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班会课促进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作为一线工作的班主任,通过班会课开展了一系列的初中生职业生涯教学实践,旨在改变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且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关键词】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研究
  Y校地处珠海市西区镇上,这里原来是农场,农场建场前是海岛和一片荒滩。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进海岛,进行围海造田,成立农场。后来该农场先后接收并安置大量越南难侨,现在这里还生活着许多华侨后代,他们当年从越南毅然归来,没有带回任何资产,现在的生活仍然艰辛,他们的新生代更是生活在彷徨之中。近十几年来,这里又驶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创业集群的不断聚集、住宅小区的成片开发、商贸中心的相继进驻。大批外来工的涌入,也带来了大批的随迁子女,这些外来工每天忙于奔波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由于这些历史背景和现状,造成了该校生源的复杂性,班级管理困难重重。该校学生顺利升入高中的比例也不是很高,这些不能升入高中的初中生毕业后大致分流情况是:一部分学生走入社会,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职业类的中等学校。因此,此所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义更加深远,“班主任难当、学生难管”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笔者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现谈谈几点浅显的实践经验。
  一、设计丰富的班会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大多数家长包括大部分教师还是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进入大学深造,讨论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大学毕业时的事情,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责任感。再加上该校学生家长,大部分是农民、渔民、外来工,文化水平相对偏低,他们平较少有意识地给孩子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没有资源帮孩子规划这些。学生所见到过的或接触过的职业也相对较少。因此,有些学生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对自己没什么要求,对人生没什么目标,他们也觉得职业规划离他们还很遥远。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在班会课上设计画手掌的活动,要学生在手掌上画上自己的生命线,在生命线上标记自己现在年龄的位置,预期自己事业开始的位置。然后问学生,刚才在生命线上标记两个位置的过程中有什么体验?当学生在手掌上画上生命线时,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暂,意识到应该及早规划自己的人生。算算现在的年龄,想想自己事业开始的年龄,学生恍然大悟,如果没考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就要面临就业问题,就算家里花钱把自己送到职校读书,那选择怎样的职校呢?成绩好一点,能考上高中,是不是就不用思考这个问题呢?也不是,读高中后,新高考的选科,也要求学生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所规划,才能正确的选科。因此,学生意识到,虽然还是初中生,但生涯规划却迫在眉睫。
  我们还设计了拍卖活动,拍卖过程中就像我们整个人生,我们的资本是有限的,我们能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也就意味着对其它选择的放弃。我们不知道未来该是怎样的,往往盲目地去追求一个个目标,而等到你发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时,你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个机会去做了。为了避免这种遗憾,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及早地发现,并找到自己想要的或者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拍卖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由于缺乏规划,可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多重要的,原本有机会得到的东西,从而让学生领悟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二、班会上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自己没什么选择,往往依赖父母选择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明明擅长美术却选了音乐专业,或者是明明适合做销售却当了文员。这样一旦进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缺乏兴趣或者不能胜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最终就会丧失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大量事实表明,学生毕业后无目的、无规划地盲目就业,将影响其长远发展,所以清楚的认识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很多学生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的兴趣、自己的个性并不了解的情况,在班会课上,我们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要学生写自我说明书,主要写个人特质(如性格、能力等)和兴趣点,告诉学生必须像照镜子一样,看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教师也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和心理测试的方式辅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在班上还采取了他人评价的方式,当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不同时,可以结合多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做一个反思,完善自我。实际上,做好自我认知和评价这一步,还有一个隐性的心理学层面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做回自己。无论我们将来想成为一名什么职业的人,都应该提倡“做回我自己”,唤醒内驱力,这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取得该领域的成功,获得最多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幸福感。
  三、各色的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例如,我们开展了“寻梦起航”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自己的理想,谈自己以后想从事的职业。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有的时候会主导一生的命运与成就,它是驱使人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若一个人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虚耗精力与生命,就如一个没有方向盘的超级跑车,即使拥有最强有力的引擎,最终仍是废铁一堆,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我们在班会课上,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所画的手掌中央写上自己期待的职业。在手掌上写,是暗示学生自己的未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写完后跟同组同学分享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谈谈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要实现这个理想需要怎样的储备。同组的其他同学在手掌上写上自己认为他最适合的职业,每个被写的学生谈谈感受。让学生领悟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没有人能够离开社会单独生存。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份职业,并从中获取报酬,满足个体物质需求,以求能够生存。最终让学生通过对职业的规划,寻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唤起学习的内驱力,树立起为以后的事业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四、模拟招聘会给学生提供职业体验
  学生的家庭能提供给学生的职业体验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我们就在学校通过模拟招聘会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求职者的角色,使学生了解到当今社会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切身体验自主择业的感受,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班会课上,我们请来了校外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首先,请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小讲座,跟学生讲讲HR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是他们比较抢手的人才,最后告诉学生“学习改变命运”。然后,请社会上的相关人员作为招聘人员,为他们的公司模拟招聘人才,并给没有被聘上的学生提出一些珍贵的职业规划建议。本次招聘会,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了招聘会的各项环节,切身感受求职应聘的流程,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让一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自己將要进入的领域,看到差距,产生动力,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涯探索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探索职业,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促进人的生命全面发展的事业,因此,只有‘人’才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最终是服务于人的生命的真正发展,人的幸福生活,包括职业幸福。”所以,笔者认为,职业体验、探索、实践应该从初中开始,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越早探索,目标就越清晰,学习就越有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纪元.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江畅.德性论[M].人民出版社,2011.
  [3]李金碧.中小学生生涯发展辅导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步入了一个新的系统性知识学习的阶段。这和小学阶段的教育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心态,包括学习习惯都会有一定的转变。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中考,心理压力会比较大,但同时由于学生的年纪比较小,面对的这些压力可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疏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属于德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也凸显了德育的必要性。其实,这项教育内容在当前已经受到了广泛关
【摘要】语法不是判断语言正确使用的规则,而是用来表达意义的资源;语法教学的重点应该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而不是语法的表面形式。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阐述突出表意功能的语法课,通过串联学习活动、回忆真实情境、创设主题语境能帮助学生习得过去进行时的语法结构,内化语法结构表达的意义,在交际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语法表意功能;主题语境;真实情境;过去进行时  一、英语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本文在群文阅读理念下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初步探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意在激发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构建更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群文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群文”即多个文本。蒋军晶提出:“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
【摘要】在足球运动中,脚内侧踢球作为既是最常见的踢球技术,也是足球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是学习足球技术的重要内容。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具有球与脚的接触面较大、易于操控、出球稳等优点,而足球脚内侧踢球结合了各种传统的传接配合技术,使得学生在学习足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做到短传配合,组织进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说本文主要以跳绳为导线,探究其在小学高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跳绳运
【摘要】“绿色教育”是为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幸福成长而构建一个生态和谐的教育系统,其内涵与培养核心素养不谋而合。笔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遵循“绿色教育”理念,针对小学低段学生,进行绘本阅读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核心素养;绘本阅读课程  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表述,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及思路,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十分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在应用价值上体验画图策略的多样性,体会其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学素养。  一、“画图策略”的内涵及价值  
【摘要】思维是人类智力及能力发展的核心。但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思维训练都存在缺失。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引导学生学会“猜想”来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现状;思维训练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习一切文化知识的第一步。小学生从口头语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是需要父母和老师这个主体来精心引导和栽培的时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学校教育起到一个互为补充的作用。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努力提升家长的家教水平和能力,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校内、校外育人环境,势在必行。坚持家校共育,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实现学校和谐德育。  【关键词】家校共育;和谐德育;健康成长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依据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只是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科学素养。而数学日记正是属于素质教育下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使教师更加准确地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指导,能够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因此,数学日记能够有效地辅助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德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的德育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校需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改善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首先,要将社会思想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让学生学习不同的道德标准,使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德育思想,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德育方法,提升小学生的整体品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级;德育  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