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散文,起伏的夜空或者横斜之疏影

来源 :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尽管散文热潮依然持续,但在思潮、现象、文本热点等问题上不再有高点迭起的发生。一种总体的平淡塑造了相对平直的曲线,关于这一审美态势,致力于散文批评的王兆胜、王冰等人皆有相关的阐述。就思潮而言,跨世纪前后大张旗鼓的新散文运动趋于落潮;异军突起的女性散文陡转直下;学者散文走出书斋后又重回狭小的天地;至于文化大散文,则几乎难以为继;哲理散文与青春美文因为类型文学崛起、媒介新变、娱乐转向之故,市場份额大幅缩水;而颇具声势的在场主义散文,却因为理论宣扬的弊病及文本实践的缺位而饱受诟病。对于重要的散文现象来说,书写新疆阿勒泰牧场生活的李娟的散文,以本色化的语调,为现代都市文明提供了一块原生态色彩浓郁的飞地。不过,在影响力层面,尚难以企及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所带来的冲击力。201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龙应台的《人生三书》,迅速在大众领域形成热潮,也可视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类比于小说、大众文化场域内的话语狂欢,上述散文现象几乎处于淹没过肩的状态。若盘点文本热点,彭学明的《娘》与野夫的《江上的母亲》皆可入选,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两篇散文形成热点的背后,皆有非文学的因素在里面。这一点,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形成了差异化的对比。
  近二十年的散文写作,如果使用“后撤”一词加以描述其整体态势的话,对于理论批评而言,就不是后退这么简单了,准确而言,是溃散与贫困。理论批评的无力,恰是文学继续下落的某种表征。代际概念正是在如此不得已的情况下被推举出来,什么“中生代”“70后”“80后”“90后”等概念,纷纷见诸于论文、批评文章、访谈之中,作为描述性话语而存在。描述性话语简单实用,却也丧失了精确性和深度。这也是为何作家、读者群体对代际概念避而远之的根本原因。作为批评从业者,再加上一直关注青年散文写作群体的成长,我曾多次为代际概念的合法性而辩护,可惜的是,在多个微信群里,每每提及代际概念,就会遭受猛烈“围攻”,这也逼着自己反思约定俗成的批评概念,重新回到文本现场,找寻异质性的因素,避免笼统的共相的指认。
  国内刊物中,《西部》杂志较早地关注了90后这一新生面孔,并策划了相关专辑,文体涵盖了小说、散文和诗歌。就散文而言,从2016年开始到2018年,三年间,每年都推出90后散文专辑,以展示这一新生群体的创作成果。如果要问及这一群体的写作特征是什么,我的回单很简单,那就是没有。没有的原因在于现代散文奠基于精神个体性的书写,精神个体性在现代社会的差异程度尤其明显。他们中间能够说得上共有的因素,大概只有年龄的属性了,这种共相如同蛇蜕之皮,就好像在说地球是所有人类的家园一样。另外,在涉及这一群体写作水平的问题上,老实讲,业已涌现出来的十几位作者已经展现了各自的写作天赋,并具备了相当可观的写作潜力。不过,距离各自在散文写作上的完成式还有点距离,诉诸全国层面,尚无顶格之作的产生。今年是2018年,90后写作群体中最大的才二十八岁,阎连科在这个岁数已经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日光流年》,拜伦、普希金皆是在三十九岁那年去世,而他们在二十岁左右,就写出了成名作,曹禺创作《雷雨》之际还是在校大学生,天才的创造力铸就了这一话剧经典的地位。比较来说,诗歌领域的少年天才数量无疑处于独占鳌头的位置,小说和戏剧也不拒绝天才之作的发生,唯独散文这一文体,似乎与少年天才缺乏逻辑的关联。也许有人会举出反例,即十七岁的王勃写出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在我的理解,这个反例却是不存在的,理由一,《滕王阁序》为骈体文,骈体近诗,这是文体上的指认;理由二,即使将这一文本视为散文,传诵的原因也仅仅是停留在辞藻的华丽、用典的雅正上,距离古典文统所标举的风骨之说,难以以道里计。散文也依赖天赋,只是依赖程度不那么高而已。真正决定散文是否趋于大品的只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阅历,一个是识见。对于90后散文群体来说,这两个因素目前看还是雷池所在。
  正因为共相因素的难以把握,下面将分年份,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切入《西部》杂志90后散文专辑推出的各个作品。
  2016年度
  本年度90后散文专辑共推出两篇作品,分别是玉珍的《我与星辰》和程川的《亡灵书》。两位作者皆是成名较早的文学新秀,且成名的凭借都在于诗歌,因此,阅读他们的散文作品颇有趣味。
  读了玉珍《我与星辰》的前半部分,猛然间想起米沃什的《诱惑》一诗前几句:“我在星空下散步,/在山脊上眺望城市的灯火,/带着我的伙伴,那颗凄凉的灵魂,/……”我无法确定到底是米沃什的这首诗给玉珍带来了灵感,还是作者试图以散文言说的形式与米沃什的诗句形成互文。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米沃什的诗句与作者的这篇作品毫无关联。乡村的屋顶上,一个小女孩对星空的仰望,形成了特殊的精神印记,至此,“远方”蛰伏在小小的心胸中。玉珍以星空为切口,确立了某种宏大的精神能指,老子曾言“致虚极,守静笃”,在这里对星空的仰望就成了虚极所在。不过,不管“远方”的窗口里灯火多么明亮,在散文叙述里皆需要双脚立在大地上展开平实的陈述,遗憾的是,作者使用了老套的亲情叙述结构试图接住“远方”的垂落。作者分别陈述了父亲与母亲、我与母亲、我与祖父三种亲情关系的存在,在经验叙述上也不乏明亮的细节,比如父亲的两次跌入稻田,母亲的静坐,祖父的沉默等等。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篇散文呈现出了两极的结构,向上有星空这样的悬浮之物,亲情叙事则匍匐在地,两者之间并没有架设隐在的梯子,因此出现了某种断裂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判断为不仅是作者的处理能力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远方”这一观念系统过于强硬,难以删除,以至于作者自身也被这观念所俘虏。这里引申一下,诗和散文乃不同的轨道,由诗而入文需形成转换。诗歌这一文体,涉及对事物的重新命名和立法,具备天然的直觉能力即可抵达;散文则意味着对世界的辨认,直觉能力和想象力除了增加语言的灵气之外,起不了多大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强大的思维认知能力。
  程川的《亡灵书》将死亡当作哲学问题来处理,这里不仅有对死亡事件的叙述,还有对死亡态度和死亡仪式的指认。在文学话语里,死亡往往作为一个诗学问题而存在,里尔克曾说过,“死亡是生命的成熟”。在散文和小说里,死亡通常作为事件加以处理,而在这篇散文中,程川将一个诗学问题嫁接到散文中,或者说,往散文文本了注入了一丝超验性,进而使得作品的面目显得非常“现代”。从实验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处理方式意味着新的转向,对于这种转向,于我则心生期待。在可观性、可感性的层面,《亡灵书》中有两样东西特别扎眼。一为密集的词语阵列,经过陌生化处理的大量词句新鲜而昂扬,形成规模性的冲击力;一为审美意象的经营,在视觉性上作者下了很大功夫,打造了一种外显的才华。当然,这篇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缺,主要问题在于艺术处理上只见加法而不见减法。虽然,今天的我们已无必要将周作人所言“简单是文章的最高境界”视为圭臬,但加法所造成的繁复无限压缩了审美的空白,在阅读接受上导致了普遍压抑的发生。   2017年度
  这一年,《西部》杂志所推出的90后散文专辑比之上一年,篇幅和字数上有显著增加。读毕,在优秀之作的判断上,对着端木赐的《桃之夭夭》(外二篇)默念:“就是它了,好散文就应该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作者难能可贵的是在文本中确立了理解力的维度。理解力涉及到如何认识人自身,“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也构成了文化哲学的核心。认识你自己实际上就是人如何实现认识人自身的问题,其与认识自我分属不同的命题。自我仅仅是单个的存在,而人自身既包括无数个独立而特异的个体,也包括类别属性的内容。从自我出发抵达认识人自身的通道,这注定是一条无比艰深的道路,也是文学璀璨的地方。端木赐通过对身边三位人物的勾勒,有效地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也进入到他们的心理结构之中。这三位人物与“我”的日常皆有所交集,他们的活法不一,却具备了某种共通性,即自我陶醉、自我沉浸,一以贯之地将欲望投射到周围的世界,殊不知边界之外、自我之上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他们的欲望越强烈,所制作出来的茧就愈厚实。作为旁观者和参与者,作者写出了活法的自以为是,进而对存在的局限性有了充分的揭示。泰戈尔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人走向邻人是想找到他自己。与小说叙事虚构性不同的地方在于,作者的笔下,“我”是始终在场的,他者的存在构成了“我”理解生活、理解人的镜像。正是在镜像的投射下,人自身的影像逐渐浮现出来并走向清晰。除了内容的书写之外,这篇作品在结构上的纡徐回环,表达上的简练有力,场景铺陈上的细致用心,皆是比较突出的。
  黎子的《我爱的是一个没有声音的黎明》,题目挺好,有诗性的意味。她的落笔还是在最熟悉的人身上,一个是母亲,一个是父亲。在处理亲情关系上,应和了新世纪以来亲情散文的转向,即由过去单向度的赞颂转向新型的相爱相杀关系的重构。在她的笔下,与母亲之间的爱与被爱、控制与反控制,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在处理父亲形象上颇有创意,因为父亲的不在场,其镜像一成不变地叠压在其他男性身上,形成了一种梦魇般的现实。总的来说,这一篇作品直白而大胆,不过,某种内在的矛盾作者却始终无法逾越。矛盾的一方面在于作品中自我敞开的状态,笔触敢于落实到个人私生活的领域;另一方面,自我的敞开又具备了强烈的我向性特征。因此,严格意义上用“自我敞开”一词是不准确的,更精准的说法是一种自我揭露,揭开与敞开虽然一字之差,却矛盾重重。
  客观来说,90后散文作者中,连亭成名较早,成绩也比较突出,而且散文写作还是其主业。不过,本年度所推出的几篇作品在其创作谱系中,很难说得上是优秀之作。这也让我想到另外的问题,即少年天成,其后的成长如果缺乏变化的频率,就会侵蚀写作本身。直白点说,一位青年新锐如果过于追求发表的数量,必然是有害的。弯路超车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文学写作没有捷径可言。文学,就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慢的事业。特朗斯特罗姆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总共也没有写多少诗歌。本年度,程川的《城中记》再次入选。这个作品中的程川,不再是写《亡灵书》中那個专注、用力且恒定的程川,而是焦躁、心有杂念的程川。也正是写作主体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使得原有的文字的流利、意象的精确有所丧失,而原本处于弱势的洞察力和识见力也未有改善。上述系列因素决定了这篇散文的基本走向和品质。
  2018年度
  本年度的90后散文专辑读下来,前半部分如同在山冈上策马而行,清风徐来,松涛阵阵,时有清脆的鸣叫传来,让人欢喜与荡漾。那个我熟悉的连亭从容归来,而杜永利和谢宝光也没有让我失望,尤其是来自西北的王东旭,这是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满心的欢愉与绽放,为90后散文又添一虎翼而兴奋。对于《以一朵白云为师》这篇文章,我是压着胸口的翻转,以极大的耐心读完的。这篇以箴言体写就的类似哲学训诫的文章在我看来,本不应该归入散文的范畴。
  连亭的《门中的少女》沉静而从容,旧时光,旧的人事,通过文字的重新抚摸,以一种青石板的光泽重新罗列。按说这个题材并不新鲜,其情感指向也非独辟蹊径,但连亭依靠从容的叙述,依靠观照的深度,将情感最为纯净的内核剥离出来,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四个字——澡雪精神。杜永利的作品由三个章节构成,前两个扎实而茁壮,后一则稍弱。最近几年,乡土植物和物件的书写成为某种潮流,而农作物则是乡土植物的突出部分。杜永利写了中国北方最常见的三种农作物,玉米、棉花和麦子,在处理上既没有将对象图腾化,也没有采取常见的象征化的言说方式,而是直击劳动现场,玉米的一切和父亲的劳作紧密捆绑在一起,棉花的生长期中,有着母亲巨大的隐忍和细心。总的来说,不拔高,不虚矫,让植物回归到植物,让人回落到岁月沧桑中,故显得有嚼头,有力道。《麦子》一篇稍弱,弱的原因和部分的虚化不无关系。而谢宝光的写法颇令人惊叹,这是一篇典型的新散文路数的作品,我们可从中见到,有限虚构在文本中制造出来的张力,一种浓郁的心理现实主义的气息扑面而来。
  王东旭的《骡子》在语言表达层面恐怕是这一序列中最为朴素的一篇,但其呈现出的情感力量无疑又是最饱满的。一头骡子在世间的漂泊与辗转,疼痛与忧伤,构成了人间世相的某种隐喻。这篇作品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因情而造文,场景刻画上自然而本真,切除了文章中常见的多余物,因此形肖而逼真。而情感力量的获取主要依靠将身比身、将心比心的写作立场。关于这个问题,钱锺书先生曾有过精准的阐发,他说:“即目有会,浅山含笑,云根石色,与人心消息相通,其在六法,为用不可胜言。北宋画师郭熙《林泉高致集》第一篇《山水训》于此意阐发尤详,有曰:‘身即山水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情义深重,唯在“真纯”二字,这个问题早成共识,不必多讲。玉珍的《陀螺与迷宫》没有实现剧情的反转,依然未打通诗与散文的阙域。作为一篇总体上倾向思辨间夹娓娓往事的作品,若缺乏强大的知识体系和思辨能力的支撑,很难成相。这方面的佳作,西方有本雅明、罗兰·巴特,当下有耿占春和瓦当。徐晓的《缓慢生长》走的是老套的哲理路数,经过了解构主义思潮的洗礼,多元化观念业已确立,这种高高在上的话语姿态无疑显得过于冬烘。哲理散文的风头已经过去了,随着现代性的内转和深化,欲卷土重来,恐怕失去了相应的心理基础。
  余玦是一位早慧型作者,如同森林女巫一样,她居然能将出奇的想象力、敏而细的感觉系统、清晰准确的思维认知能力纠合在一起,然后顺利地收编了或捣乱或自动化的词语,攻陷经验书写的一个个山头。《厨房的旅行》写的是其短期的西部游荡生活经历,食物的香气、僵硬的动物尸体与旷远的明月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奇妙之境,一种不真实的真实感破空而来。另一则则写到了与酒相关的场景,粗犷有力,事物野性自由生长的样子让长期被规训的我们迎面撞上,不由得为之动容,除了结尾突然还俗留下破绽之外,余玦的写作,非常令人期待。
  90后散文群体作为新生的面孔,在以后的写作道路上,也许将经历重新的分化与组合,有的逃离,有的原地踏步,于我而言,独爱那持续行走深入旷野的远行者,爱他披挂的风霜和肩上的星光,爱他逐渐沧桑的面容和日益成熟的心事。
其他文献
我的道路横贯了  我的道路横贯了整个故乡的土地。  我是漂泊无定的行吟诗人;  森林摇摆树叶向我致意,  我也急忙向它们伸出手去。  我蔑视禁锢:它们的罗网——  是对思想,對幻梦的窒息,  我站立在瞄准的子弹面前  我一点儿也不失去我的尊严。  我且走且唱,不能够歇息。  为了报答善良,报答美好的一切,  我的欺人者努力把绳索  将我这赎身奴隶的脖子紧勒;  我不再追偿亲昵——绝对不能。  我的
期刊
一  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蒙古语意为“白玉圈子”“镶着银边的湖”——因为湖的四周不断有析出的结晶盐,如同白玉,又有“苦咸”之意,还有“从地下散发出的怪味”的意思。清代蒙古族称它噶斯淖尔或噶顺淖尔,哈萨克族称它格孜库勒湖,又有蒙维合音“自然湖”的意思。  尕斯湖——柴达木盆地西部最大的湖,位于茫崖花土沟镇西南五六公里处,东西两端分别是切克里克和阿拉尔草地,南面是终年积雪、巍峨雄峻的昆仑山西支祁曼塔
期刊
现在,虽然需要廓清常识之上的重重雾障,将浪漫乌托邦对生活的侵占给予清除,并划清界限,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清算艺术。  有人会说,艺术家是一群疯子,他们还是一些自私自利者、极端个人主义者。瞧,就连那个讲起平等自由头头是道,写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的卢梭,不也照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孤儿院吗?还是他,几乎一辈子同社会地位低下的女人只保持同居关系,只是到白发苍苍几近走到生命终点时,才
期刊
一  跃鱼山瀑布边的这家餐厅叫“伊斯坦布尔”,主打土耳其风味的烧烤。小雅发来信息,约了时间,并推荐说:如果到得早,这家餐厅的薄荷红茶一定要品尝。  早晨就开始下雨。九月的秋雨,有时一下就是好几天。宋波打了个车,穿越大半个城区找到这里。餐厅掩映在山腰的树丛中,傍着飞瀑,下临山涧,地势有些险,走了一段盘旋的山路才能上来。餐厅开在这里是因为这山上风光不错,有一片原始森林,每天有不少游客,傍山还建了一片高
期刊
死于黎明  旅行者,请在黎明时分  上路。像狗鼻子一样,  以赤裸的双脚践踏湿草。  让清晨的朝霞吹熄灯火。你看,  让阳光像细软的流苏布满了天空  双脚——裹着药棉——快速地  像手锄似的剁破早晨的  蠕虫。影子已深深地消隐  在死亡的黑暗与忧郁的倦怠之中。  这是柔软的闪烁和爬行的黑暗。  手舞足蹈的欢呼与无助的  白天之恐怖。背上了重负,  无脸的人群在爬行——  吵扰着沉默的市场。无声地,
期刊
雷奥波尔特·塞特尔·桑戈尔诗六首  黑女人  赤裸的女人,黑肤的女人  你生命的肤色,你美丽的体态是你的衣着!  我在你的庇护下成长,你手掌的温柔拂过我的眼睛  现在,仲夏的正午,我在阳光灼烧的高山上看到了你,我希望的土地,  你的美恰似雄鹰的锐光击中我的心脏。  赤裸的女人,黝黑的女人  饱满的果子,醉人的黑葡萄酒,激发我抒情的嘴唇  地平线上明丽的草原,东风劲吹下战栗的草原  精美的达姆鼓,在
期刊
孟繁华,祖籍山东,生于吉林省敦化市。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众神狂欢》《1978:激情岁月》《梦幻与宿命》《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卷)、《传媒与文化领导权》《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与人合著)《想象的盛宴》《游牧的文学时代》《坚韧的叙事》《文化批评与知识左翼》《文学革命终结之后》等二十余部作品。主编文学书籍八十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
期刊
2018年12月18日是俄罗斯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2018)的百年忌日。几年前俄罗斯政府和联合国就把2018年命名为“索尔仁尼琴年”,年内在莫斯科等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本专辑所选的五位诗人的专论均选自索尔仁尼琴系列散文集《文学收藏——怀人随笔》。作者在这部随笔集中谈论了俄国及苏联时期的近四十位诗人、剧作家、作家。作者說:“……只要一看书。手就不由自主地想
期刊
我小的时候,世界还没现在这么大  我小的时候,世界正好和我小小的身体,小小的视野相匹配。  上学途中必经的街道足够宽阔,学校操场无边无际,同学黄燕燕家好远好远。还有家门口那道阳沟,我永远无法跨越。  那道阳沟是我生命中的第一道天堑。我在这边,大人和八岁以上的孩子在那边。阳沟对面是一方小小的石台,正对着院落的天井,紧挨对面木阁子的窗格。石台上有一些碎砖瓦、几只旧花盆以及隐匿其中的新世界的入口。我每天
期刊
我今年七十一岁,家住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丁山河村。村庄紧挨丁山湖、洪河洋,河流、池塘星罗棋布,缓缓的河水摇曳着悠悠的往事。小时候,我在田头割过草、池塘捕过鱼、划小船打鸟、做小生意……一晃数十年过去了,落后的村庄已蝶变成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美丽乡村,而让我最难忘的是家里的三次建楼。  1  十三岁那年,跟随入赘我家的姐夫出门,姐夫来自祖祖辈辈靠打鸟为生的打鸟湾。他在船头打鸟,我在船尾划船,整整划了四年打鸟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