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里的那一抹艳阳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阴郁不堪的季节深处,连绵的细雨已然将室内的气氛渲染得无比凝重。就在几分钟前的数学课上,原本静谧的课堂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喧闹扰乱。当大家都在兴趣盎然地听课时,小强因玩游戏机而被旁边的同学揭发,然后两人从最初的口角逐步升级到大打出手。
  课后,我将“案件”移交给了该班的班主任,通报、罚站、写检讨、请家长,一系列熟稔的程序他俨然游刃有余。翌日,在校办公室里,我见到了小强的父亲,一个皮肤黝黑、头发凌乱的中年人,他低着头,缄默不语,僵坐着。班主任在他走后愤然地告诉我,自从小强的母亲去世后,他就没有好好管过小强,长年靠开电瓶摩托送客为生,竟然还时常酗酒、赌博。看来,小强在学校惹是生非,跟家庭环境脱不了干系。
  课堂上,小强肆无忌惮的嚣张气焰一如既往,学鸡叫、乱走动、扯女生的辫子,多少次,我默默压制着心头蹿动的怒火,和颜悦色地找他谈话,可他就是不长记性,前面刚点头,后面又重犯。出于对小强家境的同情,我试着改变策略,极力寻找机会去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以期唤得浪子回头。
  一次学习绘制统计图的内容,同学们尚在凝神赶制时,小强很快便有了结果,且行笔流畅、作图整洁,我当堂表扬了他,那一刻,我察觉到小强的眉宇间漾起了一丝喜悦。或许,对一些受伤后迷失方向的心灵而言,我们唯有用自己柔软的情怀去抚慰与感化。有时候,一句寻常的表扬的话语貌似平淡无奇,但其功效却是不可估量的。
  有一天,班主任将小强最近写的一篇作文递给我看,里面有一句话非常醒目:“听了数学老师的表扬,我觉得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看后内心微微一动,以为事情会有所转机,更坚定了最初的想法。
  可谁知,此后小强依然还是调皮捣蛋。有一段时间,为了制止小强频繁出入网吧,班主任伤透了脑筋。我获悉后,遂以此为契机,委任小强当自己的“助理”,负责管理教室里的班班通电脑,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去指导其他学生进行相关的电脑操作,他乐此不疲,十分卖力。因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的步调与老师开始趋于一致,平时像给教室通风、关电源或一些简单的电脑维护的琐事,他亦主动为之。最明显的是,他在课堂上安分了许多,而且有时还向我请教问题,我暗自高兴。
  一个周末,我被学校抽调留下来加班搞资料。正午时分,屋外雨声渐紧,可我还是听见附近的教室里有异常的响动,进去一看,发现小强正拿着锤子在捣鼓什么。见到我后,他神色慌乱,支吾着说来拿作业本,但自己课桌的钥匙丢了,只好撬锁。
  当时看到雨下得太大,我便将他留了下来。后来他在我这里吃了午饭,顺便在我的宿舍里上了一会儿网,还给我打下手,整理了一摞资料。慢慢地,他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下聊了很多,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语,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他。当我直言不讳地说你这小子的一身臭毛病也该改一改了吧。他呆怔了片刻,然后对我说:“对不起!老师。您知道吗?自从我妈去世后,我爸也没管过我,在学校里,看见你们骂我、批评我,就好像妈妈还在我身边一样,所以我故意经常捣乱,好看到你们生气的模样。”听了小强的一席话,一时间,我的心尖猛然一颤。
  从此以后,小强把我当成了朋友,他把日记本给我看,让我彻底地了解他的苦恼、爱好以及心中的梦想。有段日子,他说他很想到邻县的外婆家去看一看,但苦于没钱搭车子,我找到他后塞给了他两百元钱,起先他死活不要,我说等你长大后记得一定还我,他才答应。后来,我索性给了他一把钥匙,告诉他平时还是少去网吧为好,想上网的时候可以到我宿舍里上。
  小强毕竟是一个聪明、懂事与勤快的孩子,平时他总是主动为我扫地、倒垃圾,甚至打饭、冲开水,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我依旧不停地请他帮忙,诸如协助下载课件素材或打印文件,就这样,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而真诚的沟通。我不住地给他打气,时常告诫他:“一切多向前看,阳光总在风雨后。”每次他都听得很认真,他在生活与学习上的坏习惯逐渐改了,我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临近毕业的时候,小强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他告诉我,以后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上网了,因为他爸爸欠赌债被人砍伤了,他要留在家里照顾他。他说:“老师,别担心!我会坚强地挺过去,一定把书念完,爸爸垮下去了,我要用自己的肩膀撑起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在信末,他道出了一个小秘密:“老师,还记得那个下雨的周末吗?我真的很傻啊!其实那天我是因为没钱上网,准备去教师宿舍楼里撬锁偷东西的,幸亏您及时发现了我,没让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老师,感谢您!我会永远记住您的鼓励,脚下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纵使风雨再大,终会遇见最美的艳阳。”
  读完这封令人心碎又欣喜万分的信,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到心头分明有一种与往常不一样的情愫在持续涌动。我常想,许多时候那种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方式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却不谙其内质。爱心即使不比科学的教育方法更重要,起码也和方法同等重要。有时候,温暖和爱只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人生,可在他们如花的人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老师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然后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巧妙地创造机会,竭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那么就一定会重塑他们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形象。其实,这也是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2017年1月9日,万人瞩目的北京五棵松体育场CBA全明星赛开幕式上,“擦地哥”孟飞手攥毛巾清洁球场的表演,引爆全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一个球场上擦地的人何以得到如此规格的礼遇与关注?这是因为孟飞所坚持的人生哲学:认真地对待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1993年,孟飞出生在陕西农村。读高一时休学前往少林寺拜师。习武两年后回家应征入伍,部队军事化的生活对他影响很大。2012年,退伍回家前
最近,印尼某社交网上一组树蛙撑伞的照片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一只约5厘米大的树蛙,紧紧撑着一把“叶子伞”在风雨中挺立。这组照片上传到网络没多久,就引起了人们的疯狂转载。大家纷纷评论,这只小树蛙太可爱了,并称赞作者视角独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摄影师帕尔梅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采访他是如何拍下这震撼人心的罕见画面的,帕尔梅说是偶然在邻居家院子里发现的。可是,没过多久,开始传来人们对帕尔梅的质
近期,公安部要求对娱乐场所卖淫嫖娼现象进行集中打击。与此同时,对“卖淫女”的叫法,提出了更为中性的称呼——“失足妇女”,这无疑是向尊重人权又迈进了一步。但仍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样的称谓值得推敲。    从“卖淫女”改称“失足妇女”想到  和静钧    公安部有关人员提议对“卖淫女”改称为“失足妇女”,这是针对近期曝出的游街示众及其他侮辱性执法等问题后,有关部门提出的一揽子改善执法形象、体现对特殊人群
近日,“若小安”的微博爆红网络。此女自称是一名杭州的“性工作者”,擅长文字。孰料,杭州市公安局跟进调查后,却查出“若小安”其实是一名已婚男子,其微博中叙述的经历纯属捏造。  而今,火灭了,谎言的灰烬飘散一地,对美好的追逐,在残垣断壁之中,刺痛了某些人伤痕累累的心。心死了倒好,只怕,哀莫大于心未死。  不由想到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你不知道在网上与你聊天的,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当然,这句话没
美国:房产税大头用作教育开支    在美国,对房地产占有、处置、收益等各个环节征收的各类税项总称为房产税。美国的房产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房产税是指对房屋本身征收的税,属于财产税;广义的房产税还包括交易税,也就是在房屋买卖时要缴纳的税。  目前,全美50个州都征收房产税,这一税目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平衡地方财政预算的重要手段。征收房产税的目的是维持地方政府的各项支出、完善公共设施和福
有一次,蔡澜约朋友到九龙城吃饭,正好碰上周润发拎着一袋蔬菜走过来,周润发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大家一路聊着,谈及九龙城时,一位画家自豪地说:“这里的每一个著名的商场、超市、办公楼我都知道。”其他人也附和说自己对那些有名的建筑如数家珍。  而蔡瀾却指着周润发说:“你们虽说是这里的熟客,但九龙城真正的皇帝是发仔。”同行的人中就有一位艺术家不服气,问周润发:“你去过宋王台花园吗?”周润发摇摇头。他又问:“那
2010年銀行理财产品的两个重要主题是“加息”和“通胀”,从而形成了以稳健为主、创新为辅的分层理财格局。据有关机构预测,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产品类型更丰富,信息披露更完善,平衡高风险产品(如结构型产品)和低风险(如债券型产品)产品,重点发展高端客户。在这样的形势下,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热点在哪里?    “另类理财”产品  “另类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不局限于银行理财产品传统投
危机倒逼社会进步  《检察风云》:作为一位学者,您尽管在大洋彼岸,对中国经济的观察可谓洞若观火。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力度,您有何评价?  陈志武: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来看,有很多积极的内容,有利于中国下一阶段的改革。第一是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是强调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第三是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其中,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加强了改革的顶层设立,把领
北京一名家庭主妇在网络视频裸聊时被警方查获并报请逮捕。近日,该案又被撤回起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裸聊是否属于“扫黄”范围,究竟如何评估其社会负面影响,是否应定罪追究刑事责任?实务和理论界的激烈争论,可供所有关心此事件的读者多维思考。    裸聊应属于“扫黄”的范围  □文/徐苏林    一名家庭主妇在北京家中组织多人进行视频“裸聊”被抓,嫌疑人对组织“裸聊”供认不讳。然而,检察院却因刑法无相关罪名
在你心中,一个100岁的老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目光呆滞?思维混乱?言语含混?头摇手颤……  可是,当你看到100岁的叶曼女士坐在那里,不疾不徐地用清清亮亮的声音,将深奥的《易经》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时,你会恍然有时光停驻的感觉。  生于1914年的叶曼女士是当今世界极少能将儒家、道家、佛家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一生致力于经典国学及佛学的传承与传播。她坐在那里将艰深的经典条分缕析,眼神温和而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