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英语专业的改革路径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专业正面临着合法性考量,专业危机已经来临。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是英语专业危机的根源。危机下,英语专业应该从人才培养这个基本点着手,寻求“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英语专业;危机;人才培养
  1.引言:专业已然危机
  据中国年度就业蓝皮书显示,英语专业连续3年被列为“红牌警告专业”。所谓“红牌”是指因失业量较大,就业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在持续的英语热背后,英语专业正面临着合法性考量,专业危机已经来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英语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即便是北京、上海这些高级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也难以幸免。于是不禁要问在持续攀升的人才需求面前,我国的英语专业何以沦落为红牌警告专业呢?
  2.反思: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多学科知识和高科技在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职业结构的变化和职业流动性普遍加强,职业和专业一一对应的观念正慢慢被打破”,在这一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必须实现由专才型向复合型的让渡,这是专业教育已经普遍达成的共识”。从市场来讲,我国的各行各业已经开始广泛地融入了国际市场,企业往往垂青于既有和行业有关的专业背景,又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而真正的英语专业人才由于自身专业视域狭窄,适用性不广而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不能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即便被录用,但由于先天性优势不明显而往往在职业的提升上后继乏力。外语,更多的时候只能作一种交流工具和交流载体而非一个专业方向,这是外语人才无法突破的职业瓶颈。
  3.危机下英语专业的改革之路
  英语专业要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变革面前摆脱单向度的思考——仅仅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短暂就业的技术解决路线,而看不到专业学科发展与学生培养的良性互动关系,使得英语专业得以“人文学科”的面目真实存在,而同时又能在变革的时代大潮下从容有余。
  (1)以培养国际化外语人才为目标,突破专业传统课程设置之藩篱。对于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内涵,庄智象等提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①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极强的专业知识结构;②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③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由是观之,国际化外语人才既具备国际化之先天优势,又有娴熟的外语技能,能够从容参加和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语言语用能力等是其基本素养。就此而论,语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是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2)以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锻造引领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从教学目的上讲,外语教学所期许的不仅是理解对方的话语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用对方所能听懂的语言来了解己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文化。即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人群之间的交际,“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跨文化经历中良好的感受和信仰,以及人们所拥有的行为技巧为基础。”正如从丛所言,“跨文化交际绝不仅仅限于交流对象的理解,而且还要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实施文化影响的内容。”一个能够熟练、流畅运用外语的人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但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许多能够对汉语运用自如的生于海外、长于海外的华裔,他们精通英汉两种语言,但是当他们回到内地,依然显得格格不入,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缺少对汉文化的了解,他们所拥有的只是汉语语言运用技能而已。因而,英语教学必须摈弃“一路向西”的陈旧观念,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方能步步为营,铿锵有力。本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根和干,英美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枝和叶,本固则枝繁。所以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的主体,还是学的主体,其首要的是双主体都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
  参考文献:
  [1]彭林权.试论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3):18—21.
  [2]庄智象.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从 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国际学院)
其他文献
道德教育通过感知和教化,使人成为有德行的人。道德教育因人性的复杂而具有多维性,道德教育需要超越简单的是与非。面对纷繁复杂的道德危机,需要我们以理性的道德教育来面对冲击
我和丈夫冯伟于1991年结婚,他身材高大魁梧,给人一种威武有力的感觉。我小巧玲珑,是那种需要保护的女人。尽管我大学本科毕业,他仅读了三年电大,但我不在乎这些,只要男人有那
摘要:阅读积累能力是阅读能力中一种处于基础地位的能力,学生在掌握和提高了阅读积累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发展阅读的其他能力。因此,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能力意义重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积累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抄写能力等来使学生的阅读积累从量变达到质变,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阅
摘 要:学校干部人事档案对于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重视不够、管理水平低、硬件设施差、人事专干业务素质低等问题,而且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也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因此,加强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迫在眉睫。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1.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人事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
摘要:华兹华斯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湖畔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将自然看作快乐之源,想象之源,甚至是上帝的化身。华兹华斯在多首作品中流露他的“自然之情”,自然观也因此愈加清晰。短诗《咏水仙》就是华兹华斯吟咏自然的众多诗篇之一。  关键词:自然观;快乐之源;想象;和谐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讨论华兹华斯的小诗《咏水仙》所反映出的自然观。此外,本文希望讨论华兹华斯形成此种自然观的深层原因。
去年10月12日河北保定252医院手术室,医生魔术般地用镊子从病人腹中取出圆圆扁扁、长长短短、尖尖方方的铁钉、钢针、锯条、手术刀片、纪念币、钢筋……一百多件。足足三斤三
摘要: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信息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是学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信息技术的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成就愈发显著,这其中也包括中职美术教学工作。中职美术教学中处处透露着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正是中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不过目前在部分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项教学措施。  关键词:中职美术;美术教学;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职美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人文精神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马临小学教师的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农村小学教师在工资报酬和工作压力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本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农村小学教师的群体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传统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范式教学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本文以贵州财经大学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范式改革为例,探索范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范式教学;大学英语读写课程;范式改革  1.范式及范式教学  “范式(paradigm)”一词最先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库恩(T. Kuhn)提出来的。他认为“范式”包含了科学研究的所有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