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感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云: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坚。学生民族意识感的激发更是如此。班主任老师应该抓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营造氛围,创造性地规划传统佳节中少先队活动的内容,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线索,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发学生爱国的内动力,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感。
  关键词:爱国情感;民族意识;传统节日
  一、热热闹闹过春节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传统。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春节都在寒假之中,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热热闹闹过春节,在春节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在放寒假之前,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事,提前教给学生过春节的方法,并要求学生“雁过留声”,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过春节的真情实感。过春节从备年货开始,接着扫尘、剪窗花、贴春联、贴福字、挂年画、放鞭炮、年夜饭、看春晚、守岁、拜年、压岁钱、吃饺子、逛庙会、舞狮子、扭秧歌……到正月十五吃汤圆、看烟花。在这一系列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浓烈的节日气息,树立华夏民族意识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祭祖扫墓清明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先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民族之间的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礼俗。
  节前放假之时,班主任老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要求学生和家人一起上坟祭祖;可以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给烈士扫墓;可以相约小伙伴一起乡野踏青。一方面追念先祖,重温家族观念,另一方面扫墓踏青、亲近自然,树立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爱家族、爱民族的爱国情感。
  三、粽子龙舟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龙族的习俗。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好多地方也以端午节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更广地了解与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班主任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在端午节假日里走访群众或上网查询,比赛谁的收获多。孩子们除了了解端午节的粽子龙舟之外,还了解到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的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这一切足以让孩子们的心头涌起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同时也让华夏民族的民族意识感在孩子们的心底生根发芽了。让教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抚今追昔国庆节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然而,现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国庆”则是指新中国建立的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成为永久的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10月1日为国庆节。
  国庆期间,最让国人期待的是国庆大阅兵,但国庆阅兵不是每年都有的,因为我国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政策。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国庆“阅兵”的宏大场面,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观看国庆60年大庆的阅兵式。当“三军女兵”“后勤装备”“女飞行员部队”“东引甲核导弹”“垂直发射导弹”“陆射巡航导弹”“空警——2000”“空警——200”“歼——10”“无人机”“特种兵”等一幕幕振奋人心的军演出现在大屏上时,教室里沸腾了!这时,班主任老师紧抓时机,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的百年耻辱,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今昔对比,孩子们更加期待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同时也让孩子们的民族意识更强烈,爱国之情更坚定。
  五、敬老助老重阳节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内涵。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重阳节,班主任老师可组织学生走近爷爷奶奶、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养老院,以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敬老、助老,从而让学生树立爱老人、助老人的思想观念,把民族意识与爱国之情融入身边的小事之中。
  总之,民族意识是不能离开民族传统文化而存在的。民族感情即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育有民族意识感的未来社会的接班人的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着眼未来,心从细处,紧扣民族意识,从传统节日入手,让民族意识情感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我们要从娃娃抓起,不负祖国重托。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小学生爱国情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506。
  编辑 杜元元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努力做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心体驗过程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思路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小学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学,还需要适应小学生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贵有疑,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也是适应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各种知识进行分析,促使学生进行探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摘 要:义务教育背景下,一个孩子就仿佛是一朵花,以各自的方式绽放。教师这一园丁要俯首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如花般成长。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进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关
摘 要: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根植于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通过有效提问,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获取自我反思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情怀的问题情境氛围里,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促进思维的发展,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学生的玩伴已经变成电脑手机和游戏的陪伴,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为了鼓励青少年走出教室参加体育运动活动,教育学家研究了一种新的体育授课形式——体育游戏法,不仅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授课质量,而且也提高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通过这种授课形式使学生能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关键词:体育游戏法;情趣篮球;应用与探究  体育运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运动,对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实施,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旨在促进传统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对此,就以小学数学四至六年级为例,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究,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综合与核心素
摘 要:写作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这一方面,还体现在教学过程这一方面。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写作教学的过程分析,通过调研小学生的写作心理和状态,使小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研究,特别是就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小学快乐作文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研究意义   写作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工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主体、发扬学生主动性的合作学习成为各个学科开展教学的选择之一。根据当前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探索如何有效展开合作学习,并主张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用灵活的分组模式,提倡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要对教师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培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分组教学  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体质,让学生的学校生活
教学目标:  1.喜欢读谢尔的绘本;并学会用看图画、读文字的方法读绘本。  2.大概了解到谢尔绘本中描绘儿童天真、淘气的特点以及谢尔作品创作的不同寻常之处:相似的生活、简单的线条、奇妙的想象、平实的文字。  3.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体会谢尔作品的特点。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过程:  一、回忆《爱心树》,引出谢尔的《阁楼上的光》  1.同
摘 要: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引導和激发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传授正确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创新  识字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能力,对其今后的生活以及终身学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识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