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探究·交流·精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sl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传递知识的方式,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生应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学会新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会课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课堂上的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精心练习四个步骤非常重要。
  【关键词】品质课堂;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精心练习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是有价值的,有了“乐中学,学中乐”这种学习气氛,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习品质才能更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
  “品质课堂”应该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作为引导者的我们,要设计有趣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人人得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有一个好的开端,为“品质课堂”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先拿着数学书,让学生从熟悉的东西入手,先让学生清楚知道数学书是长方体,它的正面和后面的面积相等,上面和下面的面积相等,左面和右面的面积相等,然后让学生动手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在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粉笔盒进行教学,我拿着粉笔盒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知道一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只要求出其中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再乘以6,就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我让一个学生撕下粉笔盒的“盖”,启发学生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求无盖的正方体面积学生就很快得出公式:棱长×棱长×5,再把“底”也撕掉,就变成了“通风管”的样子,学生也轻松学会了求“通风管”的面积的公式是:棱长×棱长×4。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导等方法,自己学会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现代的教学,现在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自己的想法特别多,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会有更深的认识,更多的收获。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时候,我让每个学生从家中拿一个自己最想测量的不规则的东西过来上课,如有西红柿、土豆、梨、苹果等等。学生带着好奇心,先进行猜想有多少立方厘米,并记录下来,接着进行操作,把不規则的物体慢慢放入水中,量杯里面的水慢慢上升,最后得知:不规则物体体积=总体积-水的体积。学生通过“猜想——探究——验证”等方法,把带来的物体都测量出它们的体积。“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这方法会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深的记忆。
  又例如,教学“鸽巢问题”一课时,可用神秘的玩扑克牌游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揭示课题之后,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把4支笔放到3个杯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探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变成直观,学生通过分一分,明白了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要进行“平均分”就会满足到“至少”有多少个。例如4÷3=1……1,至少数是1 1=2,5÷4=1……1,至少数又是1 1=2,这时候,有些学生就会认为“至少数=商 余数”,有些学生就进行了猜想,老师再次抛出问题:把8支笔放到3个杯子里,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支笔?再次让学生进行探究,列式是:8÷3=2……2,这时候,应该把余数“2”再进行“平均分”,应该最多分得1支,所以得到结论是:“至少数=商 1”,而不是“至少数=商 余数”,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内在潜能,又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了探索方法,学会了怎样通过实践、探究等方法发现规律,得出结果。
  三、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一)交流方式
  我们在明确讨论的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要合理安排活动,让学生的讨论有序地进行。交流方式不能太单一,一节课中可设计“二人小组交流”和“四人小组交流”。简单的问题就取用“两人小组交流”,复杂些的就取用“四人小组交流”。鼓励每个学生都动动口,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表达出来,坚持每节课都能做到这样,学生的口头能力一定能大大提高。
   (二)交流内容
  课堂交流选择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交流的价值,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会失去交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设计好交流的内容,让学生的交流气氛活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中,我用了猪八戒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故事是:一天,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一位老人家给了他们一个西瓜,他们知道猪八戒肯定想多吃一点,师父就说:“八戒,给你二分之一。”八戒说:“师父,太少了,不够吃。”师父又说:“那给你四分之二可满意了吧!”八戒说:“师父真小气!”师父最后给了他八分之四,八戒高兴地哼着歌走了。可是呀,旁边的悟空却一个劲地笑,你知道猪八戒和悟空为什么笑吗?有的学生认为猪八戒最后分到八分之四,比之前多了,非常开心是对的;有的学生认为猪八戒弄错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二和八分之四是相等的量,就是因为有了不同的意见,我就设计了两个交流的问题:一是:二分之一真的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八分之四吗?二是:1/2=2/4=4/8,等式里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同学们就带着问题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很清晰地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1/2=2/4=4/8。接着再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深入交流,三个分数中分子和分母都变了,而分数的大小是没有变,那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的交流进入了高潮,原来跟“商不变的规律”在内容、语言叙述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结论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交流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着更深的记忆。
  四、品质课堂、精心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会通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出形式多样,从浅入深,有层次,有针对性,有发展思维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感知练习是有趣味性的,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练习时我会关注中下生,进行个别指导,回答时,简单的题多让给中下生回答,多给中下生表演的机会,让中下生赢得响亮的掌声,从而提高中下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品质课堂”的推动下,师生都能享受到课堂上带来的快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老师要善于创造快乐的学习条件,多给学生探究的时间,掌握学习的新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这样,我相信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在以后的道路上会更有趣,更高效。我相信小学数学“品质课堂”会更上一个台阶,“品质课堂”定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王敏新.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小学数学教育,2005.
  [2]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互联网 ”概念为学校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造了新契机。笔者认为,青少年是人才的储备力量,他们是否热爱科学、是否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是否培育出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后劲,甚至影响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作为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汕头市龙湖区金珠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科普e站等云平台,融合线下教育教学,用“e翅膀”为STEM教育实践助力,
绘本《安全屋》讲述了小主人公安安,原本害怕很多事物。在进入安全屋后利用画笔,发挥想象,把自己原本害怕的事物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和不安的负面情绪。绘本《安全屋》以“安全岛技术”为理论基础,是靠想象来完成的。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在担心、害怕时,如何依靠“艺术治疗之绘画”的方式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随着安安的情绪变化,绘本的颜色由灰暗转为亮黄,让读者跟随绘本情节,心情也由低沉变得温
本报综合消息 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广东科学中心共同承办,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广州市执信中学协办的第35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19年12月21至22日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并于22日下午举行颁奖活动。  本届大赛全市(含基层区賽)参赛项目数为5964项,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人数19
课外阅读,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备受推崇。他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所在。爱阅读的学生不一定最高尚,但他们会变得更有内涵;爱阅读的学生不一定最美丽,但他们会变得更具有魅力;爱阅读的学生不一定最富有,但他们会变得更有情趣。可见,阅读对一个学生成长的影响是超乎
本报综合消息 经综合研判,2021年广州中考将延期进行,这会给考生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影响,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穆岩教授为大家支招。  在考试前夕,考生既要面对比较紧张的复习任务,又要应对考试本身带来的压力,确实是心理上波动的高发期。按照我们以往做考前心理指导的经验,这时候考生会更容易因为与别人的比较而出现心理波动,比如,他人成绩进步了,自己成绩退步了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考试
【摘要】目前,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问题和学生问题既复杂又烦琐,如果仅仅是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各式各样的问题便显现了出来,比如老师管理班级问题低效、老师无法照顾到部分纪律散漫,成绩不理想学生等等。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可以采用精细化班级管理模式,从建立健全一套良好完善的班规制度、健全班委,具体细化学生工作、教育培养方案精细化、塑造优秀的教师形象等一系列精细化理论方法来建立一个有活力、自我管理
【摘要】诗素有“言志抒情”的说法,而且诗词寄托着历代中华儿女的情怀和梦想。诗教,是通过“诗”教化人的方法。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荔村小学(以下简称“荔村小学”)诗教历史悠长,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学校开展诗教活动成绩斐然。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荔村小学依托浓厚的地域文化,结合校园文化氛圍,提出了诗化德育特色,经过一系列的建设实践活动,现已初具成效。  【关键词】诗词;德育;特色建设  道德是个人的立身
【摘要】最新版本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中,将地理实践力确定为其组成部分之一。笔者从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出发,对现今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学科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在教学中的培养策略与结论。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课程标准;培养;策略  地理学科是一门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在中学阶段的教学中,它的实践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标》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
【摘要】本文旨在以《新思维小学英语》2A Chapter 4 People at Work Part C的故事教学案例为例,探讨在小学低段英语故事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设置有效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读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读后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故事教学;问题导向;阅读兴趣;思维品质;人文素养  一、小学低段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人们对英语阅读素养
【摘要】幼儿阶段,正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关乎其未来的发展走向。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是一个人一生中生活、学习、工作必备的本领,也是家庭、单位、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幼儿园特开展了“幼儿收拾整理习惯养成之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旨在通过课题研究的研讨实施,帮助全园的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喜收拾、善整理的好习惯,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去应对未来的挑战。  【关键词】幼儿;收拾整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