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大纲卷作文导练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练命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敬畏”一词。在生命面前放下屠刀,在规则面前敛起嚣张,在大自然面前低下高傲的头颅,敬畏生命,敬畏文化,敬畏自然,敬畏是人心中一种崇高的情感。敬畏是一种美丽的花,但其生长却十分艰难,时常难以生根发芽,抑或容易枯萎凋谢,只有细心呵护,仔细照料,经常施肥,才能绽放最美丽的花朵。走在敬畏的路上,就是走在一条通往内心的崇高之路。
  请结合你的心得与体验,以“敬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欲写出好作文,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关键词的内涵。“敬畏”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行为,它的后面有连接的对象,如材料中提到的“敬畏生命”“敬畏文化”“敬畏自然”。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内涵并能充分表现,是完成佳作的第一要求。
  其次,要认真分析材料中提到的诸多信息。“敬畏生命,敬畏文化,敬畏自然”是对“在生命面前放下屠刀……头颅”等具体行为的理性概述,我们可以由此获得写作范围及思路的启发,择其一而表达。“敬畏是一种美丽的花……凋谢”告诉我们,学会敬畏的情感不是容易生发和成长的;“只有细心呵护……花朵”,则希望人们能坚守美好的品德并将之发扬;“走在敬畏的路上,就是走在一条通往内心的崇高之路”,这不是在谆谆告诫人们须学会自省和自勉,将敬畏之情固守心间吗?如果文章能体现这些暗含的立意,则是极妙了。
  此外,在行文思路上,我们要尽可能写得深入。题目初看来并不难,但要写出深度则不易。不仅要表达“我们要敬畏什么”,更应该深入到“为什么”和“怎样做”的层次,如此文章才能体现出对问题的真正思考。
  文章不仅应该体现“敬”和“畏”两部分关系,还应将两者统一起来辩证思考,如此更是妙不可言。尊敬与畏惧可以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审视现今的社会,如果人们对自然环境、对生命、对民族文化,乃至对自我价值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社会上便不会有如此多令人痛心的事件了。建议写作时多结合时事热点,用心感悟,这样可使笔下文章更添生命力!
  优秀立意:1.敬畏文字,敬畏文化之根。2.敬畏相生,相辅相成。3.以生命敬畏生命。4.坚守生命与道德的底线。5.敬畏自己,启开信仰的发源。
  及格立意:1.思及生命,肃然起敬。2.畏人言,敬人行。3.如水自流,敬畏万物生命。4.敬畏自然,感叹生命。5.为敬畏的生命填涂充实的色彩。
  素材一:
  大学教授的焚书事件
  2010年,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门口,将近20名专家、教授参加完一个学术交流会后,参与或目睹了560多本全新书籍的焚毁活动。活动组织者林先生称被焚毁书籍都是盗版书、伪书或误导书,这些书是污染人心灵的垃圾。被焚图书中包括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以及《羊皮卷》《用人厚黑学》《生男生女自己定》等曾畅销一时的书籍。关于《梦里花落知多少》为什么被列在焚书名单中,林先生解释说,此书被法院公开裁决有大量抄袭内容,“抄袭者都可以成功,成为偶像,人们就会跟着去抄袭,这是非常坏的榜样。”林先生表示,垃圾书籍的危害比起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对人的危害更大,焚烧垃圾书是为了惊醒社会,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向心灵垃圾宣战。
  【素材化用】书是人们心灵的寄托,一些作者和书商在暴利驱使下,千方百计把“垃圾”伪装成人需要的心灵食粮,各类伪书、误导书极大地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他们对文化缺乏敬畏之心,亵渎文字的行为令人感到愤怒。大学教授们的焚书事件包含着无奈的悲哀,他们在用行为呼吁人们敬畏文化及人的心灵。
  素材二:
  两位天才画家的友谊与决裂
  梵高与高更是两位天才的画家,在巴黎嘈杂热闹的文化沙龙相遇与相识。他们同病相怜,彼此欣赏,相互尊敬。梵高弟弟珍视高更对梵高的赏识,希望两人的相交能安慰兄长孤独的艺术之魂,于是他租下一处住所,并提供生活资费,让两位画家生活在同一屋檐之下,给他们创造自由切磋、自由创作的空间。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两人个性极强,他们开始为艺术争执不休,毫不惧怕对方。越来越频繁的争执终于在一次惊心动魄的交锋之后无可挽回,高更愤怒离去。梵高因此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在疯狂之中割下自己的耳朵。从那以后,他的病情每况愈下,直至堕入死亡的深渊。梵高与高更的非凡友谊令人羡慕,可是他们的决裂也让人们无比痛心。
  【素材化用】梵高与高更起初有着互相尊敬的心意,但他们对对方毫无畏心,最终落得个剑拔弩张的窘境。正所谓“无畏,敬不庄;无畏,敬有殆”,敬畏相生,相辅相成。
  素材三:
  史怀泽的生命概念
  1913年,史怀泽到达非洲,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在史怀泽到达非洲的第三年,他创立了“敬畏生命”哲学。据他自述,1915年的一个黄昏,他乘船沿奥戈瓦河顺流而下赶去看一个急诊病人。当时夕阳西下,几只河马与船并肩而行,史怀泽的头脑中出现一个闪念,“Reverence for Life”( 敬畏生命)这组词就在那时浮现了出来。“敬畏生命”是史怀泽哲学的核心概念。史怀泽的生命概念是广义的,“敬畏生命”意味着应当敬畏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以及所有的微生物。他说:“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素材化用】史怀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敬畏生命”哲学的解读,并为此付出一生。对生命心怀敬畏并甘愿为之付出是一种崇高的品质,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生命,对它们给予尊重和爱护,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敬畏生命”不仅要显于语言上,更应存于行动中。
  素材四: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和舆论中,2013年就被曝出了种种事件:陕西黑心老板面条里加甲醛,真不把人命当事;天猫“诺优能”为假冒问题奶粉,孩子喝后导致便秘;广州江南市场检出大量来自山东日照“毒姜”;大量老鼠肉冒充羊肉销往苏沪等地。另外,还有以前就出现的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我们瞠目结舌。   【素材化用】种种“疯狂”美食的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经济暗链,还有已经泯灭的良心。倘若经营者们在心里对社会、对法律、对生命都有敬畏之心,便不会在自我欲望极度膨胀中完全失去理智,突破道德底线,不惜将无辜民众作为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牺牲品。食品安全关乎群众生存的基本利益,关乎国家发展安定,关注食品安全,我们要行动起来。
  导练命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美学家蒋勋在演讲中提到,他曾经帮朋友代课带大学舞蹈系先修班大一的学生,因为想认识学生们,所以请他们画自画像。几乎有一半学生做这个作业做到最后都哭了。课后,很多学生告诉蒋勋老师,这是他们第一次透过镜子好好地看自己。
  我们当代中学生,也许也有同样的疑惑和烦恼。这个年龄,我们开始认识自我,敢于自信地说“我就是独一无二的我”;另一方面,在复杂眩目的生活面前,我们有时也很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我是什么?”最难理解的,正是人,正是我们自己。
  但我们又何必为“我是谁,是什么”而苦恼呢?也许老了,我们也无法告诉自己“我是谁”,但并不遗憾。因为“我”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认真解读材料含义是作文起笔的第一步。第一段,由蒋勋老师请学生作自画像的事例引出了一个社会问题:很多青少年朋友还未真正认识自己。第二段结合现实情况,点出青少年们心中存在的矛盾认知。这其实是在告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审阅自己在面对缤纷复杂的生活时,表现出的是何种人生态度、何种品格。“我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品质和人生品质的人”,即是对“我是谁,我是什么”理解的关键点,而这个问题,我们不易弄清楚,所以会有困惑和无助。材料的第三段,“‘我’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此句话非常关键,其实已暗含立意导向:我们要结合生活体验,写出自我认知,表达人生感悟。
  其次,在行文中要注意详简处理。如果文章直接写自我认识的体验,写人生感情的内容,便是脱离材料重心。“最难理解的,正是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等语句都提示要写出探究与认知的过程。材料中还有两个关键短语,即“我是谁”与“我是什么”,“谁”体现“自我”作为人的内涵;而“什么”这个词则启发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想象、比喻等手法去表达“是”的对象。
  此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可感可想可思的丰富内容,我们要积极打开思路,写出自己真正的体悟与思考。
  优秀立意:1.我,作为存在而存在。2.我的自传。3.生命的角色。4.人生的学徒。5.我是行路人。
  及格立意:1.自己的人生频道。2.我非我。3.“我”的解读。4.我之所以为人。5.我就是我,无关乎别人。
  素材一:
  尼采的“超人”哲学
  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哲学观至为重要的一点,主要体现在关注人生、解释生命、探讨生命意义的哲学使命上。
  在尼采庞杂的思想体系中,“超人”哲学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对人如何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感到迷惘。他正是在追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提出了“超人”哲学。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超人”。“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认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他不是那种卑微琐碎软弱无力的人,而是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
  【素材化用】成为“超人”是现存人类的目的和意义,现代人要积极地、勇敢地向超人迈进,这就是尼采“超人”哲学的主要底蕴。“我,作为存在而存在”,人们应积极追求突破。
  素材二:
  毕淑敏的“惊人”答案
  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和青年大学生讨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人生有何意义。“人生本没有意义。”毕淑敏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做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 这番解读赢来大学生的一片掌声。
  【素材化用】人生没有意义并非指没有价值,这种价值只能通过每个人自身的实践去实现。“我”是如何面对生活,如何书写属于自己人生的每一步内容,是诠释“我是谁”的唯一途径。其实,“我是一本书”,“我”是主角,也是作者!
  素材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在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的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有这么一只猪,生长在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时期,相貌与其他猪并无区别,但是它摆脱了普遍猪的生活,特立独行。它像山羊一样敏捷,像猫一样到处游荡;会学汽车响,会学汽笛叫;会在众人的围堵中,与人类反抗。
  王小波对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包括猪的想法、做法等种种细节。人们一向把这只猪看作王小波的自况,是他追求自由心灵的“外化”。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规律,也可以跟随心灵奔跑的脚步,在俗世生活之外追求属于自己的诗意世界。
  【素材化用】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需要用自己一生的演出才能诠释完整。认识属于自己的人生角色,需要用心思考,体悟生命。这样的认识有时也来自对世间万物进行的对比分析。在王小波的作品里,猪的世界只是对人的世界的影射,在追求自由的行动上,人甚至还不如“猪”。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并不是一定要向世人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要深思,怎样才能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打破禁锢的枷锁,活出精彩的自我。
  素材四:
  苏格拉底的“无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人。为此,他的弟子专门跑去问特尔斐神庙的女预言家皮提亚,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富有智慧。神的回答是否定的。然而苏格拉底本人却认为自己很无知。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一位智慧声望超过自己的人,以反证神谕的不成立。
  他首先找到一位政治家,政治家以知识渊博自居,和苏格拉底侃侃而谈,但苏格拉底一眼就看清了政治家自以为是的无知面孔。后来他找到了一位诗人,发现诗人吟诗做赋全是出于天赋,而自以为能诌几句酸诗便可以目空一切。接下来,苏格拉底又向一位工匠讨教,想不到工匠也是同样的表现,因一技在手便以为无所不能,这种狂妄减去了他所固有的智慧之光。
  最终,苏格拉底悟出了神谕:神并非说苏格拉底最有智慧,而是以此警醒世人——你们之中,唯有苏格拉底这样的人最有智慧,因为他自知其无知。
  【素材化用】“认识你自己”,这句镂刻在特尔斐神庙上的名言,赋予苏格拉底智慧的目光。许多时候,认识自己,或者认识真理,都是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的。其实,最有智慧的人就是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不足的人。“知不足而后学”“学然后知不足”,无论怎样,正因为有“不知”,所以人永远都应走在学习的路途上,永远都应是人生的学徒!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授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教育除了要是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还
目的研究育龄期女性原发性癫痫间患者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癫痫间组选择育龄女性原发性癫痫间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健康育龄女性29例。于月经周期早卵
心理学研究表明,实施讨论法是进行知识交流,尽快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讨论法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预习,使所要讨论问题有
新课程呈现创新解决数学问题的亮丽色彩,教学活动需求学生创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所追求和努力的也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创造,本文作者从活化学生的角度所做的创新解决数
长期以来,陶瓷只用做日常器皿及绝缘电器上。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陶瓷的生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专家们先后利用高纯度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研制出众多具有极高使
《集邮博览》创刊至今,转眼已20年了,作为一名老读者、老作者、老顾问,感到由衷的高兴。改革开放之后,全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十年动乱中被扼杀的集邮得到复苏。北京市在
一、激发学习中的自主意识1、科学处理教材,突出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但教学内容不是教材内容简单、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的重
做人要有人格:志节、风骨。办刊要讲“刊格”:品位、格调。商品大潮,利益导向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也无可厚非,但要坚守为人与办刊的卓尔品格,“中通外直,亭亭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 ,庆祝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出版20周年。刊物办在山西 ,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们得益甚多。这里我作为山西省小语会的负责人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