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可以让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化、生活化,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还可以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图形旋转、平移、叠加、渐变等变化过程,让原本复杂的公式推导变得简单易懂,也让原本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直观可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与立体感,而且引领学生由平面思维向空间思维发展、由浅层思维向深度思维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让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明了、简单易懂,同时也让原本沉闷的数学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情趣盎然。
   一、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只会对熟悉的生活实景(或实物、图片)产生思维联动,而对用语言表述的事物或数字很难产生思维联动。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数的概念和计算法则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画兼备的优势,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或意义。
   例如,教学苏科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加法和减法(5以内)”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家三口(爸爸、妈妈、明明)吃饭的场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
   1.认识加法
   ①明明家一共有几口人?(3口人)他们吃饭要用几双筷子?(3双)
   ②爷爷来了以后(演示爷爷进来坐下吃饭的画面),现在有几个人吃饭?(4个人)要用几双筷子?(4双)
   ③你能列出算式计算吗?(让学生根据画面自主列出算式“3+1=4”)
   2.认识减法
   ①饭后,明明的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演示爸爸妈妈出门的画面),屋里还有几个人?(2个人)
   ②你能列出算式计算吗?(让学生根据画面自主列出算式“4-2=2”)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把数形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加法和减法变得具体可感,并进行有意义关联与记忆,不容易出现混淆或产生歧义。
   二、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问题直观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平行”“轴对称”“正反比例”等数学术语非常难懂。如果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入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就可以把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一步步引导,从而让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化、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
   例如,教学苏科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创设如下直观化情境:
   门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设施,他们每天不知要从门里进进出出多少次。因此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门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图片中的门有很多元素是左右对称的,如门扇、对联、灯笼等。接下来,我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其他对称图形,学生列出了许多实例。学生回答时,我用课件一一展示这些图形,让学生对照图片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由于上面的对称图形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且图形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从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且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与观察总结出来的,所以学生对新概念的出现并不感到突兀。
   三、利用信息技术把思维过程可视化
   各种几何公式对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难懂。这是因为,小学生都善于平面思维与线性思维,不善于立体思维与空间思维,而要学好几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立体思维与空间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开辟了无限的立体空間,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几何图形旋转、平移、叠加、渐变等动画效果,将几何思维过程可视化,为小学生展示丰富的立体几何空间,搭建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发展的桥梁,让小学生的思维由浅层向深度发展,由线性化向空间化发展。
   例如,教学苏科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圆的面积”时,我以“转化”策略为主,以动画演示为辅,把圆的面积公式推理过程直观化,也就是将几何思维过程发展可视化。
   新课伊始,我以话题导入:学校要建一个新花坛,需要知道那些数据?(应知道花坛面积、再根据花坛面积计算所用的花苗)然后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并启发学生猜测:圆的面积计算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周长?直径?半径?)从而引出新课内容。
   我先用多媒体画了一个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圆(如下图),从而把圆的面积计算转化为数小方格计算(每个小格为1平方厘米)。由于“正方形的面积=16平方厘米”“1/4圆的面积≈13平方厘米”“圆的面积≈13×4=52平方厘米”,而“52÷16≈3.1……”,因此可以得出“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3=边长×边长×3”;因为“正方形的边长=圆的半径(r)”,所以“圆的面积=半径×半径×3=半径2×3”。
   通过实验验证了圆的面积与半径有直接关系,且是半径平方的三倍多。那么是不是所有圆的面积都与半径有关,且都是半径平方的三倍多呢?
   这样,利用多媒体动画通过“分解、组合、推理、验证”,清晰地展示了从圆到长方形的演变与转化过程,让原本复杂的公式推导变得简单易懂,也让原本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直观可视。这样一来,不仅放缓了教学难度,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门槛,而且通过动画演示展示了无限极思想,使学生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初步领略了无限极思想的美妙与神奇,在学生心中埋下了探索数学奥秘的种子,为学生的数学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情感与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效刚,王天华.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2]杭云泉.有机整合 发挥优势提高效能[J].江苏教育技术,2006(3).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生的心智已经趋近成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所以,高中教学中除了要按照课本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完成最基本的学科教学,更要从课本出发,由点及面,努力延伸课程内容,关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更能从中汲取文化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学科教育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各科教育不再是单一围绕着高考考试大纲展开教学,更多是从学生学科核心素质培养出发,使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提出将会为高中各学科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但在生物学中由于知识点内容较多,开展探究性学习时难以合理控制教学时间,并在相关教学设施的配置上还不够完善,教育工作者应针对生物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完善,我国企业正在逐渐往国际化发展,对英语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学生掌握较强的英语能力。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发展。对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如何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为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对学生全面素质要求的提升,对学困生的教育与培养逐渐成为当前教學中的重要问题,帮助高中化学学困生解决困难是高中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简述当前高中化学学困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深刻剖析当前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提出解决困难的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使其由学困生向优秀学生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高
摘 要:在高中体育教授的过程中,田径教学是其中最为重要且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全方面健康成长。但是,目前的高中体育课堂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弊端,使高中体育田径课堂的教学成效提升不上去。在此,着重探讨了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体育课程是高中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样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
摘 要:数学知识是一种文化,数学教学是传承数学文化的过程。互联网时代,微课以其短小、趣味性、形象性和灵活性成为传播数学文化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对微课在渗透数学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设计和制作数学文化微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微课;作用;设计与制作   小学生注意力非常短暂,长时间的教学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微课时长5~10分钟,利用微课进行数学文化知识传授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
以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讲课堂”为出发点,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讲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教学设计策略展开研究.同时,提出五点可行性建议,分别是:将学生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丰富,并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重点针对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学;对策   现阶段,探究式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探究式教学方法,指的是通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能力、英语知识运用综合水平方面获得提升。为了实现这些英语教学目标,将任务阅读法应用于阅读教学就显得极为必要。在充分分析任务阅读法作用、应用原则的基础上,讨论实施策略,以便为相关教学活动的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支配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