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每位老师都能朗朗上口地说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但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大家普遍认同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的时候,于漪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种认识上的突破,无疑是革命性的超越。
  无论做教师还是当校长,于漪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本位。她注重课程教学三个维度的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积极倡导并自觉践行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90多岁的于漪谆谆告诫我们,“办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要有一颗中国心。这颗心里,要装着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赤子情等,更要装着国情、国运、老百姓的安危,求世界之大同。”作为教师,我们要拥有像于漪一样为学生今日健康成长和明日长足发展的大爱和大智,充分认识到“拔节孕穗期”青少年学生的培养不能以获取知识为唯一目的,因为成“人”比成“才”更为根本。
  一、学生是教育的第一立场
  于漪强调“人”是教育的目的,深刻认识到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她深切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敏锐地意识到时代的发展要求,她在二十世纪提出的很多看法,与本世纪初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不谋而合,与当前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要求高度契合。
  (一)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
  于漪在报告和著述中多次引用《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求学的目的就在于彰显内心的美德,达到至善的境界。她还常引述《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君子”。
  于漪在文中也提及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该隐喻简言之,就是把人从洞穴里引出来,从一个洞穴之人变成阳光之下的理性之人。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教育就是把人的灵魂和精神引向真理,把世界从黑暗引向光明,这就要在本质上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的于漪从东西方先贤的智慧中获得启迪,认识到教育不能是功利的、物质的,智慧本身就具有德性的意味。如果教育朝向物质、短视、功利,智能会导致真善分离,那么理性就难以启蒙,善和美也就无从培养。“教育事业是具有理想性的事业,真正的教育是引导人的灵魂,达到高处的真实之境,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知识技能是帮助灵魂攀升的阶梯。”“这一教育本质呼唤着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于漪认为,学科教学要提高质量,不能丢失了人,有了“人”,教学内容就会丰厚起来。于漪曾以语文教学为例来阐述这个道理。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很多老师往往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愿望,但是于漪还关注到了杜甫在成都草堂时的“断炊之危”,读出了最后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千钧之力。只要天下寒士活得好,自己屋破受冻致死也值得。在于漪的课堂上,孩子们懂得了,人生最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的私欲,杜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所坦露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光照人寰。于漪说,“你把‘人’放进去思考、比照,让学生受到精神养料的滋润,他们的做人境界就会不断提升。”
  作为新中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课堂中摸爬滚打几十年,从最初的“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到后来“教文育人”思想的形成,她对“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核心理念”的认识和实践愈发深刻。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什么是中国教育?就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我们要培养的绝对不是那些只给外国人打工的人,而是要培养有中国自信、中国自尊的,能放眼世界的,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人,也就是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如果只重技巧,忽视大目标,就会贻误我们的未来。”
  (二)“术”与“人”不可错位
  1978年,于漪撰文《既教文,又教人》引起强烈反响。她认为,培养人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来认识,时代需要的是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不是书呆子。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的刘国正同志写信给于漪,充分肯定该文切中时弊。
  改革开放初期,于漪之所以能在百废待兴中看到“人”,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人”,是因为她敏锐地意识到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竞争转入经济竞争,转入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就是高科技的竞争。于漪认为教育唯有以人为本,才能与以人为本位的知识经济相适应,于是发出了“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科技、后日的经济”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
  21世纪,我们国家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拼人。哪个国家的人素质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社会将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基础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方能适應时代的发展,迎接未来的挑战……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于漪脑海中。在不断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于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20个字的育人目标——“基础宽厚、勇于发展、敢于创新、人格完善、造福社会”,这其中,“人格完善、造福社会”八个字尤其值得咀嚼。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开辟了教育新航道。于漪认真学习,做了很多读书笔记,还把启示一条条写下来。她在1984年发表的文章中就提出,“要切实树立育人大目标,须真正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办事,在教育观念上进行革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除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外,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就是要抓住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德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重点。“学习知识技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术’与‘人’错位,无疑就会形成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种种残缺。”   此时的于漪,已充分地认识到“人”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要以德育为核心,让学生成“人”比成“才”更为根本。
  (三)教在今天,想到明天
  于漪常常语重心长地跟老师们说,“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她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站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制高点,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提出,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因为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培养人的,因此要以对明日建设者的要求来指导和确定今日的教育教学方法。她常常从自己当年的教育对象出发,思考他们毕业后参加工作、大展宏图是什么年代,那时的中国和世界是怎样的,他们明日应具备怎样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价值观发生冲突,中小学生往往分辨不清什么才是主流价值观。于漪常常思考,当形形色色的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进来后,如何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和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教育要负起责任。“我们要培养的人,应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敏捷地接受各种新的信息,作出判断,作出正确的反应,能说会写,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也就是要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有理想、有作为、思想敏锐、基础知识扎实的新一代人。”教育的效益是滞后的,学生的素质如何,几十年以后必然见分晓。
  今天,无论身在何方,即使躺在病榻上挂着盐水,于漪仍在牵挂着教育。她为世界局势深感隐忧,“教育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啊!”此时,我们深深悟出,于漪为何在几十年前就强调“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是“铸魂工程”背后的深意。
  2020年,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投入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时,九十高龄的于漪满怀激情地说:“立德树人必须站牢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和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制高点上,竭尽全力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积极有效地冲破目光短浅、分数至上、一己之力的藩篱,引领学生把国家安全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追求镌刻于心,立志一辈子锲而不舍落实到行动中。”当国家提出“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关乎教育根本的重大课题时,于漪心中有着清晰的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于漪的“以学生为本”,始终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
  二、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
  人的生命体本身蕴含着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为发展的现实。在于漪看来,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仅是现代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教师要保护并尊重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个权利。
  (一)每个学生都是活泼的生命体
  于漪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和中学生交朋友》的书,其中收录了她和许多从未谋面的中学生的回信。那些来自全国各省市、和于漪素昧平生的学生只要写信给她,她都不厌其烦在第一时间回复,或解答困惑,或拨开迷雾,或殷殷鼓励,或深切期许……她不愿辜负任何一个生命,她珍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因为她深信,每个学生都是活泼的生命体。
  在于漪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所长,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充分的尊重,要因材施教,创设宽广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生命追求成为现实的可能。只有在这样的学校状态中,学生才不会是“容器”,才会主动求取、自主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于漪在教学改革中,一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和丰厚,另一方面注重教学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因为于漪认为,传统教学都是我讲你听,个别学生问,教师解答,这是线性的往复,在这样的课堂中,有部分学生更像是听众或观众。于漪在最近的一次报告中回忆说,当年有个学生学习很困难,他很自责,“于老师,你的课很好听,但我不会。”这话激起了于漪的反思。学生学不会,这是教的问题啊!课堂中到底谁是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所以,一定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一定要让教作用于“所有的学”,学反作用于教,学和学要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学习磁场,把所有的学生组织到这个学习磁场里来。教师提出一个核心问题,起码要面对三个层面,即面对大多数的学生、照顾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学有余力的学生。基础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目标,两千五百年前在孔子那里是没有办法完全实现,但在我们的手里要实现。
  (二)让学生拥有适应变革的能力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首次提出学习的“四大支柱”,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报告提出,教育如果仅仅从数量上去满足永无止境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既不可能又不合适,因为新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储存和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手段,所以培养人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于漪对此有着深切的认识和理解。她认为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孩子未来所需要的全部知识都教给他,但如果教会他如何阅读、如何分析、如何辨别,这些就能让孩子终身受用,这就抓住了“学会求知”这根支柱。第二根支柱是“学会做事”,就是要有首创精神、合作精神。第三根支柱是“学会共处”,未来很多工作离不开共同参与,所以中小学课堂中就要培养合作精神、参与精神。第四根支柱“学会生存”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个不会生存、不会发展的人,生存空間会越来越小。   作为一校之长,于漪在办学理念、教育内容、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各方面都坚持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以课程设置为例,于漪强调以多样性、丰富性来适应和满足全体学生的身心需求。“它不只是技术层面操作的问题,重要的在于育人的理念。统一的课程实施有文化含量的问题,有强化和剪裁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建设更是有选择与创新的问题,不能草率从事,不能填空档。”所以,于漪引导校内教师开设那些能激发学生旺盛求知欲、打下扎实文化底蕴、开阔眼界的有质量的课程,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于漪还强调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要给师生留有适当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塞得满满的,没有余地,缺少弹性,师生往往苦于应付,难以有创造性地教,有创造性地学。”于漪对“标准化”深恶痛绝,时时强调每个学生身上蕴含着有待开发的巨大潜力,所以要想方设法让他们获得成长,让学生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让学生拥有直面未来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做好三个维度的支撑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必须要扎扎实实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如何落实?于漪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做好三个维度的支撑。
  于漪对世界课程改革趋势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二十世纪以来,从世界范围看,有过三次大的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因为工业发展的需要,资本发展的需要;过去的教育是绅士教育,后来变成大众教育。到二十世纪中期的时候非常强调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倡导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开始了世界上的第三次课程教材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现把人当成物是不行的,必须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把人附着于机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当于漪拿到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她的心中涌起了改革的豪情。因为纲要围绕着“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总体目标,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这六个“改变”无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声声春雷和阵阵鼓点。
  比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纲要》还第一次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于漪说,这是课程功能的巨大转变。以前只关注“知识与技能”这一个方面,现在不是不需要关注这一方面,而是要三个方面同时关注。“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促进青少年的发展,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有意或无意地重技能技巧、轻人的总体素质的培养,把‘人性’置于‘技性’‘物性’之下。而今从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转换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这是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关于“知识与技能”这根支柱,于漪认为同样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立足学生实际去设计和实施。于漪上过2000多堂公开课,教过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她发现许多教材内容是大学学科的压缩饼干,比如语法就是语法学的压缩饼干,逻辑就是形式逻辑的压缩饼干,因此,老师教起来极其困难,学生学起来消化不良。
  1981年,于漪作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的唯一代表,应邀在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做大会发言。她强调中学语法教学主要是给学生做铺基石的工作,所以只要学习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就行了,因为她考虑到初中生不易接受抽象概念和枯燥理論,所以“设计师(指语言学家)应该目中有语法,胸中有中学师生”。
  对“过程与方法”这一根支柱,于漪认为这是把东方教育的重结论和西方教育的重过程相结合,是极有价值的。“学习不是靠外塑,而是靠内发,因此过程培养非常重要”。新课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整合,强主干、削枝叶、重能力、重方法,这样教师教得不吃力,学生学得更有效。
  于漪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根支柱更是心有戚戚焉。她从横纵两个维度来阐释,“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对独立的;纵向角度看,三者具有递进关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心灵连续体。”她认为,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更指亲情、友情、师生情、赤子情,是内心的体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讲究公正、诚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笑迎困难;宽容的人生态度,团结合作,和谐相处。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引导学生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确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三个维度就像三根支柱,三根支柱若仅仅是三足鼎立,缺乏内在联系,课程功能恐又发生偏差。善于用系统论思维考虑问题的于漪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她指出,任何一个要素的传授,对于系统而言,都不具有整体性,只能是整体中的一个要素,整体性只存在于系统本身。只有当整体中的诸多要素共同发展、和谐发展时,各要素之间才能相互作用,实现整体发展,此时,整体的质量就能提高。因此,教学内容最最根本的,要从单一功能转换成多重功能。
  于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语文教学内容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学语言文字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意志力,要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于漪用的是“融”,按她自己的解释来说,“融”不是“一加一加一”的“和”,而是融合在一起,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所以是“积”。这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融合的系统,是多元价值的有机融合,现在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多功能的。其他学科何尝不是如此。   三、以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于漪对全面质量观就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践行。一方面,于漪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不是面向一部分或小部分,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问题,具有战略意义,所有学生都有权利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于漪从不单纯以学业成绩的优劣来评判学生的好坏,或者来论断教育质量的高低,她注重的是通过素质教育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培养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学生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于漪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该校的素质教育闻名全国。于漪说过,学校抓素质教育要抓根本“抓灵魂的建设”。如果校长和老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任何事情都要管理,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教育工作头绪繁多,一定要抓住牛鼻子,抓在要害处。
  于漪践行的素质教育没有什么标准模式,她强调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对象、环境、条件、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学校应该是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展与成长的天地。于是,广播操、运动会、文艺汇演、大型接待……学生们都是主角,他们都会自主策划、自我管理。正是在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实践中,第二师范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这些“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毕业生踏上教师岗位,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校之长的于漪尤其重视体育。在她看来,体育有着团队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艰苦奋斗的决心。“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是否健康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工作、学习。”
  当于漪看到很多的小胖墩儿和带着深度眼镜的学生,听到有些学生在新学期升旗仪式上因体质差而晕倒时,她开始忧心忡忡起来,说:“我们不是培养玻璃娃娃,不能用圈养的方法让他们碰不得、摔不得,还不能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我们要培养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人。”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野蛮其体魄”,指的就是要强身健体。“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
  (二)引导学生陶冶情操、追求美好
  当今,教育内卷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处在焦虑之中,学生焦虑、家长更焦虑,老师焦虑、校长同样焦虑。2020年,于漪在接受《解放日报》首席记者采访时说,“教育本来是追求真善美的事情,社会要发展,一定要靠教育培养人。教育把人的个体发展跟人类整体命运结合起来,个体发展好了,国家、民族的整体命运才能长足进步。如果教育整天处在焦虑中,那怎么行?”
  于漪觉得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看法实际上存在着很大误解,诸如“教育就是吃苦”“唯有现在吃苦才能创造美好生活”之类。“教育并不是现在吃苦,而是现在就要追求美好的生活,让孩子精神放松,而不是芒刺在背。教育当然要学习知识、记忆、理解,有一定练习,但苦中是有乐的。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追求美好的过程。”所以,于漪强调要重视美育,陶冶情操,因为美育是不功利的。孩子接受教育不能从忧患开始,一定要快乐陪伴,引导他去追求美好的东西,否则就会丢失“完整的人”。
  (三)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丽人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园面积约为120多亩地,但学校没有外聘一名保洁工,校园的保洁工作全部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值完成。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学生们就在校园里忙碌起来了,有拿着大扫把扫校园长廊的;有拿着小拖把清洁楼道和廁所的;有下厨房帮厨的;有在绿化带里种植或维护花草的……据上海市第二师范毕业生回忆,他们常常是两名学生扛着扁担,挑着木桶,到隔壁小区的粪池里去挑大粪,为的是给校园绿化带的麦冬施肥。就这样,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扮靓校园,创造着美好生活,在过程中培养起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家国情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于漪在接受《上海课程教学研究》编辑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我看来,劳动不仅是个习惯,它其实蕴含的是一种精神。劳动是创造人的,劳动也是创造世界的。在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一点也不逊色,劳动是创造我们美丽人生的!”
  无论是德育、智育,还是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于漪敏锐地认识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素养不是简单并列的,更不是机械割裂的,而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其融合的最终指向就是人格,“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92岁的于漪再一次回到工作了一辈子的学校时这样说道:“一名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心为学生。教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都在学生身上体现。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国家的宝贝,一定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让他们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实施20多年来,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个人最宝贵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做到育才与育人相统一,而育人最为根本。因此,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育人的价值。
其他文献
在人类历史上,有不断追逐新事物的“弄潮儿”,他们或成为引领风气之先的开拓者,但也可能成为顾此失彼的失败者;有抱残守缺的顽固派,他们固然不会成为“出头鸟”,但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弃;也有坚持真理的智者,他们既能守住初心,不被乱象迷惑,又能拨开云雾、眺见未来,他们谨慎思考、执着前行,为更多的人指明正确的方向。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不乏这样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而如果要在当代教育领域,尤其是当代语文教育领域寻找这
还在“开心农场”的游戏里等着收菜?多没劲啊,还是和宇航员一起飞上太空,建立农场吧!  太空大餐好奢侈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他们吃什么呢?最初,他们的食物被装在牙膏一样的铁皮管里。至于味道嘛,大概也和牙膏差不了多少吧!  时至今日,宇航员的食物要丰富得多,但新鲜水果和蔬菜对他们来说仍是一种奢望。目前,每运送1千克食物到国际空间站需要花费近14000英镑,而且这些食物大多都是高热量、易保存的快餐。将
1.从报纸上剪下头部、身体、胳膊、腿和脚,把它们粘贴到一张纸上。  2.用打孔器在机器人头部打两个环状孔,并在圆圈中贴上实心圆圈,作为机器人的眼睛。  3.用毛笔绘制机器人的细节,例如天线、手指、按钮、控制面板和弹簧。  方形的眼睛  你还可以用方形的眼睛。剪一个正方形,贴在机器人脸上,在每一只眼睛上描一圈黑色的粗线。  机器人聚会  多做几个机器人,制造一个机器人聚集的场景吧!  你也可以在机器
乔乔的新发明:应急蘑菇屋这间蘑菇屋在不使用的时候就像一把收起来的雨伞,可以安放在篮球架后面。一旦感应到雨水落下,它就會自动伸展,打开蘑菇伞盖,为球场上的人提供庇护。
遵循《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上海高中化学新教材即将启用,与之前2003版相比,2017版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内容体系、呈现形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应新教材也有较大幅度的编排改动。哪些内容增减?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怎样实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基层教师所关注的。在尚未见到新教材的“全貌”前,可以先研读课程标准,将关注点着力于教学设计。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能从教材
【摘要】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写作是一种自然、真实的倾吐状态。可是综观目前的小学生作文现状,假话连篇、无病呻吟等现象却屡见不鲜。“失真”原因不尽相同,但教师的指导应是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反思,归结了作文教学中的几种实施策略,现成文以供商榷。  【关键词】去伪存真 作文教学 有效策略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潜伏的“糖”
期刊
说起《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精彩的不只是剧情,还有编剧的脑洞——从销金断玉的光剑,到反重力机器人;从成群结队的X翼战机,到贴地飞行的悬浮车;从光波移动物体,到电光束华丽对决……其实,现实中不乏高科技星战的影子和雏形,未来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  看过《星球大战》,你的梦想一定是拥有一把未来终极武器——光剑!嘿,别再挥舞着你那晶体管制成的发光玩具四处炫耀了。告诉你,真正的“光剑”已由美国空军特种部队研
【摘要】许多教师比较重视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却往往忽略课堂小结的作用,或者是因为时间有限等各方面原因,课堂小结仓促地一带而过。但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还是看课堂小结。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小结,不断地巩固知识、理解知识。   【关键词】课堂小结 反思 建构 拓展   【课堂实录】   1.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教师板书:图形
【摘要】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是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为目标追求的教学方法。依靠结构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知识。本文结合“分数乘整数”一课,通过联系旧知,寻求起点;对比分析,加强沟通;丰富素材,紧扣本质;自主练习,创新应用这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理性的思维体系,使学生以结构化的眼光去看待学习过程,进而掌握学习技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