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也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往年相比,2010年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含政治试题,下同,不一一标注)及文综试题“亮点”多多。较之于2009年,2010年各地中考试题中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的“血脉相连”表现得更加明显。由此可见,中考命题者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视角越来越独特。
  
  一、思想品德与语文学科“联姻”
  
  例1 (2010年山东济宁卷)婷婷是一位貌不出众的女孩,面对剐人的美丽,她老是自怨自艾,走路低着头,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她认为自己是只丑小鸭。
  周日,表姐送她一个美丽的蝴蝶结,她连忙别在自己的“马尾巴”上,高高兴兴地上街了。这一天她感觉特别好,头抬得高高的,见到熟人就热情招呼。人们也一个个向她点头微笑,她发现世界竞如此美好。
  回到家,她一下子呆住了,蝴蝶结不见了!其实,刚上街蝴蝶结就掉啦,只不过她没有意识到。惶恐之后,婷婷一下子明白了——没有蝴蝶结,世界一样美好!后来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阳光女孩。
  “蝴蝶结”给婷婷带来了什么?我们该如何寻找自己生命中的“蝴蝶结”?
  例2(2010年广西贵港卷)百年期盼,八年筹办。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上海世博会,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小组决定制作一期宣传板报,分为“梦圆世博”“文化世博”“我与世博”三个板块,请你写出这三个板块相应的内容简介。
  
  (2)第二小组在主题班会上就他们收集到的以下信息提出了两个话题,请你参与交流讨论。
  信息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前往上海世博园区实地考察筹办工作情况时指出:举办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大事,也是全国的大事;办好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责任,也是全国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举全国之力,而且要集世界智慧,确保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
  信息二: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走进世博园你就会发现,世博轴的采光设计、主题馆的植物墙和太阳能屋顶、世博中心的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等都大量运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的各种高新技术。
  话题一:办好世博会,为什么“不仅要举全国之力,而且要集世界智慧”?
  话题二:上海世博会为什么要提出“低碳世博”的理念?
  (3)主题班会结束后,“低碳”一词在同学们中流行起来,文娱委员小红拟创作以下这首低碳生活歌,请你续写完成。
  珍惜水,节约电,节约能源要牢记;
  骑单车,乘公交,绿色出行最时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以一则小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自信的魅力,寻找树立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答题的过程,既是一个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心灵震撼、思想升华的过程。例2的第(1)问要求学生设计宣传板报的内容,第(3)问要求学生续写低碳生活歌,既考查了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文基本功,解答此类试题时则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2010年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思想品德与语文学科的‘“联姻”最引人注目。如2010年湖南常德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第23题,要求学生围绕所提供的两个情境共同揭示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段“成长博客”。总之,语文学科中的诗词鉴赏、阅读分析、续写对联的下联或横批、续写诗歌、撰写广告词及宣传标语、设计黑板报和宣传栏、拟写倡议书等,在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命题趋势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渗透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二、思想品德与数学学科“联姻”
  
  例3 (2010年山东济宁卷)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出了一张特殊时期的“考卷”。2009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交出了优异的“考试成绩”。我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表明 ( )
  A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B 金融危机对我国没有影响
  C 全世界已渡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
  D 走向世界的中国,具备了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例4(2010年浙江宁波卷)请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呈现了我国的哪些人口问题?
  (2)上述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图中两条曲线形成的原因。
  例3选取了我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图表,考查了学生对我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原因的理解和认识情况;例4选取了我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变化曲线图,考查了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情况。这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数字图表的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基本功。
  在2010年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思想品德与数学学科“联姻”的试题大量涌现。如2010年浙江嘉兴卷第23题,要求学生结合“2008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表”分析目前浙江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将数学知识引入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运用较多的是坐标图、对比性表格、函数曲线图、百分比饼形图等。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应文理兼备,多设计一些融合了数学知识的题目去训练学生。
  
  三、思想品德與史地学科“联姻”
  
  例5(2010年浙江义乌卷)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城乡按8: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t995年修改的选举法把城乡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更为4:1;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决定城乡按1: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同票同权”。
  (1)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是依据什么制定的?
  (2)全国人大通过选举法修正案体现了全国人大怎样的性质和职权?
  (3)凝聚半个多世纪心血的“同票同权”的历程说明了什么?
  例6(2010年浙江绍兴卷)读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说出图①所反映的该地气候、地势特点和图②所反映的该地民族分布特点。
  (2)图①、图②反映着新疆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面对由此产生的差异,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你该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尽一份力?
  例5以选举法的制定修订历程为切入点,考查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实行“同票同权”的重要意义;例6以《新疆哈密坎儿井剖面图》和《新疆民族状况图》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地理知识、思想品德知识。
  思想品德与历史、地理学科“联姻”由来已久,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这种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如2010年浙江义乌卷第23题,以《汉书·西域传》记载的楼兰历史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楼兰王 国消失的原因,寻找“避免楼兰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遵循的原则”。总之,思想品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主动把思想品德知识同历史、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注重古代文明追踪、历史遗迹探寻,关注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等。
  
  四、思想品德与艺术学科“联姻”
  
  例7(2010年湖北宜昌卷)在群星闪耀的舞台上,一群农民工子女表演的诗朗诵《心里话》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更是喊出了农民工子女的最强音。这表达了农民工子女 ( )
  A 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B 面临的生存环境太差
  C 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例8(2010年山东潍坊卷)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材料一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中唱道:“……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材料二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l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随着全国19个省市代表团相继赴新疆考察调研,标志着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发展建设的大幕开启。5年后,新疆全区人均GDP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搞好对口支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意义。
  例7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在题干中引入了《心里话》的歌词,考查了学生对自尊、自信、自强品质的理解和认识情况;第8题引入了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考查了维护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解答这类试题的前提是明白这些歌词的意思,弄清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2010年各地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思想品德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联姻”的试题频繁出现。漫画等美术作品风趣幽默,学生喜闻乐见;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若生活中没有了音乐,我们的生活将会单调、乏味。除上面两道例题外,2010年江苏苏州卷第14题,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周杰伦的《青花瓷》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为传唱为载体,考查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掌握中外经典歌曲的曲名,分析流行歌曲、典型漫画的思想内涵,了解祖国音乐、美术创作方面的成就等。
  “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的“姻缘指数”会越來越高。对此,我们应当以普遍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慎重对待。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唯有掌握中考思想品德的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善假于物”,努力成为一名全能型“教练”,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动”起来、“美”起来,才能使学生“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抓住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一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以线串点,以面带点,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化学用语 主干 效益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符号,是宏观物质和细小微粒的具体表示方法,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一种手段。  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离子
[摘要]我们知道,兴趣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活动,它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初三学生正处好奇、好动的旺盛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教学的起始阶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能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学的动力,就能保持学生对学习化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作阐述,供大
一个和谐进步的班集体,不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主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多种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近几年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找准切入点,抓好班级各项建设    一是加强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一个皮球,只有当它四面八方都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对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不出,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提不出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很低。《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思维能力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能力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在阐述能力培养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
[摘要]新课改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并且尽可能全面深入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上的价值。价值观的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堂的灵魂,也是思想品德课堂的落脚点。本文就价值引领内涵和内容,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必要性,及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与引导进行思考、探索。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引领;思想品德课程   一、价值引领的内涵及所包含内容    从哲学角度,价值观是
【摘 要】课堂评价语言应该规范、简洁精练、明确、指导性强、饱含激励、语言善于变化,还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评价,把握适当的评价时机,让科学规范的评价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课堂评价 科学规范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你能读得再‘香’一点吗?”“读得还不够‘俊俏’!”这是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上听到的评价语,教者执教的是《槐乡五月》,教者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但这评价语让人听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务必贯穿情感教育的内容。只要始终坚持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效应 情感教育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努力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時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基于此认识,这就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和体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增加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内容,为中考命题提供了
如今初中音乐使用的是人教版新编教材(或人音版新编教材),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新教材打破了以往陈旧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归类教学。新教材以单元的结构编排,每单元一个人文主题,由“歌唱”1首,“欣赏”2—3首和“实践和创造”三个教学环节构成。所设置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有利于欣赏、歌唱、演奏,创造性活动等内容的综合运用、使音乐与相关文化相互渗透。  音乐来源于生活,这套教材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周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