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只有家校携手共育,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键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携手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46-01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顺利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对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学校是联结家庭教育的桥梁,肩负着指导家庭教育的重任。只有家校携手共育,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近几年,我们在学校家庭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在“家”字上做文章,在“联”字上下功夫
注重家庭教育工作,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目的,全面开展家教工作,形成由点到面,由普及到提高,并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首先组建家校共育学校领导小组,组建学校、班级两级骨干家长委员会,形成了三级领导班子,各自制定计划,摸底调查、按时召开家长会,了解和掌握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误区、亮点等实际情况。明确阶段目标,分工合作,引领老师和家长走向家校共育的正确轨道。
二、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形成工作网络
教育培养学生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家庭教育工作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家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性、科学性、时代性,必须在计划、内容等方面加以规范,形成一定的系列,这样才会收到明显效果。我们要深入家庭,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调查摸底,搞清家长需求,掌握第一手材料。每学期,学校都把家教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并针对特点充实工作内容。同时每个班级建立班级微信群,搭建教育平台,加强指导协调,使网络体系真正做到级级有人导,步步有落实,事事能到位。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一)报刊订阅。教育类报刊杂志不仅知识丰富,内容具体,而且可读性针对性强,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实践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会有了更大的进步;典型的教育案例也会起到榜样的作用。
(二)教学开放活动。学校定期举行“课堂教学创新、主题班会、家长体验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与孩子共进午餐、亲子课间活动、参观现场教学等,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拓宽教育渠道。
(三)“树典型立标杆”活动。主要是通过“评选好家长”、“亲子阅读”、“家长联谊”活动,树典型,学榜样,调动家长积极性,共同推进育人进程。
四、规范管理,促进工作创新
家教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方能取得显著效果
(一)制度管理。落实“八有”,即学校有牌子、领导有班子、教学有场地、管理有制度、讲课有师资、学习有教材、工作有档案、学员有考核。在此基础上,还要拟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教师家庭教育备课制度》、《优秀家长评选制度》、《家访制度》等,增强工作的规范性。
(二)质量管理。一是规范教学内容,选定部分优秀教科书,作为家长学校参考教材,再结合实际完善内容体系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狠抓队伍建设,整合社会力量,组建一支由专业人才组成的理论队伍,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好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重难点,不断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个工厂百分之一的废品就是百分之一,但一个孩子的成败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点,教育孩子责任重大,虽辛苦艰难,但功在将来,利在千秋!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应未来,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有全方位、综合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最有效的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育功能,不断促进工作创新,为培养一代新人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严虹.携手共育,打造品牌——清华大学附中的家校合作经验与分析[J].中国家校合作教育,2016(1).
[2]乐碧云.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携手打造“生命成长”共同体[J].中小学校长,2018(10).
关键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携手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46-01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顺利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对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学校是联结家庭教育的桥梁,肩负着指导家庭教育的重任。只有家校携手共育,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近几年,我们在学校家庭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在“家”字上做文章,在“联”字上下功夫
注重家庭教育工作,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目的,全面开展家教工作,形成由点到面,由普及到提高,并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首先组建家校共育学校领导小组,组建学校、班级两级骨干家长委员会,形成了三级领导班子,各自制定计划,摸底调查、按时召开家长会,了解和掌握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误区、亮点等实际情况。明确阶段目标,分工合作,引领老师和家长走向家校共育的正确轨道。
二、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形成工作网络
教育培养学生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家庭教育工作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家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性、科学性、时代性,必须在计划、内容等方面加以规范,形成一定的系列,这样才会收到明显效果。我们要深入家庭,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调查摸底,搞清家长需求,掌握第一手材料。每学期,学校都把家教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并针对特点充实工作内容。同时每个班级建立班级微信群,搭建教育平台,加强指导协调,使网络体系真正做到级级有人导,步步有落实,事事能到位。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一)报刊订阅。教育类报刊杂志不仅知识丰富,内容具体,而且可读性针对性强,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实践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会有了更大的进步;典型的教育案例也会起到榜样的作用。
(二)教学开放活动。学校定期举行“课堂教学创新、主题班会、家长体验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与孩子共进午餐、亲子课间活动、参观现场教学等,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拓宽教育渠道。
(三)“树典型立标杆”活动。主要是通过“评选好家长”、“亲子阅读”、“家长联谊”活动,树典型,学榜样,调动家长积极性,共同推进育人进程。
四、规范管理,促进工作创新
家教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方能取得显著效果
(一)制度管理。落实“八有”,即学校有牌子、领导有班子、教学有场地、管理有制度、讲课有师资、学习有教材、工作有档案、学员有考核。在此基础上,还要拟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教师家庭教育备课制度》、《优秀家长评选制度》、《家访制度》等,增强工作的规范性。
(二)质量管理。一是规范教学内容,选定部分优秀教科书,作为家长学校参考教材,再结合实际完善内容体系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狠抓队伍建设,整合社会力量,组建一支由专业人才组成的理论队伍,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好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重难点,不断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个工厂百分之一的废品就是百分之一,但一个孩子的成败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点,教育孩子责任重大,虽辛苦艰难,但功在将来,利在千秋!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应未来,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有全方位、综合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最有效的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育功能,不断促进工作创新,为培养一代新人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严虹.携手共育,打造品牌——清华大学附中的家校合作经验与分析[J].中国家校合作教育,2016(1).
[2]乐碧云.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携手打造“生命成长”共同体[J].中小学校长,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