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违”:儒家孝论的实践智慧——以朱熹为中心的探究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中,针对孟懿子问孝,孔子告以“无违”,后又有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孔子分别予以了针对性的回答.从朱熹的相关解读来看,“无违”贯穿了孔予孝论之始终,是儒家所论之“孝”得以实现的方法论基础,体现出了儒家孝论独有的实践智慧.朱熹以理、礼为“无违”的基本对象,强调明体(理)达用(礼)方能“无违”.理之“明”与礼之“达”在具体的孝行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人子的“敬”“爱”之情,是孝之“无违”的情感表现与实践原则.而“敬”“爱”之情的调和与平衡的实质为“中和”之道,其乃“无违”的基本精神,儒家孝论亦因此呈现出了情理并重的特点,且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主要围绕私人部门展开,针对公共部门的研究相对滞后.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固有缺陷导致对政府的市场角色的集体误判,政府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这是导致经济分析误入歧途的关键.文章尝试回归经济学研究的制度传统,基于分工与专业化视角,结合公共产品竞争理论,弥补缺失的空间变量,分析市场主体动机的双重性,通过多理论交叉对政府的市场角色展开讨论.相对于从事私人产品生产的企业,政府本质上是一种采用空间收费的方式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竞争企业,通过制度设计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进而与私人经济部门一起分享分工
资本主义是追求过剩的生产方式,而身份政治则是掩盖这一事实的意识形态现象.围绕性别、种族、宗教、文化乃至语言等论题,身份政治展开了关于政治正确和正义标准的旷日持久争论.然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真实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联合需要扬弃阶级社会不平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虚幻的共同体之所以只能表现为与主体相对立的形式,是因为公民身份"合法"地抽象了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与矛盾.在避谈阶级及其政治的语境下,无产阶级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真实位置成为一种真空的话语,而身份政治则试图以意识形态填补这一真空.历史和现实证
我们把从生命的生存、安康(well-being)、适应和演化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究心智本性、机能以及诸机能之间关系的观点称为"心智的生命观".心智的生命观认为,认知(感知、观念、思想、推理)与行动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它们一起形成了一个最终服务于生命的认知—行动循环.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和适应,生命机体的活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环境的感知、表征和表征操作的认知阶段或层面,它必须通过引导或指导行动,并最终通过具身行动的物质因果力来应对环境提出的现实的、物质性的要求和挑战.事实上,这种关于认知与行动统一和循环的观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对非正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实的揭露以及对自由劳动的诉求.一方面,马克思立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生产之后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从而摆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幻象,并在共产主义理论中以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理论中,以自由劳动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申明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旨趣,从而彰显了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就此而言,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中,正义、平等和自由并非完全隔离的学术概
中华儒教文明独有的政教相通理念,使得"师"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儒家是中国传统政教理念的奠定者,儒家政教思想的特色,可以通过对"师儒"的溯源得到解释.《论语》中"师"具有政与教的双重意义:周朝职官与文化传人.孟子一派强调"师"是从事道义引领、人格独立的士人,提出了"师道"的理念.荀子一派强调"师"制定礼义法度的政治身份,提出了"师法"的理念.两汉以后儒家政教文明的发展,汉学讲师法与宋学讲师道,均分别渊源于先秦荀子与孟子,与他们对"师"的政教责任与身份认同有密切关系.
"心即理"是王阳明对主体与善体关系的深刻觉悟,这种觉悟一方面表现为将"心""理"的复杂关系以结构形态多向度地加以呈现,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具有善性的主体(心)之力量的全面开发,认为只有"心"才能真正疏通"心""理"的关系而实现"心即理".在"心纯乎理"的过程中,"心"通过各种工夫清除私欲的遮蔽,重新与"理"融为一体.因此,"心即理"的过程,本质上是人超越自我回归本我的过程.但这种超越与回归的实现,全靠"心"的主宰和运行.此即"心即理"的奥义.
文章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中国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周期的作用强度和影响方向.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波动的时变效应显著,不同时点在经济周期中表现出不同的顺周期或逆周期过程.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并产生负效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扩张波动表现出平抑特征;在经济收缩阶段,房地产投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效应,推动经济波动从收缩向扩张交替变动;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房地产投资冲击短期内有助于经济的扩张波动,但长期内会造成经济波动从扩张向收缩
学界一般把春秋易学归为周代王官之学统照下的卜史易学,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易学:士易学."士"独立于卜史,春秋时期是"士"阶层社会地位和文化心态发生巨变的阶段,此时期的"士"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活动,并积极参与了本为卜史所垄断的易学阐释,形成了士易学的"阐释共同体".士易学阐释范式的特点为:以德义之原则解说卦象;以事论卦,不再做机械的卦象解读;对筮仪的严格执行不再重视.虽然这几个解易原则体现在零星的筮例中,但已明显异于传统卜史易学范式,并以"士易学"共同体的阐释建构,为孔子及其身后的"儒门易"之形成和壮大奠定了
经济关系的数字化、远程化和经济行为的线上化、网络化及其对产业组织形态的影响,已成为经济学必须着力研究的新现象.其中,对于产业组织形态的理论刻画和学术逻辑构建,更将成为一个含义深刻的大课题.新冠疫情加速促成经济行为的线上化态势,传统产业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刻画的企业组织形态和特征,将由新的理论逻辑和描述框架来替代.产业组织经济学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首先表现为市场主体形态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的高度渗透性必然使网络信息产业超常发展,成为"超级产业":强有力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活动深化,整个社会将形成经济发展
理论与史料的紧张颇困扰今人,其实是个相对"年轻"的问题,大致起源于北伐后的社会史论战.论战本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起,却的确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界首次受到理论(当时特指唯物史观)的冲击.初试啼声的理论与方法携手,一鸣惊人,气势颇盛.其间更提出了理论即结论的主张,并提倡依理论以找证据的取向,影响广远.这些现象共同彰显出一个显著的倾向,即理论的凸显.尽管也有不同的看法,理论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史学,中国史学的面貌因此发生了不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