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高中物理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_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进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看法。
  一、设计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根据学情,设计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索,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摆脱束缚,注重培养学困生的耐挫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功快乐,给他们创设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
  例如:在教学圆周运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球用绳子拴住,在竖直面内进行做圆周运动,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做圆周运动的速度最小。推导得出这一结论,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像“水流星”杂技演员一样,在教室里做了这个演示实验。同学们很快看到了结果,也就自然记下来了结论。又如:在教学演示气体压强产生原因时,我用黄豆打在天平的托盘上来演示,这样学困生更易理解物理知识。
  二、巧妙指导学法,提高解题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巧妙地指导学习方法,应与学生交流,多倾听的心声。同时,要关注学困生学习物理时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或点拨,以便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效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我在对概念、规律的教学时,强调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概念的理解(尤其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包括物理量的单位、性质、定义,还有与其它物理量的关系都需要明白,做到心中有数;对规律的内容、发现过程、适用范围,对规律的如何使用也都需要清楚地掌握,不能死记硬背。在课后,我精选一些变式题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加以巩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变式题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帮助找出原因所在,及时弥补他们知识的不足。在物理复习中,我巧妙地指导学生如何总结、归纳及注意点,引导学生理出知识的主线,使知识条理清楚,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我通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获得成功学习的同时学生的自信心也逐步增强,从而有效地学习物理,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教学
  在教学中,有时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或限制,实验不能正常进行或实验效果不尽人意。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虚拟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可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达到有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光学中的干涉、衍射,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概念等现象时,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那些枯燥的物理现象变成生动的画面,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刺激,从而创造了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理掌握更牢固、解更深刻,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在介绍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后,我播了一段自己事先从某一高楼扔下两个轻重不同的球的录像。学生看后很有真实感、亲切感。之后我再利用录像的定格和慢放功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球下落的全过程。教学的效果非常好。
  四、运用物理实验,培养探究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这一特点,设计好物理实验,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设计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思考。因为,学生对感性认识印象深、接受较快、记忆牢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运用实验,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铭刻在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又能使他们懂得物理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例如:在教学力的合成时,为了使学生记住物理有关概念,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当两个力F和F的合力F一定时,F和F之间的夹角是否有可能等于180°?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解决。
  此题一展示,学生个个在下面演示实验。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随着F和F之间夹角的增大,F和F将不断增大,F和F之间的夹角能等于180°。此时,我不忙下结论,而是问:“咱们班里谁的力气最大?”很快就有不少学生推荐“大力士”。于是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绳子和重物,把重物挂在绳子中间,问学生:“有谁能把这根绳子拉直?”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可以,想来一试,结果无论谁也不能把绳子拉直。由此问题,我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去了解它的原理,又能把结论记下来。
  总结以上实验,归纳和分析出:F和F之间的夹角不可能等于180°。我启发诱导,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探索,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这一原理,并掌握了它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综上所述,“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物理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运用物理实验,培养探究兴趣。我们要努力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媒体教学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教学模式,它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正在逐步发展并越来越多地改变着教和学的方式。但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性,充分利用其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和优越性,必须处理好硬件和软件、人和设备、虚拟和现实、认识和情感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教师培训 注意问题    多媒体(Multi-media),顾
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历史教学也迎来了相应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历史思维。何谓创新性历史思维?即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所特有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活动。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人类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在历史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中必须重视的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必须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策略,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高效低能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理念的落实,新方法、新手段的运用,确实使当今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发生诸多喜人的变化。  但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传统课
我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已经实施五载,然而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某些地区依然大行其道,甚至在一些大型活动中仍然粉墨登场。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方法保守;教学内容繁杂,学习内容陈旧;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发展。只依靠落后的教学手段,陈旧的教学内容,僵化的教学思想和机械化的教学过程,怎么能培养出与时代合拍的新式人才呢?其实,历史知识是鲜活的,历史教材新颖活泼,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只
目的:观察根结部配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从而确认该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
目的:通过比较补肾养精汤与补佳乐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补肾养精汤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为今后临床提供更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案。  方法:将60例肾虚型月经过少的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材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新教材的始终。针对地理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插图、知识窗和课外活动等内容,淡化了一些地理概念,详解了一些地理原理。所以广大地理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一、转变本本的“教材观”,灵活运用新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
古人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预习有时能够使学习事半功倍。所谓预习就是在上课之前把要学的知识先学一遍,达到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更容易掌握主动。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分为三类:课前预习、阶段预习、学期预习。预习是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之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