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弊端和应对方法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brad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等都会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国有企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文着重分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弊端,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应对措施提出建议,希望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帮助。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比较深重,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观念都相对比较落后。在政府宏观调控背景下,使得国有企业往往只是重视企业内部的硬件设施建设问题、生产问题、技术问题以及资金问题等,而常常会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将国有企业员工当做固有劳动力,这中错误的观念严重抑制了国有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部分国有企业只是注重人才的使用,而不注重深入的挖掘人才的特性,使员工的优点和长处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并且抑制了员工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有企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但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则呈现出落后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为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和质量,首先要注重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目前,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岗位竞争体制并且用人制度僵化。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企业员工普遍认为只要争取到国有企业工作的机会,自己便拥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不必担心失业的问题,很容易产生懈怠的心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競争制度,导致国有企业员工缺乏忧患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应付了事、消极怠工,这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开设较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都是由其他部门人员转型而来的,或者直接有其他部门的行政人员兼任。这使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并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素质,一旦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遇到例如设置或者调整员工薪酬体系等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便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并且由于这些相关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并且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使其无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进行有效的判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
   二、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注重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才的利用效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国有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以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作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充分尊重员工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使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以及利润分享之中。要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制定公平、公正的竞争以及晋升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引入竞争机制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注重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员工通过竞争上岗,可以使员工更加契合岗位的要求,更能胜任岗位工作,进而能够促进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引入竞争机制还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忧患意识,对员工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使企业员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员工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为提升国有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学习到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为员工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因此,我们应针对相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切实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共享服务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
其他文献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后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建立定性指标体系,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更高的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要建立绩效考核定性指标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就对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定性指标体系进行探究,希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对当前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极
期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发布,举世瞩目,各界高度关注,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本文在研读《纲要》的基础上,从企业引进培育特色产业人才、利用港澳优势加快科技人才引进等角度深入剖析湾区建设为企业带来的人才发展机遇,以便企业管理、决策者从中得到启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
期刊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培养高素质的助产士队伍对保证母婴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助产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我们随机抽取西南地区15家医疗机构进行调研,了解西南地区助产专业人才结构现状及助产人才执业能力要求,为助产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等提供重要而有力的依据。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全面两孩政策
期刊
先进典型的培养宣传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以先进典型引路,造就一支优秀职工队伍,是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一个优良传统和重要内容。新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宣传典型、树立典型,让先进典型更加可亲、可信、可学,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的局面不复存在,价值
期刊
在企业的发展中,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还能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重要性,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問题,研究了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得信息数据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就使得人
期刊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油田企业中,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油田企业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本文先围绕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现如今,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
期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为提升工人素质,构建内部技能鉴定体系,有效提升企业工人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对企业未来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企业应明确内部技能鉴定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并完善鉴定体系,对工人进行合理考核。本文基于内部技能鉴定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内部技能鉴定体系构建策略,全面提升工人素质,促进我国企业快速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在企业发展中,应不断提升工人素质,从
期刊
多数人的消费模式在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和人们康养意识的不断养成下逐渐成为体育旅游。目前体育旅游发展一片勃勃生机,据有关资料显示,体育旅游正以每年10%-30%的增长态势快速发展。在体育旅游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时尚方式下,就如何深度融合旅游与体育,促进体育旅游的长远发展而言,大量应用型旅游人才被迫切需要。  多数人的消费模式在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和人们康养意识的不断养成下逐渐成为体育旅游。目前体育旅游
期刊
本文在阐述党校人力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党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党校行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党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党校行政工作效率的提升。鉴于党校行政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党校行政工作效率的提升,为社会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便民服务。   一、党校行政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缺乏管理理念  现
期刊
现阶段,我国的公立医院已经开始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有利于提高公立医院中医护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且这种绩效工资制度能够充分的调动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增强了我国公立医院的普惠性,促使公立医院能够稳步发展。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是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单位。公立医院属于国有资产中非营利性的机构,具有公益性和特殊性,主要是指公立医院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