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小学STEAM课程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xwork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STEAM教育理念及特点,以“模拟桥梁的设计与制作”为例探究了小学STEAM课程的模式,以期学习者能够在体验与反思的过程中从边缘的参与者转换为核心参与者,获得综合问题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STEAM教育;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23-0057-04
  理论基础
  1.STEAM教育理论
  STEAM教育理念契合建构主义的理论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STEAM教育教学不仅注重学习资源的设计,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探究性、针对性、目的性,而且还注重情境设计,创设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情境对于学习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STEAM教育的发展为增强个体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一种新途径。STEAM教育与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体验式教学均强调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复杂的、多阶段的,学习者要通过解决大量这类形式的问题以及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地进行图式的组合,形成主动的意义建构,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实现创新,培养实践创新素养。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应作为学习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它还认为学习者的认知是通过自身经验主动建构的,学习者不是接受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讲,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育,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强调自我的感悟与发现。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反映论”,其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学习策略,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更多地注重交流、更强调课堂的研究活动和小组互动。它冲击了传统的基于“菜单式”和盲目追求效率的学校教育,并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它主张合作式学习,认为在相互的讨论、协作中有助于更全面、更丰富地理解知识。
  3.体验式学习理论
  体验式学习重点强调学习者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直接体验,需要集中精力去探究学习、完成任务,在体验过后学习者在认知、技能、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上获得了解和认知,反思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体验式教学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还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观念与态度的变化;在学习内容上除了涉及过去的知识、经验,更加注重学习者即时的感受与获得,注重内容与过程的体验。体验式学习的感受不是简单地受到单一刺激,而是过程中的高峰体验,即学习者处于活动现场并高度参与活动。该学习理论强调团队协作学习,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个体的投入度、参与度;还强调处于一定的情境中、在做中学,其沟通交流的方式是双向化的,引导方式是双主体引导,处于双边情感交互的过程状态。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STEAM课程模式实施
  本研究主要结合STEAM课程“模拟桥梁的设计与制作”将该实施模式加以细节化和精确化,得到体验式学习的STEAM课程实施模式(如左图),该模式主要是对学习者直接体验的过程进行设计。
  1.课程设计背景
  本次课程设计以夏令营主题活动为主线,立足于本土、乡情、儿童、天性以及八大核心素养等加以设计。课程主要是利用当地原有的资源创设一个体验空间,从而挖掘学生的兴趣及爱好,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式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执行、体验、探索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为主,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体验式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者分析
  本次研究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多个阶段的学生,他们来自临沧的不同地区,其先前知识、经验积累有所不同。通过实地访问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除了学过所修课程知识,并未学过建筑、桥梁方面的知识。课程设计的背景主要是当地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著名桥梁,即澜沧江大桥以及茶马古道的重要桥梁驿道——勐波罗河链子桥。学习者熟知澜沧江大桥,但并不了解其中的知识、原理,因此选取桥梁的设计与制作为主题,可谓是贴近现实生活,来源于实际。此外,教师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表现,给予不同的指导,提供不同的脚手架,使个体能够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3.课程策略与资源的设计
  课程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以及学生提问、直接体验、分享成品等多个环节来完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并不对学生的做法及结果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是倡导学生发挥所思、所想、所感,整体投入活动。课程的资源包括纸筒承重实验所用的用于折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纸筒的卡纸多张,透明胶布,若干书本或其他具有一定重量的物品(包括当地自然物),设计和制作桥梁用的白纸、铅笔、尺子、圆规、剪刀、小刀、木棒、毛线、水彩笔等。活动是以室内外结合的形式开展的,最主要的资源为当地一些自然物品。
  4.课程实施
  (1)教学目标
  课程致力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在体验的过程中建构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进行创新,以达到发展的目的。STEAM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基于多个维度的,该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上页表1所示。
  (2)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按照一定的教学顺序对主要的细节内容、任务要求,以及课程的主要学习活动和关键进行阐明。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学习者体验探索,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师在学习者遇到问题时提供适当的脚手架支持,促进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促进自身的发展。该STEAM课程的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5.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方式不能是单一化的评价,而应是转变为品行、能力、素质的多元评价。评价是一个目标动态调整的过程,通过整个过程的观察及引导,对学习者进行多元评价。评价手段主要是综合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考虑学习者的表现,还要时刻关注学习者的态度、动机等的变化以及参与程度。多元化评价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评、教师对学习者参与及投入情况的评价等。在整个过程中要重视个体融入和体验情况,重在培养学习者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思维。
  总结
  STEAM教育强调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多学科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张促进跨科融合知识的情境化、社会化运用,目的是提升学习者对综合性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的STEAM课程模式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教师提供引导、支架作用,以激发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学习者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该模式对STEAM体验式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
  [2]白伟伟,方海光,黃雪,等.STEAM视角下基于STAD型合作学习的课程设计研究——以小学博弈数学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7(10).
  [3]曹碧云.基于STEM理念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与认识——以《做个环保电池》的教学研究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28).
  [4]袁利平,张欣鑫.论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作者简介:徐溪溪(1995,8—),女,汉族,云南文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STEAM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度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一般项目“建构主义下STEAM教育在小学实践课中的创新应用──模拟桥梁的设计与制作”(项目编号:YK1725ZJ)。
其他文献
摘要: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当地的风俗和文化,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促进了特色化学校的建设,发展了相关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发展项目,符合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现在和将来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本文试从海南校本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将微课融入校本课程的设计,分析了校本课程的设计原则,并结合海南地域文化特色,通过黎
摘要:本文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入手,以Unit 5 Seasons一课的翻转教学为例,借助微课程教学法,探索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徑,并分别从提升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等方面,证明微课程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在翻转课堂中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
徐勇:田耳老师您好!作为一个同龄人,我读您的小说感到很亲切,很真实,里面有很多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经验。您写作的时候,是否想过一代人的经验问题?  田耳:确实想过,大多数作家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冲动:为同代人代言。  徐勇:那您又是如何处理个人经验和一代人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呢?  田耳:谈不上居高临下的处理,作家往往倚赖自己的观察,自己去看,然后瞎打误撞、阴差阳错中寻找一代人共同的东西。每个作家,必须
摘要:本文基于疫情之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在融合过程中的困境,并结合个人微课设计和应用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一线教师视野下打破技术和课程融合困境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微课设计与应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22-0000-03  教育部2020年2月发布的《疫情防控期
从单元整体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到中年级之后,小学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进行组织,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开展教学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中的“精加略”课型,就是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以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精略结合的教学优势在于培养学生将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法、写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独立
《借助微课程教学法开展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是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刘晓曼老师执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之后的感悟。本文吸引人眼球的关键词有三個:一年级语文、翻转课堂、写散文诗。  要说一年级语文,那是国家课程,没什么可奇怪的。奇怪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也能翻转课堂,还能写作散文诗。  刘晓曼尝试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之后,感觉这是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好方法。看到兄弟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创作《五绝》、六年级学生创
● 深度学习的内涵和价值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1] 因此,深
在传统的数学多媒体课堂上,媒体主要由计算机操作台、投影屏幕、黑板构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在这三者和学生之间来回走动,无疑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电子白板介入多媒体课堂后,教师可以把感应笔当作鼠标和粉笔,把电子白板当成黑板和屏幕,直接面向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让媒体与课堂结合得更紧密,更有效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下面就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以下简称《等可能》)一
摘要:本文通过对蓝墨云班课在课堂互动中的应用研究,具体分析了其互动模块对课堂氛围的调动、知识点的归整联结、操作练习的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支持,并总结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课堂互动设计原则。  关键词:互动教学;蓝墨云班课;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17-0000-03  引言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度的主要因素,围绕
摘要:由于受记忆、分析及快速计算能力等的限制,很多难题利用人脑无法解决,而利用当今先进高效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方式能够得到快速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去思考,即把当前计算机强大、快速的计算及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人脑能力的延伸,形成基于“计算思维”的解决方案。计算思维是一种基于计算科学能力和求解方法的思维模式,它的形成与应用对于思考如何解决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要建立和养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