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助力生数据分析观念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分析观念,是新时代数学教学的核心使命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因地制宜,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组织开展有效的实践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进而使得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得到培养,获得发展。
  [关键词]因地制宜;数据分析观念;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68-02
  “数据分析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阐述了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判断等对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巨大作用。这些真实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感知数据中蕴含着信息,能够较科学地针对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做出科学的分析,有利于学生从足够的数据信息中发现规律,使学生对数据产生亲切感,进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一、依托教材。激发数据分析的动机
  创新使用教材是现代教学的需要。在统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统计知识的结构体系,厘清统计知识的脉络,为精准预设提供必要的知识保障;其次要善于运用教材主题图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翔实的素材中感知数据的存在,感受数据分析的价值;最后要善于沟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开发教材,以丰富学生的感知,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数据分析的意识,体会数据分析的意义,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统计知识的热情。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利用课件把教材例题的信息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感知,同时结合教材图例引导学生分析与解读每一种图例表示的是什么天气,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8月份的天气分布图,从中得出每一种天气的具体天数。
  依托教材信息,紧扣教材资源,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数据的作用,体会数据的价值,能够很好地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质态,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分析是必需的、有用的,进而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活动。
  二、实施活动。增强数据分析的意识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走出纯粹讲解、单纯练习的圈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意识,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在统计教学中,教师更要强化活动指导,关注活动现象、数据信息等的引领,让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精于合作交流,进而增强应用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创设教学情境:五(8)班准备搞个班级文娱活动,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你打算选什么呢?如果只安排唱歌、舞蹈和朗诵三类,通过抽签来确定,你抽到了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多人次的抽签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发现抽到每一类的人数相差不大。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抽30次,会有什么规律?如果抽300次呢?3000次呢?”为验证猜想,深化规律理解,可指导学生进行摸球实验:在一个黑色的袋子中放入若干个红球和黄球,让学生摸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摸20次,哪种球出现的次数会多些?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并完成对应的统计表,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汇报,说出自己的实验数据,并运用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让学生通过感悟到“可能性的大小是有规律的,是与球的个数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的”。
  这种猜想、验证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三、开发习题。强化数据分析的观念
  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运用知识搭建必要的平台,是灵活施教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重难点、关键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问题的本质在追问中逐渐浮现出来。在统计知识的训练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把握数据分析的方法,感受数据分析带来的极大便利,进而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例如,完成上述例题的学习后,可设计这样的习题:“兴百超市将举办周年庆大型抽奖活动,特等奖笔记本电脑1台,一等奖电烤箱1台,二等奖神奇拖把1套,三等奖10元饮料套餐,四等奖肥皂1块,五等奖牙刷1支。如果你是负责这次活动的部门经理,你将怎样设计抽奖大转盘呢?”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学会动脑,在想中做,在做中思,从而使数据分析观念在具体的运用中获得深化。
  学生会在设计的过程中感悟到可能性与扇形面积的大小有关,从而能够根据设计的要求去研究,以巩固学习,增强数据分析的能力。教学中如能精心设计习题,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诱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另一方面还能将趣味、挑战、竞争等有利于学习的因素融进训练之中,促进学习难点突破,使数据收集、分析等过程愈加清晰。如果习题的设计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关注学习过程,饱含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中体会到數据分析的意义,感受学习的乐趣。
  四、组织辨析。发展数据分析的能力
  思维是学习的生力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不断诱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不断扩充感知、完善自己想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建立对应的观念,发展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所以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参与数据分析上,特别是对数据的形成过程,以及数据所对应的现象进行必要的辨析,让学生在辨析中提升思维质态,把握数据分析的本质。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些数据,你认为哪种统计方式是最好的?哪种统计图是揭示各部分与总人数的百分比关系的?如果你去设计,你必须先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问题,并在问题结果展示中进行辩论,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促进学生感知扇形统计图的意义,以及在表示部分与总数之间百分比关系时的优势,从而使扇形统计图知识的教学水到渠成。
  重视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引领学生进行学习辨析,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实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同统计图表各自的特点。同时,走出“数据分析只是计算和画图”的认识怪圈,把学习研究的着力点放在数据分析与解读上,辅助有效的辨析活动,那么这样的研学活动必定能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分析不同的材料背景,学会选择不同的统计策略,发展学生数学的思维。
  总之,统计学习与学生的自身经验、实践活动、学习反思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的教学应依托教材的编排意图,贴近学生的学情,科学指导,精准引领,促使学生运用数据去解读数学现象,学会从数据分析中获得理性思考,从而为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增强和分析能力提升等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责编:黄春香)
其他文献
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指出:2014年英语高考题型取消原来的15道单项选择题,新增10道语法填空题。全国卷沿用多年的单项选择题被以语篇为基础的语法填空题取代,该题型总分设为15分,占高考英语总分的10%。该题型不以单句考查语法,而是用完整的语篇考查语法,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语法、句法等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运用分析和迁移的能力,能够结合上下文,从多角度思考,以得到正确答案。语
[摘 要]学数学的途径很多,“做”中学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使得学习过程变得丰富、饱满、灵动,为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开发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数学活动;体验;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37-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源于生活,
[摘要]练习是新授课的必要补充和延续,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渠道。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练习中可利用元素,通过合理编排与整合、分析与比较,设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练习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练习;趣味;层次;深刻;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
[摘要]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估算问题具有开放性、推理性和策略性的特点,学生在估算时不但要估算,还要用计算结果做推理和判断,学习难度较大。通过对比方法、分清区别等方式,让学生积累估算的经验,体会估算的必要性,清楚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并能灵活选用正确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估算能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估算;估算策略;估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秉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客观规律、结合专业特色”的教育理念,以创新学生支部建设为龙头,将校园建设、专业教育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与传播。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在十九大召开一周年之际,我们
[摘 要]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贯穿于“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始终,并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深入研读新教材,采取新对策,切实提高“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空间观念 思维品质 空间与图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是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教师必须充分解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明确教材内涵,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学习价值,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研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小学教材中对于统计的编排各不相同,在此背景下,以“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分析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和浙教版这四版教材,发现虽然相同内容分布的年级不同,编排的情境不同,概念定义略有差别,但都紧贴生活。  [关键词]教材;单式折线统计图;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34-02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综合教育实践活动指南第20~27页。  课前思考  在水资源缺乏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学会节约用水,培养爱水、节水的意识。因此,选择“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增强学生爱护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的意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课堂写真  活动设计:本册教科书活动三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类——自然密码”,而“身边的
[摘 要]一道“表内乘除法”等式题是一道考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题目,通过分析前测结果,访谈学生,得到解题的知识系统和解题路径。以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为重点,通过引入注意连接、展开注重探索、收尾关注变式三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习得知识,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关键词]表内乘除法;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