知识的应用。近几年,我市引进了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开发的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SCTRATCH课程,我们思考着:在STEAM理念下的SCTRATCH初体验课程,该如何进行?  【关键词】STEAM教育;SCTRATCH课程;趣味编程;脚本搭建  STEAM教育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