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u12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比较常见的性连锁隐性遗传病,男婴中发病率为1/3500~1/4000,患者常于5岁发病,12岁左右瘫痪,并有心肌损害,肌肉呈进行性营养不良,常于20岁左右死于肺炎等并发症,目前对于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防治本病的有效手段是遗传咨询,携带者检测、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DNA重组技术的广泛应用,使DMD基因水平研究有了飞跃的发展,也为研究其它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
其他文献
X伴性遗传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目前这类疾病有些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对预防X伴性遗传病儿的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应用PCR体外扩
88年10月我院从人胚绒毛制备人绒毛膜提取物(human chorionic-abstractHCA)并用于临床。在目前市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货源紧缺时,应用HCA能取得同样的临床疗效,此有着一定的
本文用示波血压计动态性地观察了9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从生后15分钟内至6天的血压和心率。这时期的新生儿血压与日龄呈正相关,阴道产儿生后15分钟内的血压明显高于剖腹产儿,以
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包括术前呼吸道护理、咯血患者的护理、饮食护理、术前健康教育等,术后卧位、呼吸、循环系统监测、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疼
病例与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系自1987.11~1990.5米我院就诊的104例原因不明智力低下患者,其中男56例,女48例,男:女=1.17:1.年龄分布在5个月至43岁之间。 2、方法:抽患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9岁,因结婚4年,其妻怀孕3次,均于妊娠3个月左右自然流产而来我院就诊。患者为第二胎足月顺产。检查:表型及智力正常,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其妻29岁,表型
利用CP、血清铜和尿铜三个常用生化指标,结合EsD多态性,应用Bayes定理对HLD2例家系中的先证者同胞的三种可能状态——症状前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进行了综合判别分析。结果
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我校七年级的学子们踏上了一次研学之旅。此行的目的地是上海科技馆。  在学生的研学过程中,我以作文命题者的眼光观察这场研学活动,发现此次活动给写作命题提供了很多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命制出很多作文题。  章新其先生主编的《语文命题技术研究》指出:“写作命题,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一方面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要把 “学” 真正当作 “中心” , 就得保证学生能够经历真实的阅读过程.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营造零负担的阅读氛围, 触发学生丰富而真实的阅读体验; 培养
绒毛膜细胞X染色质检查方法,是产前诊断中常规使用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也是阻断伴性遗传性疾病向子代传递的唯一简便、有效的方法,随着优生咨询、产前诊断技术的开展,应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