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工作调研,对当前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性剖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一是警惕单一化倾向,保证劳动教育的多维推进,包括教育目标的多维调和、实施路径的多样复合、教师队伍的专兼结合等.二是切忌浅表化倾向,注重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升,包括推动课堂教学从“你听我讲”走向全面参与、校园文化从宣传为主走向生活融入、校外劳动从单纯体验走向完整实践.三是避免机械化倾向,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机发展,为此要通过挖掘各类课程、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劳动教育的合理统整与渗透;在保证教学目标同向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协调统一.
其他文献
充分了解我国课后服务的实际水平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课后服务有效有序开展.选取PISA2018数据库中16个主要国家(地区)样本,详细分析作业辅导服务、额外阅读课程教学服务、课外活动服务方面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四省市实际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学校在学生同伴互助以及课外活动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提供学生写作业房间、教师辅导以及创造性课外活动上明显落后于其他参测国家(地区).建议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定位,给学生留足练习时间、提供充足学习空间;通过丰富美育、体育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加
学习是主体和环境双向交互的过程,学习时间和空间作为学习环境的关键要素,是撬动学校系统变革的重要抓手.浙江省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基于儿童发展规律,以重构学习时空为突破口,构建起灵动开放的物理空间、乐学善思的知识空间、友好互动的交往空间和多维立体的体验空间,以此撬动学校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
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校合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策意蕴,并突出表现在合作内容、活动方式、组织管理、推进主体等方面;同时受家庭结构、生源特点、教师观念能力等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未来需要多主体联动,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持互惠共赢原则,针对家校合作内容和形式进行系统设计优化升级,以推动家校合作走向深入.
自上而下的传统组织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构建赋能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办一所“不是校长全说了算的学校”,是学校实现良性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赋能型组织通过充分赋能授权,能够提高组织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时的灵活性.中小学校从传统型组织走向赋能型组织,需要培育有利于教师自我管理的组织文化,建设“去中心化”的扁平化网状组织结构,保证小团队的独立性与决策权,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突破“深井”,建立团队的信任感.
教育部于2021年底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从教师法律地位的变化来看《教师法》的修订,主要是考察教师在法律上的人格及其相应权利义务责任的调整,有助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权责义务.《教师法》此次修订强化了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人员地位,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在此定位基础上赋予教师更大的专业自主权,提升对教师工资收入的保障;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的双重义务,强化师德失范法律责任,突出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
自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治理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政策制度体系逐渐健全,治理方式方法多样,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同时,政府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仍面临难题,如治理风险防范能力有待增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性有待提升、线上培训机构治理有待加强、“变异形态”培训机构治理路径有待探索.国家需进一步通过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分类治理、综合治理等手段,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
从共同体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班级建设的发展方向.共同体理论中对于亲密人际关系和关怀个体生命成长的强调,能够赋予新时代班集体以新的内涵,让班集体建设历久弥新.借鉴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认同和归属感这三个共同体基本要素,从成长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四个视角探讨如何进行班级建设,使班级焕发生命活力.班主任进行班级共同体建设时,要与班级共同体同步成长,要尤其关注学生亲密关系的建立,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要善于引进外部力量助力学生成长.
聚焦美国服务性学习开展的相关经验,可为我国中小学校优化相关主题课程、完善课后服务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视角.美国中小学服务性学习的课程统整机制包括促成学习和服务的有机衔接、从社区获取更为丰富的资源、注重反思评价;其外部支持系统包括多方协作机制、教育能力建设机制、社会治理机制等.
“一体两翼八度”整校改进研修模式是在河北省“国培计划”(2020)改革试点项目中形成的培训新模式.该模式围绕“整校改进与品质提升”主题开展培训与改进,在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提升校长整校改进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视野宽度、资源支持度,以及学校改进的精准度、科学度、参与度、成果推出度.
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谈“研”色变:“说说还行,写我可不擅长!”“做研究那么阳春白雪的东西,我可做不来.”“每天那么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哪有时间做研究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