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子(外一篇)

来源 :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洞子位于涝坝沟和甘沟之间的山梁上,甘沟那头向上引水,涝坝沟这边往下顺水,然后流经石人沟三队汇入芦草沟河,浇灌包括石人沟三队、四队和下游芦草沟村、人民庄子村的大部分水浇地。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两个甘沟:一个在东山,一个在南山》。这个甘沟就是指东山的甘沟。而这个水洞子,则是当年芦草沟乡的一个水利工程,因水要经过一个人工山洞,故取名水洞子。
  那一天,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涝坝沟,稍事休整之后,顺着盘山土路向甘沟进发。秋季,山上的草木不像春夏那样葳蕤、葱茏,山道土质松软,车一跑尘土飞扬,不敢开窗。到了山顶一瞧,远处博格达峰皑皑白雪、巍然耸立,近处马牙山一片青黛、苍劲。顺着一条沟谷一望,早先零零散散几户低矮的土坯房,早已被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红顶砖混结构房所取代。沿着天山方向朝南看,依旧林木繁茂、稠密,几乎都是榆树,间杂一些白杨和松木,大小牲畜穿行于林木间,却看不见路在哪里。那座凝聚着乡上专业队心血的潜水坝,过去一汪湛蓝之水,清澈透底,给大片农耕地送去甘露,不知当下究竟如何?
  大家一致吵吵着先看水洞子,随后再一路探寻潜水坝的踪迹。于是我们就怀着好奇的心情,顺着山坡说说笑笑来到了水洞子。就像一座城门,水洞子坐落于杂草丛生的一座山梁上,水泥和料石砌就,石料一层一层整齐有序压着茬,水泥勾缝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之所以把水洞子比喻成一座城门,是因为它除了门洞,还有门框和门楣。门洞呈拱形,分两层,里层凹进去,外层凸出来,走进门洞再看,朝南一侧修砌了齐腰高的水槽,一直向纵深延伸,只听哗啦啦流水声,黑黢黢什么也看不清。此时正有一红一篮两根胶皮水管从门洞里伸出来,红管子拉到了山上,蓝管子延至山下,看来都是在引水浇灌。我们急于了解水洞子上方的铭刻,“水洞子”三个字字迹模糊,看不太清,而下方的修建年份隐隐约约可见“一九七六年建”几个字样,倒是旁边的一枚花饰完好无损。
  1976年到现在,掐指一算已有四十个年头,真是弹指一挥间啊。1976年的夏天,正在上高中的我们,也在天山脚下一个叫骆驼脖子的地方,含辛茹苦地挖贝母,天一亮出去,擦着黑赶回,多的采挖一两公斤,少的也就五六百克。而在甘沟,一群来自芦草沟几个大队的青年男女壮劳力,正緊锣密鼓地为乡上的这个水利工程辛勤地劳作着。山上修一座水泥山洞,洞中再建引水槽,山下建一座潜水坝,拦截山里下来的流水,再通过一条引水渠把水引到山上,经过洞中水槽,将水从甘沟引向芦草沟。也算是一个大工程,一是当时运输工具少,拉一趟水泥和沙子,要跑很远的地方;二是人要全部住在沟谷里,实际就是地窝子,条件差;三是肚子里油水少,干这么重的体力活,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我就听一位朋友说,他们当时经常采取一些手段赢刀把子(把手形状的馒头)吃,要么猜拳,要么摔跤,谁输了送对方一个刀把子,日子艰苦。
  也就是上学那阵子,为了到甘沟掐地皮(也就是野草莓),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钻过一次水洞子,是从甘沟的方向往涝坝沟走。一律低着头,猫着腰,一个紧跟着一个,生怕丢在后面。因为伸手不见五指,说话有回音,走在最后面的那个人,总觉得身后还有一个人跟着,心就开始发毛,他一喊一跑,前边的人连锁反应,以为有情况,心也开始怦怦跳,进而加快脚步,不是一不小心撞了头,就是身子一趔趄,猛地哎吆一声,把人吓个半死,好不容易钻出水洞子,一个个都出了一身冷汗。
  车辆下山到甘沟,一路向南开。刚开始还有路,越往里走,道路越难走。有些地方几乎没有路,或者道路被鹅卵石淹没了。幸亏是越野车,这里绕一绕,那里探一探,总算走到了再无路可走的地步。一个突出印象,除了树多,就是随处可见的牛羊和马匹。尤其是牛,大的小的,黑的黄的,悠闲安然,自由自在,要么慢慢腾腾行进在回家的路上,要么安卧在树荫下,一边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陌生客,一边有滋有味地反刍着牧草,一幅天然原生态生活图景,令人惬意。
  也许因为一次次的山洪,沿途都是鹅卵石,河床叫作“石床”似乎更切贴。我就想到1996年达坂城那次大洪水,冲毁了道路、铁路和一些民房。我带领一干人马到后沟慰问,汽车过河的时候差一点就被洪水冲走,让人刻骨铭心。
  水洞子至今发挥着引水作用,可见一座利民工程的意义所在。实际上芦草沟水系,除了甘沟水洞子,主要来自于涝坝沟、石人沟村三队、大石头沟和天山牧场,也就是现在石人沟水库上边的溪流。不过芦草沟最早的水库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一大队三队和四队的交界处,以前都叫三队水库。当时那座土坝从三队方向看不显山露水,如果从四队方向朝上看,那就决然不同,很壮观,也很大气。一道长坝像一座黄土高墙,东西走向,东边方向出水口,有一个特殊的水阻子装置,提水阻水均在于此。我们每每去涝坝沟的爷爷和大伯家,都要在这里停留片刻,一个突出的水泥台子,一根卷扬螺旋钢杆从上延伸到水底的出水口,转动最上边的转轮,螺旋钢杆就或升或降,下边一个水阻子,升上来,阻口上端就呈现一个水漩涡,不一会儿出水口哗啦啦水流响彻。放下去,一阵工夫风平浪静,水流切断。钢杆和转轮黑乎乎、油汪汪,水利干事定期进行养护,不然生锈了,就失去作用。
  有一年冬天,学校组织我们到三队水库参加劳动。那场面很热闹,红旗猎猎,人头攒动,虽说是数九严寒,场面却是热火朝天。我们的任务是拉土垫坝,三人一辆人力车,一个推车,两个帮手,车来车往、你追我赶。而且还要不停给工地广播站投稿,鼓动士气,一会儿一个表扬稿,一会儿一个任务完成情况播报,谁都不甘落后,谁都想为别人多干一把,现在想起来,仍然感到热血沸腾。我们都是农村孩子,都知道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如果水跟不上趟,再多的辛苦都是白费。每每到了浇水的时候,队队都派巡水员,不管白天晚上,扛着铁锨,顺着渠道来回巡水,遇上干旱年份,要把水看得比油还要珍贵。
  芦草沟很早就修了一条防渗渠,到了各生产队的地界,都有一个分水口,铁板一拉一堵,水就分好了,非常方便。如果说芦草沟河是一条干渠,防渗渠就是斗渠,而修在田间地头的则是毛渠。当时乡上防渗渠一律用鹅卵石和水泥修砌,两边石头露出来,勾好缝子,看上去疙里疙瘩,却很实惠,上下一点不滑。渠底面尽量水泥抹平,让水的流速加快,用最短的时间流到庄稼地。因为当时水泥都叫洋灰,防渗渠习惯上就叫洋灰渠。洋灰渠从魔石嘴子到三大队,距离长,有坡度,就顺势在坡度大的地方建一个跌水,我们叫作“大坑”。一到来水的日子,洋灰渠就成了我们玩乐的好地方,脱了鞋子,卷了裤腿,下到水里,使劲踩水,水花四溅,浑身湿漉漉,乐得忘乎所以。当然,这都是水量小的时候,如果谁穿了一双凉鞋,走在长满苔藓的地方,就会故意炫耀着唱着歌、踩着水高调而过。因为那种凉鞋防滑的缘故。而我们这时候必须小心翼翼,蹑手蹑脚,不然一不留神就可能摔个四脚朝天,如果正好就到了大坑跟前,说不定就“扑通”一声掉到大水坑里,伤了身子。   大坑则是我们洗澡的理想场所,因为落差原因,大坑或大或小都形成一道瀑布,我们钻进钻出,乐此不疲。这也有一定风险,一是下大坑,先要猫着腰,伸出两手作一番清理,主要看有没有划伤脚的玻璃碴子之类的,不然,只顾着兴高采烈玩水了,脚却被扎破了,就划不来了;再就是最怕突然水流增加,顺势带下来木头棒子或者烂铁皮,而正好有人钻瀑布,不注意被砸了脑袋,也是一件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好在我们都平安度过了儿时的岁月,现在再想,都是一些难忘的记忆。
  大地的馈赠
  维吾尔族对苜宿芽有着特殊的偏好。一到开春,苜蓿刚从地里露出新绿,那些勤快的主妇便急不可待前去“掐尖”。苜蓿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新的一茬。只是韭菜生长频率快,一茬一茬照吃不误。苜蓿则慢得多,一年两茬,至多三茬,而且除了春天那一茬新芽外,稍一长老则不可食用。
  先是一簇一簇,随后则一片一片,齐拃长的黄杆子是去年的老茬,新芽就从老茬里长出来。以前苜蓿地都是集体的,因为面积大,季节性又太强,根本不用担心“供不应求”,苜蓿芽不够吃。都是为了尝个鲜,春天青黄不接,菜窖里的菜基本吃完了,关键是也吃腻了,除了羊角葱,其他新菜又稀缺,只能寄希望于苜蓿芽了。
  苜蓿芽刚长出来,翠绿翠绿,一根茎脉分出几个杈,杈再派生几片叶,就像采茶一样,轻轻一掐,苜蓿芽就下来了,一点不费事,也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全凭心灵手巧。到了掐苜蓿芽季节,地里就充满欢声笑语,清一色女人和孩子,手不闲着,嘴巴更是忙活,仿佛一群鸟儿叽叽喳喳,享受着春天的馈赠。
  掐回来的苜蓿芽,几乎不用捡,用水洗了,做凉菜、包饺子都好吃。那时候粮食紧张,肚子里油水也少,餐桌上有一盘苜蓿芽凉菜,饭就吃得有滋有味。做凉菜很简单,先用开水焯一下,再撒点盐,倒些醋就成了。苜蓿芽饺子最好掺鸡蛋,我觉得味道比肉馅还要好。
  小时候,母亲喜欢做苜蓿芽盒子,大大的平底铁锅上面抹一层菜籽油,随后把苜蓿芽盒子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过一会儿翻一下。等苜蓿芽盒子熟了再一瞧,船型的巴掌大的盒子,中间焦黄焦黄,还滋滋冒着油花,而周边则呈现一圈白色,仿佛事先描画好的,色泽非常鲜明。拿菜刀一分为二,盛在盘子里,一人一份,立刻感到清香扑鼻,回味绵长,把人吃得美滋滋的。
  那种儿时妈妈的味道,到现在我也忘不掉。虽说住在城里几十年,可我一直怀念乡下的生活,尤其到了春天,估摸着苜蓿芽差不多长出来了,就馋得难受。好在庄户人早已掌握透了城里人的喜好,什么季节供应什么新鲜土特产,包括苜蓿芽、黄花菜、榆钱子,甚至老鼠瓜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一些原本生长在农村的植物,也已开始在城市安家落户了。一天路过一个三角地绿化带,看到三三两两的女人弓着腰低着头专心致志在地上采什么。我就问老婆她们在干啥。老婆摇头。我告诉她说,维吾尔族女人在掐苜蓿芽,而汉族女人是在挖黄花菜。
  野蒜苗比苜蓿芽稍晚一些,生长环境比较特殊,必须是在水多的地方,譬如水渠边的草地里,同时还得遮蔽阳光,比方靠近大山的树林子。在我们芦草沟一带,似乎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魔石嘴子往上生长蒜苗子,朝下则没有生长。
  野蒜苗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颜色银白,喜扎堆,一撮一撮,韭菜一样叶子长,呈三菱状,很容易辨认。之所以称之为蒜苗子,就是因为有大蒜的味道。一般喜欢凉拌,也有做成馅儿,包包子或者捏饺子。说是蒜苗子却又像韭菜,二者兼而有之,值得回味。
  最早知道蒜苗子,还是孩提时代。当时正在上初中,一天就听住在魔石嘴子附近一小队的同学说,一大队四队有一块“风水宝地”,那里的蒜苗子就像草一样,渠两边树底下长得到处都是,拔都拔不完。关键是那里还有我们最爱玩的“瓜瓜牛”,也就是蜗牛,干的湿的都有。我心里痒痒,盼着春天快一点到来。到了第二年春上,先是跟着一小队的同学一块去,后来就和我们队上的同学结伴而行。
  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五六公里路一点都不算长,中午放学吃口馕喝口水,连跑带跳一阵儿就到了。野蒜苗确实多,不一会儿就一人拔了一大堆,分别做了记号后,就开始再找“瓜瓜牛”。遇上干的,就相互“抵牛”,看谁的坚持时间最长。好的“瓜瓜牛”呈紫红色,螺旋状,看着就结实,握在手里硬邦邦的,尖对尖和对家一抵,一下一个小窟窿。而那种泛白色的,由于时间久了,遭到侵蚀,有些干脆手一捏就碎了。找到那些鲜活的蜗牛,我们就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要么一块石头上,要么一根干木棍上,最好再有一些光线,把蜗牛放上去,然后一起趴在两边,敛声敝气,等着蜗牛慢慢从壳里爬出来。很快,头顶着两根细肉角的蜗牛就钻出来了,拖着外壳一步一步向前爬,留下黏糊糊的印迹。有些孩子就沉不住气,翻起身要看个究竟,可是眼睛还没有凑上去,蜗牛立马脖子一缩,退回到壳里了,再也不出来。
  实际上,大人不支持我们跑那么远去拔野蒜苗,一是耽误做作业;二是也不安全,因为路上狗多,被狗咬了,头比身子重;再有就是蒜苗子毕竟生长在草丛里,不小心遇到蛇呀什么的,后果难以预料。所以我们都是相约着偷着去,时间一长,大人也默认了,还口口声声夸蒜苗子好吃。我们就又来劲了,娇声娇气地让母亲这么做那么做,仿佛很有功劳似的,颐指气使,腰杆子硬得很。
  事隔三十年以后,我们再一次来到了魔石嘴子,好像重又回到童年,身心一下子得到了放松。特别是一个叫玉坠的女同学,刚一从车上下来,小鸟一样张开双臂就扑进了密林,而且口中不停地哇哇叫着,一高兴就忘了注意脚下,一个跟头摔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笑着乐着又翻起身,精神头更大了,因为一大片蒜苗子就出现在了眼前,而我们就是冲着蒜苗子来的呀。
  笋子有两种,一种是苦笋子,一种是甜笋子。虽说都生在沟渠边上,却很混杂,乍看上去都一样,实际味道有着天壤之别。一般情况下,苦笋子长得高一些,细一些,颜色也白一些;而甜笋子从茎秆到叶子,大抵呈现浅绿色。两种笋子都带一些刺,一个折断会渗出奶汁一样的白液,所以又称“奶子草”。一个剥皮后,则是脆嫩的绿杆,一节一节撇了塞进嘴里,口若生津,味道甜美,小孩子都很喜欢。
  我是放羊娃出身,有时候口渴了,懒得跑到干净的地方喝水,就随手拔几棵甜笋子,三下五除二扒了皮,咯噌咯噌就嚼上了,还真管用,不但止渴,也能垫巴一下肚子。回家的时候,还要拔一些带给兔子吃。狗好养,猫好养,甚至鸽子都好养,唯独兔子不好养,虽然喜爱,却是操了不少心。
  当时各家都种一点花呀菜的,虽然扎有篱笆墙,但总归是柴梢子或者葵花杆子,多少露出一些空隙,大一点的牲畜进不去,可是却挡不住兔子,爪子刨拉刨拉,头一用劲,身子一缩,爪子一蹬,就神不知鬼不觉钻进去了,糟蹋了人家辛辛苦苦种的那么一点小菜,不要说别人,换作我也不乐意,于是只能圈养兔子。
  其实很简单,先挖一个齐腰深的长方形深坑,一个角再掏一个洞的形状,兔子放进去,你就不用再管了,兔子会顺着这些洞口继续往深处打洞,母兔子会在里面用自己身上的毛做窝,然后产子。关键是兔圈上面怎么封盖,我曾经用过筛沙子的筛子,但边沿总有一些缝隙,让一些机灵的兔子有机可乘。一旦跑出去,就很难抓回来,有些差一点就变成了野兔子,让人大伤脑筋。
  有一只黑公兔子,换了三次兔圈,都没有把它盯牢看死,一不留神就不见了。即便一天把兔圈打扫得干干净净,随时换的都是清洁的水,而草料除了新鲜的野笋子、树叶子,还有苜蓿啥的,就是关不住这只兔子的心。一次我发现黑兔子钻进了邻居的菜园子,于是发动全院的男女老少一起来围捕,眼看着胜券在握,就要生擒活捉了,不料想黑兔子嗖的一下,从一个人的裆下钻过去,然后纵身一跃,跨过篱笆墙飞也似地逃走了。这是一只种公兔,繁殖了不少后代,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看见过它的踪影。
  后来,我慢慢就不再养兔子了,不过野笋子还是拔着,甜的自己吃,苦笋子继续带回家,因为家里还养着一群鸡呢,剁巴剁巴,拌上麸皮喂鸡,确是上好的饲料。
  栏目责编:李奕
其他文献
我小的时候,世界还没现在这么大  我小的时候,世界正好和我小小的身体,小小的视野相匹配。  上学途中必经的街道足够宽阔,学校操场无边无际,同学黄燕燕家好远好远。还有家门口那道阳沟,我永远无法跨越。  那道阳沟是我生命中的第一道天堑。我在这边,大人和八岁以上的孩子在那边。阳沟对面是一方小小的石台,正对着院落的天井,紧挨对面木阁子的窗格。石台上有一些碎砖瓦、几只旧花盆以及隐匿其中的新世界的入口。我每天
期刊
我今年七十一岁,家住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丁山河村。村庄紧挨丁山湖、洪河洋,河流、池塘星罗棋布,缓缓的河水摇曳着悠悠的往事。小时候,我在田头割过草、池塘捕过鱼、划小船打鸟、做小生意……一晃数十年过去了,落后的村庄已蝶变成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美丽乡村,而让我最难忘的是家里的三次建楼。  1  十三岁那年,跟随入赘我家的姐夫出门,姐夫来自祖祖辈辈靠打鸟为生的打鸟湾。他在船头打鸟,我在船尾划船,整整划了四年打鸟船
期刊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尽管散文热潮依然持续,但在思潮、现象、文本热点等问题上不再有高点迭起的发生。一种总体的平淡塑造了相对平直的曲线,关于这一审美态势,致力于散文批评的王兆胜、王冰等人皆有相关的阐述。就思潮而言,跨世纪前后大张旗鼓的新散文运动趋于落潮;异军突起的女性散文陡转直下;学者散文走出书斋后又重回狭小的天地;至于文化大散文,则几乎难以为继;哲理散文与青春美文因为类型文学崛起、媒介新变、娱乐转向
期刊
我精致的大脑一直延至脚踵  我是一颗烂西红柿  我正在写一部传记  ——曹僧《传记》  随着几本90后诗选的面世以及期刊、自媒体等平台对这一代人的强化,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选本文化影响着每一代诗人。  近几年来,90后诗歌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既与其整体性的写作面貌有关,又离不开各种平台的大力推介。尤其是《西部》杂志的“西部头题”对90后诗人的推介力度在国内同类刊物中是不多见的,如2016年第4期
期刊
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成立于2006年(以下简称:广汇汽车),是广汇集团旗下的汽车服务产业。广汇汽车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精准战略,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至今已发展成为覆盖整车销售、汽车租赁、二手车、维修养护等全方位服务为一体的全球乘用车经销与服务集团。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广汇汽车已建立了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全国性汽車经销网络,运营800个营业网点,其中737家4S店
期刊
2016年以来,因种种机缘,我开始接触90后作家及其作品。最早,应该是《芙蓉》杨晓澜的引介。《芙蓉》从2016年开始开设“90后新声”栏目,每期推介一位90后作家,并建立了一个“九零新声”的微信群,有一百多位新锐的90后作家在里面。(在集结年轻作家方面,一些文学刊物的微信群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包括《芙蓉》的“九零新声”群和《作品》杂志的“《作品》90后接龙”群等,后者将近五百人。)也是从这一年开
期刊
下午四点刚过,太阳光就暗淡下来,屋子里明显有了凉意。苏都乐从火炕上下来,把三角形的羊毛巾用力裹住脑袋,夹着一条棉被走出门外,屋子里的热气跟随她身后涌出来。  五头牛一动不动待在牛栏里面。在飘舞的雪花中,它们看起来像是几座模模糊糊的雕像。  倒是拉奇老远地朝她哞叫一声,那是一头脾气有点躁的棕色小母牛。拉奇去年出生,没满一岁,平时喜欢纠缠着她,像没长大的孩子需要家长。她走到牛栏前,抚摸着它伸过来的脑袋
期刊
七月昭苏  一、驮着四季的伊犁马群  两只泉眼,藏在黑黝黝宛如密林的深处,读它,一眼便懂。马的眼睛,令所有语言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我喜欢马对人的背叛,疯狂的马奔,忘记世界。喀尔坎特草原,七月的天气,一群伊犁马,离马厩如此之近以至于照进马厩的阳光里渗着叶脉的绿色,远处的自由,伊犁马,胸腔里潜藏着轻佻和亲近。这是昭苏天马节的开始,在我的想象中。  一直喜欢往事,比如往事中的从前,离绿水青山都很近。更主要
期刊
蒲叙岚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当朝着那张雪白的病床前走近时,她感觉是在靠近一座庄严的祭坛。  病床上的刘淑琳仍然昏昏沉沉地睡着。  因为居高临下,蒲叙岚在床边站定的那一刻,把刘淑琳的面容再次从容地浏览了一遍:苍白的眼睑,发紫的嘴唇,日益塌陷的两个颧骨,像两座逐渐熄灭了岩浆和火焰的死火山。猛然间,蒲叙岚的心脏似被一只大手狠狠地捏了一把。  在此以前,处于所谓健康状态的刘淑琳,一向是以一副高颧骨的面相直面这
期刊
安宁  艺术家们,尤其是作家和诗人,常常抱怨他们在生活中得不到安宁,因此渴望得到或寻找安宁。这种心理的产生有两种根源:一是厌倦之后的逃避,二是渴望在安宁中构造自己的艺术世界。从古至今都有人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典范。然而这里面有一种例外:那就是你在安宁中并不一定能找到真实,尤其是生活的真实。因此,把创作的激情或灵感固执地放在安宁中去寻找是不大可靠的。  然而,一味地繁杂也不是艺术家们所需要的,除非它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