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激励与沟通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y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一群孩子——“问题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会错过学生的一辈子。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关键词:宽容;激励;沟通
  时常听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我则认为,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会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一、宽容,化干戈为玉帛
  当了二十几年的班主任,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班主任,必须有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爱,以此去感化熏陶孩子们,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发奋向上。这些年的工作教训,使我深刻认识到:“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孩子,他们犯错时,总是迫切地想得到宽容与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
  我曾经接任过的五(1)班,有个叫陈××的女同学患有“先天性血管瘤”疾病,长期服药。因此,家里人对她溺爱有加,对她的要求百依百顺,养成了她不合群、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动不动就出口伤人,同学们对她意见很大。有一次,因为调整座位不合她意,竟在背后指名骂我。我得知后,真的气急了,真想马上找到她狠狠地批一顿,以解心头之恨。可我冷静下来,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学生应慎重,单纯地批评解决不了问题,切勿弄巧成拙。很快地,我调整了心态,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走进教室上课。同学们都静静地坐着,等待我严厉地处置陈××,而我则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心平气和地上完一节课。过后我几次找陈××谈心,也从不提起那件事,依然像往常一样关心着她。那周的班队活动课,我特意为她开展了《伸出友谊之手》主题会。在会上,我满怀深情地向同学们介绍了陈××的不幸遭遇,鼓励她要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倡议同学们关心、帮助她,为她伸出温暖的手,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与她做好朋友。此时此刻,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从不掉眼泪的陈××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哭了,她走上讲台,真诚地向同学们忏悔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地向我认错,还保证说今后再也不惹老师生气了,一定要做一个好学生。过后她真的变了,变得开朗了,课间时也常见她与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一起游戏;再也没有与同学闹矛盾,也懂得关心集体,还时常主动为班级做事,对学习也更带劲了。不久,就被同学们推选成为班级的纪律委员,短短的一学期,陈××由一名特殊生转变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班干部。从陈××身上,让我更懂得怎样对待“问题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而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是去年的“教师节”。那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我拿着书和本子早早地来到教室门口,像往常一样,我先向教室巡视了一周,出乎意料的是,往常宁静的教室变得一片纷乱,学生们有的不知手里拿着什么,正急着往抽屉里塞;有的咧嘴、吐舌头、做鬼脸;还有的甚至几个人聚在一起,小声商量着什么……从教以来,我还是第一次在课堂遇到这样的场面!一时性急,我真想冲进教室,来一场“狂风暴雨”的训斥,可理智告诉我:批评过后,你将怎样收场?这节课你打算怎么上?很快地,我调整了心态,平静地走上讲台,就在这时只听见班长喊了一声“起立!”全班同学“唰”地站起来,齐声说:“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节日愉快!”紧接着,一份份节日礼物——明信片、笔记本、自制的节日卡、鲜花……“飞”上了讲台!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真切切的场面!我被这浓浓的一片深情感动了,同时也为刚才自己对学生的误会而无地自容。我不敢进一步往下想——如果只凭一时的冲动,对学生训斥一番,那将是怎样的一个结果?你伤害的将不仅是一颗,而是五十几颗纯洁无暇的童心呀!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二十几年的教育工作,使我学会了以宽容之心、平和之心面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这些年来,我也慢慢地体会到宽容与善待的回報,学生与我更亲近了,许多误解也在宽容中得以平息。
  二、激励,扬起自信的帆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孩子的自信,无论对他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而得到激励和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最好办法。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是尽量这样去做的。
  林××同学是个聪慧而有灵气的孩子。她读二年级转到我班时,胆子非常小,每次上课,她只是专注地听讲,却从不举手发言。有一次我有意指名让她回答问题,她紧张地当场哭了。下课后,我把她叫到身边,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课堂上你很专心听讲,老师很喜欢你,可老师讲的课你听懂了吗?”她点点头说:“我都学会了。”我紧接着说:“可你课堂上不回答问题,老师怎么知道你都懂了呢?今后课堂上,大胆地把你懂得的问题告诉老师好吗?她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第二天,她果然能举起小手,站起来回答问题,虽然声音很小,但在那时我已经满足了。我对她的勇气大加赞赏,并带头为她鼓掌表示祝贺,当时她的小脸颊绯红,两眼发亮,我知道,自信的种子已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了……如今,她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总是第一个发表意见,辩论会上总是她最先发言,班队会上,总是她最早上台表演。两周前在上《詹天佑》一课时,为了检验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能力,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备课,再派代表上台试上课,也是她第一个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在她的感染下同学们也纷纷效仿,洋溢着勃勃生机。   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希望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珍惜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孩子们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帮他们树起坚定的自信心。
  三、沟通,架起信任之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学生说话”,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平起平坐,信赖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重要特征。一直以来,我都以这把尺子来衡量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平时我总尽可能地与学生待在一起,与他们同游玩、共嬉戏,课余时间喜欢约上他们,漫步于校园的芒果树下,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谈理想、谈人生,交流对学习、生活的看法,把自己完全融入学生群体中去。
  而把我与学生的心拉得最近的是学生的日记。原先,我让学生写日记是为了练笔,慢慢地,它却成了我与学生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日记中,孩子们完全放下心理防线,向我袒露各自的秘密,每每夜幕降临,独坐灯下,批阅学生日记,那是我一天中最为幸福的一刻。打开一本本日记,分明是打开一页页纯洁无瑕的心扉,我分享着孩子们的快乐,分担着他们的烦恼,帮他们分清是非,解除误会。
  让我触动最深的是上个月玉×同学写的一篇日记,她写道:“老师,你还记得二年级那场‘粉笔风波’吗?墙上的字并不是我写的!这个委屈我已蒙受了四年了……”看到这,我愣住了,不禁回想四年前的情景,那天早上,我一进教室就发现墙上被人用粉笔杂乱得写了不少字,我从笔迹上初步断定是班上三个小朋友所为,其中包括玉×,放学后,我就把他们带到办公室核对。开始他们都说没写,我让她们好好想想,老实交代。过了几分钟玉×就承认了,可想不到四年后却反悔!事不宜迟,我马上请玉×到宿舍来询问清楚。她解释说:“如果当时不违心地认错,肯定要被留下,耽误了回家煮饭的时间,所以就供认不讳了。”天啊,当时我还以为自己聪明,还为“破案神速”而沾沾自喜呢,可没想到一时的疏忽,竟让一个八岁的孩子蒙受了四年的委屈,而自己居然还一无所知!我紧握着她的小手,真诚地向她道了歉,她脸儿绯红,开心地笑了……是呀,要不是日记,××的委屈可能要蒙受一辈子,我也没机会为她澄清事实。
  日记的交流中,孩子的心与我靠得更近了,她们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有什么想法和委屈都愿意向我倾诉,许多误会也在沟通中得以消除,孩子的心和我的心更貼近了,教室里因此充满了欢声笑语。
  是呀!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精灵,他们各有各的喜怒哀乐。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深入孩子的心灵,倾听孩子们呼声,真诚地与孩子沟通,以无私的爱心抚育孩子们的心灵,多一点“慈母、知心朋友、好参谋的心肠”,少一点“裁判员”的态度,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我们才会在理解中取得学生的信赖,在保持风度中产生教育的优势,在循循善诱中领会教育的成功与喜悦。“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我们的教育将始终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作者简介:潘裕英(1968—),女,大专学历,福建漳州市人,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是小学教育。
  编辑 李琴芳
其他文献
在新課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都非常注重朗读教学。于漪老师在著作中写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往往无法
摘 要: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梳理,通过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与及时优化,通过猜想、验证、抽象、推理等积累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从而真正生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绿树课堂,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光芒四射!  关键词:以学定教;问学;研学;践学;绿树课堂  第二轮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学定教、优化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活动。我们发现,课堂犹如大自然的小森林,师生是林中姿态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往往以感觉代替分析,把部分看成整体,将现象误作本质,导致他们的思维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错题。虽然很多数学教师认真探讨、努力改进,但学生还是一错再错。如何有效破解错题再错这一难点呢?在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后,进行了个性化处理,悟出“五招”破解之术,让学生告别一错再错。  关键词:错题再错;有效策略;分析错例;错题出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教育均
摘 要:幼儿教育体系中小学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幼儿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内涵,使得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存在了冲突。探究了如何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规避小学化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内涵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真正原因  1.幼儿教师没有清楚地认清自己的责任,导致小学化的倾向十分严重  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育体系与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体育是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依照《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实践中学、在
摘 要:主要对儿童空间认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主要介绍了实验方法,儿童空间认知的结果,从具体的儿童空间认知包括概述了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特征研究,以及长度、区域发展、空间形式和推理能力概述。  关键词:幼儿;空间认知;能力发展  形状和尺寸是物体的空间特征。婴儿和幼儿正在发展物体的物理概念(也就是说,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属性,因此它们可以相互区分),并发展对形状和大小的理解。儿童区分形
摘 要:处于幼儿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并且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所以需要教师特别精心;并且,入学之后,班级就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对于班级的管理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与孩子以及与孩子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总结了几点有关优化创新管理水平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优化创新;幼儿园;班主任;管理  优化与创新是管理上的关键词,也是本文在探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
摘 要:如今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写作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明显。“千篇一律”体现在题材内容、抒发感情等方面高度相似,且不够具体,没有自己的特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和“真实”。探讨的即为培养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写出自己个性的方法,具体包括在作文题材选择、对人物事件的具体分析描写和抒发的感情中讲求具体、真实的三种
摘 要:在幼儿园活动中,户外区域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幼儿动手观察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一些综合能力的活动项目。而民间体育游戏则汇集了我国各个地区人们成百上千年的智慧,所以将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应用在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中,能够让户外区域活动的资源更加丰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主动性发展,也能够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主要探讨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之中民间体育游戏的运用。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区域;体
摘 要:幼儿学前教育是孩子们的启蒙阶段,所谓启蒙,就是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孩子们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对于教育和课堂只有模糊的理解,而幼儿园则是将孩子们引渡到课堂的一条途径,但很多家长和学校对幼儿教育的期待过高,没有准确地理解幼儿启蒙的意义所在,长此以往,极有可能泯灭孩子们的天性,束缚住孩子们的思维。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梦想起航  每一个孩子对身边的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兴趣爱好也不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