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学改革中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解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药学是一种专指科学理论和各种药品的来源的一门主要的学科,是中学习方剂以及其他的中药学科的专业基础?在课堂中学生对方剂这门学科渐渐都不被重视,导致在日后临床实践中都不明白方剂的具体作用?本文会从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应用分析着手,在教学课堂中尝试着改革的形式,从而结合综合实践总结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作用?
  关键词:中药与方剂;中药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89-01
  中药学是在中医院校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利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对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两部分学科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导致了教学中对中药学的详细分析,忽视了方剂的使用疗效,因此,在学生们的眼里都认为中药学的重要性,从而方剂这门学科都比较低,为此,为了解决这种严重的现象,目前实施了《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以下详细的介绍了教学改革中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分析?
  一?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
  作为在中国医学中的基础学科中药和方剂,是以一种理论性与临床诊断之间的连接?经过长期以来,两种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不能割舍的联系?药和药方是分为两种形式的,但确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国中药的发展历史中,中药和方剂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偶然的形式发生的反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反复研究表明,这两种形式统称为药物中的一种,其两种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从最初的中药和方剂的起源来看,仅仅是单味药的一种应用,具有局限性,但在单味药中,相关人员发现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是病情得到全面性的照顾,而且部分的单味药还具有一些不好的副作用,食用起来不是很安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从而就出现了中药和方剂相关联的现象?然而随着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和实践性的不断发展总结,其中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病情需求,随之要将中药中的成分相组合,从而形成了方剂的应用?中药和方剂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作用,而且在发展其中,两者是相互帮助促进的?若有需要增加中药的数量,随之方剂的数量也要增加,而且随着方剂的数量制定中药的药方?单味药的功效在不断完善,尚且在中医理论中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扩展?所以方剂的铺垫是为中药的不断发展而定的基础,方剂的药物配置是促进中药功效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前中医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起源发展是相互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同的,并且临床诊断是非常密切的,但问题是中药学和方剂学在教学中是脱节的,现如今许多中医学校都把《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为两个学科来分别教学,在中药学课堂中讲课时,偶尔也会列出几种类似于方剂的药品,但并没有详细解答此药物在方剂中的具体应用作用,这样是不利于学生们对中药的疗效进行掌控,且同时还把中药学所列出的方剂成分完全不会在方剂课堂讲解中出现,从而这样就;浪费了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资源时间?此外,学生在学习这方面方剂时,对其具体的应用成分和某种药物对某种病情的疗效都已经淡忘了,不能正确的讲解方剂药物的特点,更不用提会在临床中灵活的应用了?在中药学的相关学科中进行试验教学方式,以一种单味的药物来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可人们往往都会忽略掉方剂的存在性,以至于使学生们都认为中药学为主要的专业科目?认为中药的研究方法都是和西药的操作一致,完全忘记了要结合药方与一体的思想理念?综合以上所述,在中药学教学改革后,要结合中药和方剂两种概念来进行讲解,即要以药物为主也要要以药方为参考,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两种学科的了解,也能增强中药学和方剂学科中的相关性,从而达到整体性的提高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兴趣和实践力?
  三?在《中药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我们要从中药学和方剂的相关性着手,在以往长期的实践教学课堂中总结出一套完全以中药学为主要,从而结合着方剂进行讲解中药学的教学实践方法,为中药学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良好地尝试?中药学在临床诊断中是以一种复方为主的形式,在不同的药物中其作用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依据方剂的主治疗效和药物存在的特点,中药在方剂中起到了分别主治和辅佐的作用?由于许多的中药疗效和主治的方剂功能是能联系到一起的,尤其是在方剂中经常存在的中药功效的优点?为此,在中药学中的改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方剂的具体作用来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从而突出了中药在方剂相结合后的地位?利用中药在方剂中的应用来铺助学生们能更好更有效地了解中药的功能特点和临床疗效?在课堂中不定期的拿一些中药的样品,这样会让学生们在了解药物的同时还能记住形状,也可以在课堂中拿一些配好的简单药物,例如:止咳?消炎的功效,让学生们试试中药的口感,从而会加深对药物的印象?此外,利用这样的形式来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打开眼界,并对学生在学习中药的特点疗效能有一些帮助?在教学改革后,完全的体现了中药药方的整体改观,有助于学生对中药的记忆加深,同时也是为了在日后临床中奠定了基础?
  总结: 经过上述的实践证明,以中药为主要教学,从而结合方剂来进行讲解对中药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有效的帮助?在如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对中药写课程进行质量考核,选取一些不同的教材,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多接触一些实践的教学形式,多做一些多中药学的总结,从而加强了《中药学》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越,贾真,韩彬,戴王强,李军. 中药与方剂的相关性在《中药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2011(7).
  [2] 洪寅.深化中药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2007,5(12):2-4. [3]
  [3] 劉铭传.中药炮制对方剂的影响[J].齐鲁药事,2005,24(8):480-4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通过对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妇科住院的57例癌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7例癌症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存在的心理问题明显缓解。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妇科; 恶性肿瘤;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维特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饮食护理。方法:运用SGA评估分级法和生化指标对125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参照Deskey标准分为营养良好、轻一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三种。结果:125制中营养良好58例,轻一中度营养不良45例,重度营养不良22例;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者62例;胆固醇低于正常者76例。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针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病情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慢性胃炎 34 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临床护理中密切的病情观察,注意病情变化,遵医嘱有效的治疗,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包括预防疾病复发的健康指导。结果:经过密切的临床观察与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使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慢性胃炎的病情发展的快且病情较重,必须加强临床病情观察及时掌握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火针疗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加以深入研究和观察?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经中医辩证诊断确诊为风寒湿痹的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双氯芬酸钠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火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对我院36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观察,了解护理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预后的作用。结果:通过过积极的护理工作,缓解疼痛、营养状态得到改善,提高其自身保健能力。通过积极的病情观察及饮食、心理、宣教护理,患者治疗顺利,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康复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进入我院的10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五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观察组患者在身体情况、心理情况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两组改善情况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家长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75-01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
期刊
摘要:探索、创新护理质量控制模式,从护理部主任行政查房、仪容仪表、环境卫生、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药品管理、急救物品管理、无菌物品要求、消毒隔离、“九知道”及健康教育、质控科室各种记录是否规范、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护理部夜查房等方面,护士长组成护理质量控制考核组分50项来控制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将护士长管理质量总分设为200分,然后按考核标准用“负值法”实行每月量化考核,在护理质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6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与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7例患者经过精心 的护理在住院期间无死亡,康复情况良好。结论: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系统的精心护理,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置病房环境,采用符合患儿心理特点的服务模式,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结果:患儿及家长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增强医患关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是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8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