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itee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量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估工作的关键,也是学前教育中文化关涉的价值判断过程。本文从准确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实际出发,分析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应对文化问题的多种路向,从普适性评价标准实现方式的优化与质量评价内容的更新等方面,探讨文化回应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文化;回应性;质量评价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突显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快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孩子从小的教育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跨越式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关系到学前教育工作水平的评估,而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考虑到学前教育回应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实际需要,明确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应对文化问题的路向问题,结合适宜的文化价值观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规范标准予以确定,强化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评价路径,对建设行之有效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应对文化问题的多种路向
  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要求更高。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是对学前教育机构在满足社会与个体的实际需要这一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产生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有着明显差异,使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文化路向选择问题更加突出。
  从当前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实际来看,普适论与相对论是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两种文化路向,而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中应当受到重视的问题。普适论文化路向倾向于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跨越,认可社会文化因素对学前教育工作质量的影响作用。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中,质量评价工具的设计与体系的建设是在满足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国家相对成熟的评价测量工具,用于评价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环境质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会对学前教育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相对论文化路向是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应对文化问题的另一种重要路向,与普适论文化路向的差异之处在于,相对论文化路向认可社会文化因素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决定性作用,突显出不同社会文化情境的相对性。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目的与全面培养孩子的实际需要,是建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条件,体现出学前教育深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比如,从不同社会文化形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来看,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对学前教育造成的影响有着明显区别。个体主义下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批判性与探究性思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的交往复杂性水平,突出不同社会文化地区的教育实践差异;而集体主义下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培养孩子坚持学习的品质有利,促进儿童对集体的维护能力的提升,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编制与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影响。
  2文化回应性学前教育質量评价的强化措施
  2.1优化普适性评价标准的实现方式
  统一的方式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自我实现与生存等需求,而考虑到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应对文化问题的实际需要,重视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的建构,关注普适性评价标准在不同社会文化生态下的内涵,将教师对儿童的关爱当成是一种评估维度,结合不同社会文化情境的通约性,注重文化回应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在一种文化背景中教师对儿童的关爱属于一种有质量的教育行为,对儿童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这种行为可能被当成一种低质量的教育行为,不利于儿童思维的启发与价值观的培养。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学前教育所涉及的利益方较多,如政府部门与家长等,文化回应下的学前教育应充分考虑相关利益方的文化观念与价值诉求,建立完善且适宜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标准,为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2更新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
  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应重视评价内容的更新,从质量水平鉴别向质量文化理解进行转换,简化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具体操作,根据质量评价标准的编制,结合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环境与实际教学情况,对照评价表格对教育实践表现作出评估,对不达标的学前教育机构采取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秉承价值理性,反思不同地区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特殊性,在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中强调对质量表现的文化理解,促进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由价值理性取代工具理性,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特殊性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性,将教育评价的思想旨趣从物化倾向过渡到人化倾向。在还原普适性评价标准的具体情境性的基础上,注重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意义理解,促进人们反思本土学前教育质量的内在社会文化逻辑,科学建构适应于本土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寻求本土社会文化内在理路的发展路径,认识到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文化根源,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3结束语
  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突出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应对文化问题的普适论与相对论两种文化路向,强调对学前教育质量发展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回应。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加快推进教育质量评价内容的更新,与评价标准的实现方式优化,建构完善的评价框架与标准,依托评价结果鉴别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为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具有文化根基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力度在不断的加大,对小学教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小学语文教材来说更是如此,更应该在“教育性”和“趣味性”两方面入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教育性和趣味性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  一、小
会议
摘 要:在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语文教学多方面发展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努力探索,力求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倘若教师想要切实做好教学创新,就要从多方面下手,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现状做出分析,并为教师指出教学创新方向。本文将围绕如何打造小學语文教育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让
龙胆科(Gentianaceae)植物全世界(1)约80属、700余种,广布全球、主产温带。我国有22属、427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高山,以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区)种类最多。(2)据统计有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识字技巧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小学生所有知识内容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基础。随着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具有创新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情境化课堂识字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构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摘 要: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考考试大纲都同时提到,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但现在的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课堂的有效性遭到质疑。本文从学生学情分析,依据对话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学生认知心理,参考课程标准,利用实际的例子,设计合理的问题或问题组,让所有学生发展数学能力。  关键词:问题探究法;对话教学;问题组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在日益成熟的教
如今的高中生大部分都十分怕写作文,甚至“谈文色变”,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知道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以学生为主的小组合学习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本文重点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并结合实际教学概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主动参与;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积极且富有个性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