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徜徉在孩子的心间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向理想的教师看齐。理想的教师就是对学生充满爱心的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那些后进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下面我就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用爱铺设进步的台阶
  后进生缺点、毛病较多,心理特殊,显得不那么可爱,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爱的春雨去浇灌他们的心灵之花,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
  我班有一个女孩小欣,性格孤僻、考试总是不及格,而且从来不和老师、同学交流。我通过调查才发现原来小欣的父母离异,把小欣交给爷爷奶奶抚养,两位老人因家庭不和常常郁郁寡欢,小欣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变得敏感而自卑。偶尔的机会,我知道了小欣的生日,于是我悄悄得让班委为小欣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日会。在生日会上,当小欣收到同学们亲手做的礼物,听到同学们为她改编的生日歌时,当时就失声痛哭。从此小欣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积极而自信,脸上常常挂着灿烂的笑容,成绩也在稳步上升。看到小欣的改变,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二、搭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作为教师,我们享有了解学生、与之沟通的独特渠道——练笔本。由于学生平时可以倾诉的对象太少,因此,在练笔本中,学生基本上是“我手写我心”,将练笔本视为放飞心灵的天地。读着他们的练笔,与他们走得很近,仿佛走进了他们幼小的心房。可以说,练笔本是一座桥梁,是老师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桥梁,是学生和老师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
   练笔本有时是学生的诉苦信,有时又是求救信,有时还成为他们尽情宣泄自己情绪的平台。作为老师,需要认真捕捉每一篇练笔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对“症”的良药。
  
  三、让赏识点亮泯灭心灯
  在对待后进生的教育上,我们是不是过分地强调了他们的学习或品行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他们身上表现出来闪光点呢?我们是不是过分地自信于“窥一斑而见全豹”反而变成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呢?
  我们班的后进生杨勇,个子高大,身体强壮,性格倔强,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学习更是一塌糊涂,但他爱好体育,非常爱打篮球。我就抓住他的这一特长,不失时机地给予他表扬,并推荐他参加了校篮球队,结果他进步神速,代表学校参加了学区篮球赛并取得了亚军。在学校组织的秋季球类运动会上,我让他担任队长,结果他带领我班选手过五关斩六将,一举成为我班夺得了校篮球赛第一名。利用这个时机,我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了他,在我的表扬声中,倔强的杨勇竟然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课后他主动找我,说我是第一个表扬他的老师,他一定不会让我失望,他会努力的,让我放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他上课认真听讲,再也不捣乱课堂纪律了,课后主动打扫卫生、倒垃圾,对班集体的事特别热心,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一学期后,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任课老师的认可。当然这中间也有过反复,关键在于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引导和帮助。
  
  四、让目标指引前进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我们顺利前行。后进生往往在思想品德及学习生活上缺乏目标,他们的思想常常比较偏激、消极,学习上知识面和掌握的内容都比较浅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思想及学习目标,让目标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后进生王玉强,学习极为吃力,我就帮助他制定了总体目标,并把总体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的要求,让他们容易达到,去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树立信心。分阶段、有步骤地转变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习上我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引导他说出他对某一点的理解程度,鼓励他多实践、多积累。在布置作业时,对他布置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采用灵活多样的学生方式,提高他的学生兴趣,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平时与他们像朋友一样,相互间交换意见,让他敢想、敢说、思维活跃,把他引到“跃跃欲试”的轨道上来,让他与其他学生同享一片蓝天。最终,在目标的指引下,他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感受到:对于后进学生,不要把他从你身边推出去教育,而应该用爱心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教育时机,做到有情、有理、有力、有度。我们相信,一颗火热的心一定程度能温暖另一颗冰冷的心,一颗温暖的心一定能产生无穷的力量源泉。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跟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闭上自己的眼睛,放弃偏见,付出爱心,打开自己和学生心扉,不因外在因素影响判断力,倾其所有接受每一颗稚嫩的童心。教育者就应该蹲下身子,竖起耳朵,不受距离差距丧失平衡性,尽其所能聆听学生每一声话语;伸出温暖双手,逐开学生的笑颜,不以师道尊严错过学生萌发期,竭其所能浇灌每一个幼苗,使其茁壮成长。笔者以教育者对学生偏见为例,谈谈如何打开自己和学生的心扉。  【案例
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不高、自主设计水平偏低,以及运用时机和频率不够科学等,应当引起广大教师重视,并进行纠正与完善。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目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在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眼中,把握知识点、抓住考点才是高中语文的重头戏,只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刚毕业的翁老师很认真地问了我一个问题:“陈老师,作业方面到底该怎么给学生评定等级呢?怎样的得优?怎样的又得良?及格不及格又该怎么界定呢?”小翁初出茅庐,谦虚好学,她这么一问,我一下愣住了,是呵,我们教师天天在批改作业,可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课业情况,标准是什么,秉承怎么样的理念,又想达到怎样的目的,仔细一琢磨,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给出答案的问题。  就拿作文评价来说吧,同一篇作文,在不同老师的笔下,所
“你是清新的君子兰,盛开在彤红的朝阳中。你那蓬勃的生机,芬芳了家乡的土地;你那如火的赤诚,燃烧了深山的贫瘠。你在希望工程中获得成长,你在茁壮成长中播种新的希望。”这是湖南省城步县儒林镇中心学(以下简称“儒林镇中心小学”)校教师兰朝红2008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喜来登农村优秀教师奖”的颁奖词。  “为了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愿意一辈子扎根农村、扎根家乡。” 每当人们问起是否后悔当初放弃省城工作而
摘 要: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为本;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教师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能真实地感受到生为“导者”的幸福。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师;学生;课堂;导者  在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接触到了“生本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对生本教育有了初步了解,那么什么是
今年八月下旬,在浙江大学参加培训,连遇多天阴雨。雨不大,但淅淅沥沥没停过。从住宿的地方到听课的地方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每次鞋子、裤脚都会湿透。杭州的秋雨确实够烦人的。   课余翻看与雨有关的词,忽然觉得不同词人笔下的雨各呈特色,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雨衬情、景之悲,柳永、李清照词中的“雨”为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一类以雨写心头之喜,张志和、冯惟敏作品影响最大。   柳永《雨霖铃》一词开头便以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心去探索去感悟,努力为每个学生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便于教学,在上“借条”这一节的时候,老师特意准备了道具——一张港币和一张人民币。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形象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写借据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写上币种。   上课前老师把教具压在书里,放在讲桌上,离开了一小会。伴着上课铃的节奏,老师
摘 要:学困生是每个学科都存在的现象,其数量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因此,激励转化学困生已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高年级学困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学激励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转化;教学激励  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学习
教材简介:  《j q x》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汉语拼音的第6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①情境图;②声母j、q、x在四线格中的书写;③j、q、x与i、ü组成的音节及相关图。本设计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完成后两部分的教学。  设计理念: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协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素养。 
作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切合题意,凸显中心。在高考作文阅卷中,那些主旨不清、立意偏颇、主题句不明显的记叙文往往难以取得高分。在笔者看来,要在记叙文中紧扣中心,写出形神俱佳的美文,就必须做到面与点的兼顾:在面上做到选材的合理,注意内蕴性扣题;在点上做到扣题方法的合理运用,加强外显性扣题。  一、注意选材的切题  记叙文写作,在立意上要深远,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同样在选材上也要做到贴切,要给人以“与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