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学生写作冲动三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不爱好写作甚至厌恶写作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但慑于语文老师的“天威”,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任务,结果常常是文不对题、辞不达意的大段拼凑文字。语文教师对此往往摇头叹息。其实,学生并非先天欠缺“写作细胞”,如果在他们内心深处荡起情感的涟漪,拨动思维的琴弦,仍可翻起惊涛巨浪,弹奏天籁华章。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对不爱好写作甚至厌写作的学生,关键是落实一个字——“乐”。实践证明,以下几种做法是可行的。
  
  一、感动心灵法
  
  《诗》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情有所动,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加以启发诱导,可以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以感动心灵的素材很多,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典型事迹、舍身救人的义士、名垂青史的英雄、媒体报道的动人故事、发生在身边的感人场面等等。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话题,搜集相关资料,选择典型材料,采用讲故事、看录像、听报告等形式打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达到诱发写作冲动的目的。
  下面是我的一堂写作训练课的部分实录:
  师:同学看过汶川地震的电视报道吗?
  生:(齐)看过。
  师:在这场特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下面,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好不好?
  生:(精神振奋)好!
  (播放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现场剪辑画面。学生静得出奇。五分钟后,画面定格在温家宝总理面对一群灾区的孤儿,声音哽咽、老泪纵横的镜头上。)
  师:(声音低沉、略带颤抖)面对温总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仍沉浸于画面中,有三个学生在擦拭眼泪,无人回答。)
  师:(关掉画面)我知道,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同学们现在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同学们立刻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
  (学生陆续动笔,教师走下讲台,辅导学生写草稿,学生个个文思如潮)
  ……
  三十分钟后,学生停笔。我开始点评这次习作的精彩片段,其中有两段出自平时讨厌写作的学生之手:
  (苟江):“温总理啊,你的那两行热泪,融化了世界上最硬的钢铁,凝聚了全中国人的心,让冷血动物也会热血沸腾。什么是父母官,什么是大爱,我在你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邱迪):“总理的眼泪,空降兵的遗书,失去亲人却只顾救人的那个政委和局长,无数志愿者的血和汗,筑起了中国人民无坚不摧的长城。”
  这两段话虽不通顺,语言也欠精炼,却掩饰不住两颗善良的心燃烧的激情。
  
  二、趣味思辨法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对某一点感兴趣,教师立即因势利导,学生就可能产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
  我在教学鲁迅小说《故乡》时,发生了这样一幕:
  我正在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杨二嫂的形象,一向很活泼的苟涛涛同学向我发难:“老师,埋在灰堆里的碗到底是不是闰土偷的?”我一听就知道“麻烦”来了,课前我还真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学生见我露出窘态,越发“来劲”了,七嘴八舌炸开了锅。
  我镇定下来,坦白自己也不知道,然后鼓励学生就这个问题分组讨论。五分钟后,我让各小组推选代表陈述观点和理由。结果仍是各执一端,难见输赢。这时我说:你们的分析和见解很精辟,简直超乎我的想象,我一时也听不了这么多,请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下来让我慢慢欣赏,题目就定为“谁是贼”。
  二十分钟后,学生交上来一篇篇稚嫩的“评论”。下面是一个平时不喜欢完成“任务”的学生(曾婵)的习作片段:
  “闰土像根木头一样,只知道吸旱烟,拜老祖宗,还生那么多孩子,我就不信他能想出这个偷碗的好办法。倒是那个像圆规的泼妇,才有这种阴险。”
  尽管词汇匮乏,也不能阻止她想说的话。我的教学计划被打乱,却从中得到了补偿。
  
  三、就地取材法
  
  发生在身边的事,最贴近生活。学生对亲耳所闻、亲眼所见得来的素材,往往津津乐道,情有独钟。教师如果合理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作文,避免命题或规定话题,在高度自由的空间里,即使平时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能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我校八年级一班一男生用拳头同女老师对话,家长反而找上门来讨说法,弄得全校沸沸扬扬。对此,我特意安排了一次诱发写作冲动的训练。首先,我详细陈述事情真相,让学生明白“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提出训练要求:假如你是这个学生,或学生家长,或我校校长,或社会人士,或主管教育的县长……你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能看出什么问题、悟出什么道理,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四十分钟里,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习作,下面是一个平时不喜欢写作的学生(刘耀风)的习作片段:
  (题目:假如我是乡长)
  “王念(材料中的学生)不是男子汉,要打就打那些真正让我讨厌的男老师,因为‘好男不跟女斗’。不过随便和老师动手就是素质差,因为他爸的素质差,传染到了他身上。要避免这种事情,必须要先教育好我乡的全部家长。”
  这段话的逻辑会令人哑然失笑,但她毕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尽量设法诱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还学生一个高度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尝试中走向成功,从成功中找到喜悦,从而葆有不衰的写作兴趣,或许是作文教学的通幽曲径。
  
  丁月飞,教师,现居贵州桐梓。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提取并整理文中的主要信息,了解有关鹅的知识与特征,把握文章内容与思路。  2.品味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勇于质疑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疏通字词,大声朗读课文;提2——3个思考题。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与思路,了解有关鹅的知识与特征  1.点学生朗读第1段,找中心句。——(板
姜野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示范高中——株洲市四中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株洲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主讲教师,株洲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株洲市继续教育学会副会长。自2000年到四中任校长,四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撰写的多篇教育、管理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湖南教育》等期刊发表。曾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株洲
水果会腐烂,时光会流逝,容颜会变老,但唯一不会变的是一种发自心底、沁入血脉的爱——那便是亲情。  由于母亲经常出差,家里就常常只有我与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父亲是很疼我的。当我哭闹时,他会哄我;当我生病时,他会第一时间抱起我向医院奔去;当我被仙人掌刺到时,他会小心翼翼地以一种不会让我感到疼痛的方式拔去我身上的刺,再轻轻地给我擦药水,总是极细心地呵护着我。  可现在,父亲变了,他变得粗暴起来,有
一    语文教师把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接受美学是姚斯于1967年创立的,他在《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中主张美学研究应以读者——接受者为中心。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的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的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是像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在“作家、作品、读者”这一“三角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为《文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就提出了“教师下水”一说。叶老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地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地说法,就是‘下水’。”   其实,不仅是叶圣陶先生,很多教育专家、学者都大力提倡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像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漪、李镇西等。
谈起文言文阅读教学,局外人自然坦然,而行内人可就瞠目结舌了。都说文言文不好教,多讲了,不行,会落下个“面面俱到”或“满堂灌”之嫌;少教了,也不行,会扣上个“丢三落四”或“耍花招”之冕。如何是好?我也曾踌躇,但是不管怎样,既然入了这一行,天塌下来会有高个子顶着,说几句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也就不怕别人笑话了。如果要说,文言文教学有什么玩意儿的话,不妨抛出三板斧,接着也罢,不接也就算了,其它枪法免谈。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作文教学与教材脱离,学生写作“无米下锅”,语言干巴,内容空洞。“咬破笔杆,望烂青天”,换来的只是挤出了可怜的几个字后不断数数的无奈以及掐指计算是否到了规定字数的那份期盼。作文教学至今仍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那么如何与教材对接,充分开发利用课本资源呢?    一、充分开发利用课本,梳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句话时常在我耳边萦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我们在埋怨孩子基础差、脑子笨、不听话的同时,是否经常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孩子?我们是否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把他们当作一个与我们平等的“人”进行交流?日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周六,在清理家中抽屉时,无意间发现了女儿的几张小纸条,其中一张是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写给她的“某某,我喜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尝试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想来,能有这样成效,循序渐进原则功不可没。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习得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得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单而复杂、自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演讲活动自然也不例外。根据这一原则,我在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中认真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
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著有《书》、《诗》、《春秋》。他和弟子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纂成《论语》。2500多年过去了,风霜雨雪,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社会更迭。然而,论语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深邃的教育观念,博大的道德思想,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人文思想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所传承,为西方国家的哲人所青睐。  目前我国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