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压力及当前大学教师群体问题初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教师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教师群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给出释放教师压力、解决问题的几个建议,以期对缓解教师压力、解决高校教师群体问题、提升大学品质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学教师;压力;教师群体
  作者简介:吕秋云(1978-),女,浙江杭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96-02
  当前,全国各大高校为了提升学校层次,在科研考核、教学业绩考核、日常教学科研监督以及人事聘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许多原本在教师行业兢兢业业、教学效果不错的教学型教师由于无法完成科研任务,纷纷选择逃离教学岗位。事实上,在目前各大高校教师队伍中,教学型教师逃离岗位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大学教师的科研压力也随着各大高校不断细化的科研考核标准而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本文在分析教师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教师群体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了释放教师压力、解决问题的几个建议。
  一、大学教师压力分析
  大学教师近些年的压力剧增主要源于教师的聘用和考核机制的改革。这些变革给教师带来了诸多考核压力,给原本轻松、和谐的教师队伍引入了浓浓的火药味。众多从事一线教学的专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与科研考核,长期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调查数据显示,在广东省现有高校中,大学教师长期感到压力大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0%;经常感到疲劳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5%;经常失眠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6%。对于压力大小的回答:压力巨大的占22%,压力大的占68%。[1]由此可见,教师压力问题已成为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心理认同落差产生压力
  很多人认为大学教师是集高技术含量、高道德水平、高收入、高地位于一体的职业,也是轻松、自由的职业。因此,众多经过多年高等教育的优秀知识分子大都会选择这一职业。教师职业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要求具备更高的素质,拥有更高的学位,需要获得更优秀的成绩。因此,教师们往往都是当年求学时代的学习标兵,优越感往往强于其他同学。但是走进高校后,发现教师职业并不是那么轻松、自由、和谐,特别是最近几年的高校改革,给这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且教师的收入大都远远低于其他职业。因此,在教师群体当中,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落差,他们认为“高知识、高学历换来了一份高压力、低收入的职业”,开始怀疑自己,进而怀疑社会。
  2.教学和科研上的细化硬性考核是教师的直接压力来源
  近年来,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往往采取教学和科研的硬性考核:针对每一项具体的教学、科研活动,根据难易以及重要程度分别量化计算,从而采取统一标准分类考核的方式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但是在教师队伍扩大而学生没有扩招的情况下,许多教师出现了教学考核无法达标的现象,因此在课程分配时会出现抢课上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另外,在一些高校科研团队形同虚设,众多教师的科研业绩点无法完成,因此科研考核指标是造成众多专业课教师压力巨大的主要因素。
  3.政策多变和惩罚措施促使教师产生焦虑心理
  现在大学之间也在为争夺资源而相互竞争,学校的招聘和用人淘汰制度效仿公司,为了提高学校的实力,学校会频繁的修改政策。然而学校政策多变,使得教师在处理众多杂事的同时,备受紧张气氛的困扰。另外,近些年许多学校为了整顿教师队伍而出台的惩罚措施促使教师群体普遍产生焦虑情绪。例如,某高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台了针对教师监考迟到10分钟、上课迟到5分钟等情况进行惩罚的措施,该举措虽然效果十分明显,但是给广大教师增加了心理压力。绝大部分教师多年来从未迟到,但是自有该政策以来,每次上课前1小时都会产生紧张情绪,甚至受紧张情绪的困扰而无法安心睡眠。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在压力驱动下的大学教师群体负面问题分析
  1.学术造假问题
  近年来,学术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从教授级别教师造假到讲师级别教师造假,从论文造假到项目造假,从学生论文造假到学生各项竞赛造假,整个学术界充满着浓浓的造假气息。一方面学术造假的盛行使得原本真材实学的教师也备受造假的质疑,另一方面在浓浓的造假氛围下,众多不愿造假的教师往往失去了天时地利,在学校中处于劣势。同时,学术造假盛行问题还使学生对教师能力与权威提出了质疑,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由于造假盛行,表面上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各类科研项目、各类科技竞赛,其实往往是造假者追逐名利的舞台,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2.教授不愿上课问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实际操作中,教学优秀者很难在教师中占有较高的威信;同时从经济角度看,教学优秀者付出与所得往往低于做科研的教师。另外,高校大多认为教授必须做科研、做项目,因此,教授们都承担着艰巨的科研任务。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授们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取舍时多选择做科研。因此在很多高校,教授的课堂上学生们期望的越多,失望也就越多。
  3.行政岗位吃香问题
  许多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考核措施,通过各方面来检查测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情况。而相对应级别的行政岗位,普遍只要求完成日常处理事务,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很多高校教师频繁转向行政岗位,导致教学一线、科研一线的教师流失严重。
  三、释放教师压力,构建和谐氛围,解决大学教师群体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释放教师压力,以期解决目前存在于大学教师群体中的负面问题。
  1.学校采取宽容的政策是释放教师压力的首要手段
  教师是大学的主要引领者。教师的精神面貌、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压力重重、满腹忧郁,认为学习无用,没有安全感、做事情战战兢兢,则会影响整个大学的氛围。   与企业不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育下一代,因此,大学的用人制度应该是将大学教师的品德作为选用的最高标准;而且大学教师不宜频繁更换,频繁更换会带来众多负面效果。政策制定者应该珍惜每一名教师,宽容少数教师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积极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转变。这样才能缓解广大教师的心理压力,使其主动关注教学与科研、解决实际问题,不会为了应付业绩考核而疲于造假,不会为了科研经费随便应付教学,不会羡慕行政岗位,进而全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2.学校构建互帮互助的和谐教学氛围是消除教师压力的重要途径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作为教师,尤其需要不断学习,共同合作。在当前的教师队伍中,教师们为了应付考核,为了得到更高的经济回报,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企业。但实际上,教师之间的竞争无疑加剧了教师的压力,减弱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而削弱了学校的竞争力。
  教师职业引以生存的是知识和技术,然而目前的知识、技术更新迅速,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跟上各类知识的发展速度。因此,分工合作就显得很有必要。讲课教师如果要把课讲好是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的;而做科研的教师同样如此。但如果两类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则双方在各自科研、教学上的压力都会相应减轻。
  3.学校呵护教师的创新性和创造力是消除教师压力的主要途径
  教师在三尺讲台讲课,45分钟的课堂需要教师课外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否则该课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诚然,大学不像基础教育那样,给教师以升学的压力,可以给出一些硬性指标,大部分教师的课程之间是无法比较的,使得大学教师的管理监控一度处于空白,造成学校管理层恐慌。虽然,一系列考核方法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教师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却大大打折,教师们疲于应付考核,缺乏工作积极性与灵感。学校应给教师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耐心等待他们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在其教学与科研中完全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的压力即可释放,学术造假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大学教授、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会全力以赴。只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真正的回馈学生和社会。
  4.教师本身拥有积极自信的心态正视竞争和变革是教师压力缓解的直接手段
  目前的社会处于高速运转、激烈竞争的状态。从国家到地方的一些法规、政策、措施等的变革速度也越来越快。实践证明,只有引入竞争,不断地变革才能更高效、更合理的使用资源、分配资源,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因此,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群体应该以更积极、更自信的心态面对竞争和变革。
  只有教师本身能够正视竞争和变革,以自信积极的心态来处理各种问题,教师的压力才能够得到缓解。教师应该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应该从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优缺点来思考,理性分析学校下达的各项科研和教学考核指标,正确对待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的目的与要求,力求去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做的事情,尽全力完成各项教研活动。
  四、结束语
  从理工科大学教师的视野来客观分析目前大学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心理认同落差,科研与教学硬性考核,政策多变和惩罚措施等。提出了由教师压力引起的大学教师群体的负面问题:学术造假,教授不愿上课,行政岗位吃香等。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缓解教师压力,解决教师群体问题的建议:一是学校应采取宽容的政策,积极地引导;二是学校应构建互帮互助的和谐教学氛围;三是学校应呵护教师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并耐心等待;四是教师应正视竞争和变革,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吴彩虹.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释放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
  [2]马海燕,熊英,刘义胜.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模式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工作压力理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3]王婷婷.如何缓解高职教师的科研压力[J].职业教育研究,
  2012,(1).
  [4]潘欣,等.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
  [5]曾晓娟,刘元芳.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6]马良,周学军.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理论与实际存在着脱节现象,这种脱节会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无形当中处于背离的状态,背离越大,越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进一步理解与设计教学目
期刊
众所周知,现代科技已经融入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科技产品的赞叹和恐惧却交织在一起,成为了学界乃至社会大众一种普遍的心理矛盾.rn知名的媒介环境学派学者
摘要:针对目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在厦门理工学院机电实验中心的试点实践研究,从实验室合理建设、实验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积极引进等方面探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厦门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使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成果创新的基地,成为厦门理工学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 
语文课堂教学的“豹头”———“导语”固然重要,设计的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而课堂教学的结尾———“结语”也不可忽视,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
网络教学作为现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作用重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应用网络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期刊
语文课堂的结尾有极强的艺术性.好的结尾应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呢?通过十几年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五种方法.
情境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下,能够发挥出自己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日益丰富。讲究教学智慧,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促进小学生成长,对于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技
期刊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改革的步子也越迈越大,而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学生潜能,放飞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
记者:请你谈一谈当前广播电视的专业录音技术的发展趋势?rnRobert Kennedy:电影和广播电视引领着高品质数字设备的需求方向.品质的重要性不再是唯一,“快、快、再快点”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