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理念”构建充满活力的品德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那么,如何用“生活理念”构建充满活力的品德课堂呢?
  一、以生活为题材,激发学生情感
  生活即教育,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反映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一)联系生活,引起共鸣
  生活是最鲜活、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入手,很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上《法律护我成长》一课时,伴着音乐《感恩的心》,播放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照片,甜甜的笑脸,快乐的神情,让大家心生羡慕。接着播放一组被遗弃的孩子的照片,与刚才幸福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继而叙述:当无忧无虑的生活戛然而止,当赖以保护我们的家庭、学校甚至是社区都无能为力时,我们该怎么办?此时很顺利地引出主题——法律护我成长。
  (二)走进生活,陶冶情操
  生活是万花筒,为了让学生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习《快乐的春游》一课时,可以把课文教学与春游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春游前引导学生搜集写春天的古诗、春天的歌;春游时,带领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组织“春天的歌”朗诵会;春游后举行“把春天留住”的美术作品展,做一回小作家写写春天等活动。
  (三)再现生活,积累常识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都不相同,他们当然积累着不同的生活常识。教学《生活中的安全》时,教师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事例,学生畅所欲言:“爷爷哮喘的老毛病犯了,非常严重,爸爸急忙拨打110。” “我和妈妈去商店买回来的商品,发现已过期,想退货,可老板却不肯,这时可拨打12315投诉。”
  (四)反思生活,积极参与
  思品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美化班级环境,是师生共同的目标。上《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1)通过观察自己的班级布置,指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方法。(2)画出理想中的教室,并说说这样画的理由。(3)商讨可行美化的方法,准备实施。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以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行为
  在教学活动中,应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获得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课前调查活动,提高兴趣,激发道德情感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为教学作知识储备,可以尽早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等活动。这不仅可以开发家长的资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提供服务。
  (二)课堂学习活动,体验感悟,提高道德认识
  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应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色彩。
  1.讨论与交流
  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可以采用讨论与交流这一形式。《平安回家》一课,教师要求:(1)向组内的同伴介绍你认识的交通标志,争取每个同学都发言,同伴说过的不重复。(2)把通过小组交流后而认识的交通标志放回信封里,把不认识的贴在老师发给大家的图中。讨论交流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2.游戏表演活动
  对小学生来说,“说”远不如“做”有趣。《游戏快乐多》一课,教师创设各种游戏,让学生进入游戏城堡。(1)传统游戏园:看图说游戏迷,关于传统节日和时间的连线,知道的传统游戏。(2)亲子游戏园:回忆和家长玩过的游戏。(3)体育游戏园:学生参与挤背球活动。(4)智力游戏园:算24点。(5)休息室:说说喜欢玩的游戏。(6)创意园:为大课间设计一个桌面游戏。游戏丰富多彩,学生热情高涨,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辨析活动
  思品课程虽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如教学《社区的文明》一课中,以课件出示我们生活中一些文明的和不文明的现象,引导学生选择辨析。通过辨析,学生择善而从,择美而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课后延伸活动,升华内化,指导道德行为
  学生学习思品的范围无限宽广,因此,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学习《我与小动物》一课后,让学生在班级中饲养小金鱼,每天记录小金鱼的活动状态及饮食情况,这样使学生对动物了解更多,同时也建立了与动物更深厚的感情。
  用生活理念构建充满活力的思品课堂,真正做到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以活动为纽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内化道德观念,外化道德行为,从而提升道德素质。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语言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动作的技巧,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教学语言是一种启发,一种引导。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从而增强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教学语言对教学的
当前,企业出现财务管理的内容发生偏颇、管理手段滞后、风险意识淡薄、评价体系指标不健全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抓好资金管理和财务基础工作,化解各种风
分析了内蒙古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背景与现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内蒙古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构想,介绍了平台模块及功能,以期为探索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服
结合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新城项目的设计过程及一些其他援外设计项目的经验,总结涉外项目电气设计的要点,为涉外项目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活动载体,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即吃透教材,优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把传授知识与引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把发展智力与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起来。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教研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稳定而乐观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
从传统园林材料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传统园林材料的基本要素、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园林材料的应用及现代景观设计中软质传统园林材料的应用四个方面,讨论传统园林材料在现
语感就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它既是语言训练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语感的形成是基于锲而不舍的听、说、读的反复实践,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其英语素质就越高,他们就越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