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1-106-01
在高等教育扩招大背景下,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冲击下,研究生扩招愈演愈烈。研究生作为高校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存在诸多差异,这就对研究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一次飞跃和升华,也成为指导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锐利武器。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为加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学校进行了不断探索,并且都在尝试推出多种措施促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然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
(一)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是,一些高校管理者强调教学科研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放一边,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二是,一些高校管理者认为当今的研究生忙于各种考证、实习、帮导师做项目,对思想政治教育淡化,缺乏兴趣,所以,认为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不大。三是,很多高校教师认为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的“保姆”,是研究生工作的“消防员”,只要涉及到研究生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辅导员去抓、去管,将研究生辅导员定位于单纯的生活管理和活动组织。这也直接导致研究生辅导员身心疲惫、效率低下、地位不高的局面。
(二)辅导员数量不充足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校研究生数量大量增加,但是,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教育部24号令规定按照1:200配齐本科生专职辅导员,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数量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研究生辅导员以兼职为主,专兼职比例严重失调,四川省某重点高校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师生比竟高达1:710。
(三)工作队伍不稳定
在各高校现有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生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工作热情不高,服从组织的多,心甘情愿的少;借做“跳板”的多,长期安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少。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应聘研究生辅导员的动因非常明确,就是想通过这个渠道进入高校后,再寻求机会转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人势必不会安心本职工作,即使做工作也局限于一些事务性工作,抱着只要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研究生不出事就行的态度,而不会深入研究当代研究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更不会主动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
二、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而研究生辅导员恰恰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明确具体工作要求。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在工作方法上以引导、说服教育为主。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出发,加强说服引导。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接受而非刻板教育。对学生少批评训斥,多鼓励赞扬。
2.树立“大爱”的工作态度,做阳光辅导员。“大爱”要求辅导员对学生的爱发自内心,注意工作方法,用实际行动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对他的关爱,理解辅导员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树立科学管理的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就是“决策要科学、计划要周密、实施要细致、信息要反馈”。科学管理要做到如下几点:
1.决策是指南。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方向, 它是辅导员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决策过程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做到“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需求、贴近学生情感”。
2.计划是根本。要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研究生自己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的数据库,对管理进行量化的分析和处理,根据科学的数据来制订工作计划。
3.实施是执行力。执行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注重执行的细节,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不因少数学生的反对就取消执行,也不能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强制执行。加强过程管理,如在学生干部执行计划时,辅导员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对他们的执行细节进行纠偏。
研究生的分散性、流动性、年龄跨度大、学历层次高、压力大以及特殊的培养模式等特点给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研究生辅导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找准自己的定位,以研究生党建和为研究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工作中,研究生辅导员要全面了解研究生,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依靠研究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作用,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扩招大背景下,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冲击下,研究生扩招愈演愈烈。研究生作为高校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存在诸多差异,这就对研究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一次飞跃和升华,也成为指导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锐利武器。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为加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学校进行了不断探索,并且都在尝试推出多种措施促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然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
(一)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是,一些高校管理者强调教学科研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放一边,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二是,一些高校管理者认为当今的研究生忙于各种考证、实习、帮导师做项目,对思想政治教育淡化,缺乏兴趣,所以,认为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不大。三是,很多高校教师认为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的“保姆”,是研究生工作的“消防员”,只要涉及到研究生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辅导员去抓、去管,将研究生辅导员定位于单纯的生活管理和活动组织。这也直接导致研究生辅导员身心疲惫、效率低下、地位不高的局面。
(二)辅导员数量不充足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校研究生数量大量增加,但是,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教育部24号令规定按照1:200配齐本科生专职辅导员,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数量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研究生辅导员以兼职为主,专兼职比例严重失调,四川省某重点高校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师生比竟高达1:710。
(三)工作队伍不稳定
在各高校现有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生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工作热情不高,服从组织的多,心甘情愿的少;借做“跳板”的多,长期安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少。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应聘研究生辅导员的动因非常明确,就是想通过这个渠道进入高校后,再寻求机会转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人势必不会安心本职工作,即使做工作也局限于一些事务性工作,抱着只要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研究生不出事就行的态度,而不会深入研究当代研究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更不会主动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
二、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而研究生辅导员恰恰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明确具体工作要求。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在工作方法上以引导、说服教育为主。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要求出发,加强说服引导。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接受而非刻板教育。对学生少批评训斥,多鼓励赞扬。
2.树立“大爱”的工作态度,做阳光辅导员。“大爱”要求辅导员对学生的爱发自内心,注意工作方法,用实际行动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对他的关爱,理解辅导员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树立科学管理的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就是“决策要科学、计划要周密、实施要细致、信息要反馈”。科学管理要做到如下几点:
1.决策是指南。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方向, 它是辅导员的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决策过程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做到“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需求、贴近学生情感”。
2.计划是根本。要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研究生自己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的数据库,对管理进行量化的分析和处理,根据科学的数据来制订工作计划。
3.实施是执行力。执行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注重执行的细节,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不因少数学生的反对就取消执行,也不能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强制执行。加强过程管理,如在学生干部执行计划时,辅导员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对他们的执行细节进行纠偏。
研究生的分散性、流动性、年龄跨度大、学历层次高、压力大以及特殊的培养模式等特点给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研究生辅导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找准自己的定位,以研究生党建和为研究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工作中,研究生辅导员要全面了解研究生,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依靠研究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作用,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