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意识的觉醒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2000年以来《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节纪念文章说起,浅谈媒体记者新闻理念的传承与深化,分析职业认知的变迁与重塑。
  【关键词】记者节 《中国青年报》 职业理念
  一、记者新闻理念的传承与深化
  1、传承:对新闻使命感的坚守
  跻身记者这个行业,无论面对怎样的时代变迁,记者的秉性是从来如一的。在《中国青年报》纪念文章所呈现出的新闻理念中,即使是10多年来,也是存在一种共性的:理想、理性、责任。因为理想,所以坚定地去记录和改变;因为理性,所以牢记自身的公共责任,丝毫不得逾越。
  在《中国青年报》创刊53周年之际(2004年),曾出版了纪念金刊《有一种青年与我们同在》,在评论员文章《我们的精神气质》里,曾经写道:“一个在追求社会公正、时代进步道路上的长途跋涉者,他的眼睛也许盯着路边不断闪现的景物,但内心还必须有一个理想甚至梦想描绘出来的彼岸,提供他勇气和动力的源泉。而这个彼岸,乃是一种理想和信仰,一种对于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社会的信仰。同时,它也构成了一个标尺,使我们时刻衡量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民生与幸福的距离。意识到这种距离的存在,便没有松懈的理由。永恒的责任也使新闻工作者勇气长存,理想长青。”
  其中,“彼岸”是他们穷其一生去追索的使命与信仰,反映了他们坚守的新闻理想与职业理念。“标尺”,是对记者所怀理想与所处现实的冲突的丈量,是幸福指数与民生实况的距离的权衡。而“跋涉”,是他们对自身所涉领域的形象描述,跋涉意味着艰险,长途跋涉意味着困苦重重。而跋涉的方向,正是一个公正的社会,一个进步的时代。这形同记者身上最大的底气,这种怀揣责任的职业理念,与记者的职业身份交缠相错,相生相惜。李普曼曾说,“新闻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敬畏,才是最大的新闻检查者”。
  而在这种不变的底色之下,时间的作用赋予了它们更为深刻的力量,促使记者的新闻理想超出使命的概念,延伸到自我道德的约束层面。
  2、深化:对职业道德的自省
  从最初的“荣誉”,到后来的“没有荣耀”,是由2008年山西霍宝干河矿难,11名记者受贿的事件而引发改变的。历时7年,从肯定到否定的语态,《中国青年报》转笔痛省,从一个高度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对记者的职业道德发出质问。最痛苦的批判,就是批判自身并且没有余地地承认这种批判。
  思考是痛苦的,本质即是不安。然而,应该珍惜痛感。
  因而,2008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节纪念文章里,这样写道:“封口费事件让记者蒙羞,这个节日中没有荣耀,只有耻辱,只有通过洗清耻辱才能重建公信和荣耀。”
  愤懑惭愧的媒体语境,痛定思痛的笔调口吻。脱掉理想化的语言外壳,《中国青年报》以一种真实、庄重、自嘲却又极度理性的态度,反思自己,亦反观整个媒体环境。反思之外,还是那层对新闻理想与职业理念的诉求。只是经过时间刻度的它们,内涵更加丰满与深刻。
  二、记者职业认知的变迁与重塑
  1、变迁:从绚烂的“加冕”,到平淡的回归
  记者,需要兼有诗人一样的激情和史学家一样的严谨。但在实际中,往往容易偏颇一面。在第一个记者节来临的时期,《中国青年报》谈到记者的境遇就显得有失理性。它们的第一篇纪念文章《拿什么献给记者节》中,是以两位记者遭致殴打之事而发出的言论:“作为受法律保护的公民,正常开展工作,却无端被殴打,而打人者竟然每每平安无事,而且这些事件就发生在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难道这些拳头和棍棒就是献给记者们的节日礼物吗?”虽然记者权利受到侵犯的现象值得关注,但是作为纪念文章的观点言论理应平静。如果分寸把握失当,即使是慷慨陈词也会形同抱怨。在第二年记者节如期而至时,《中国青年报》也似乎还没有脱离“记者节”所赋冠冕的喜悦,笔调依然沉浸在“加冕”的绚烂中。2001年这篇《记者的荣誉》中这样写道:“要是一个职业没有什么职业荣辱所在,那它就是一个饭碗,认真地端,懈怠地端,都改变不了饭碗的性质。饭碗么,生趣了了。”对于记者身份的自豪长久地将它们置在无冕之王的桂冠下,过于理想化的语言拉开了同“地气”的距离。
  直到2006年,一组《记者,他们不再受尊重》的纪念文章扭转了《中国青年报》的视点。从早两年的“自视甚高”、“自我陶醉”到对同行进行如同内省的质问。随着媒体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逐渐得以呈现,人们对待记者的态度也从忽略到重视,由“硬”变“软”。许多记者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失去底限,走向功利。比如记者收受贿赂,甚至主动敲诈报道对象,道德滑坡,也导致整个媒体环境的公信遭到质疑。《中国青年报》从此开始慎重与冷静,搁置了“记者节”的桂冠,跳出了记者的殊荣,反而开始了反思和质问。这种新的视点将《中国青年报》推向成熟,推向另一个高度。此后,《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不再视11月8日是为属于记者殊荣的节日,而是“一次凝聚职业伦理和强化职业认同的机会。”
  2008年是大事频频的一年。2月南方雪灾,3月西藏暴力事件,5月汶川大地震,8月北京奥运会,9月三鹿奶粉事件、世界金融危机。记者焦头烂额忙于其中的同时,媒体行业内又出现一起“重磅”有偿新闻: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起矿难,事故发生后该矿负责人为隐瞒事实真相,封锁消息而向媒体记者及相关人员发放“封口费”阻挠采访,引发“封口费”事件。令人震惊的是,竟有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所谓媒体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样的事件无非等同于媒体公信力的一场浩劫。当年的记者节,《中国青年报》发表纪念文章:《封口费缠身的记者节没有荣耀只有雪耻》。“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又到了,很巧的是,临近这个记者的节日时爆出了近年有关记者的最大丑闻,相信许多年以后记者同行仍会为这一幕感到耻辱,这一幕将会永远被钉在中国新闻业的耻辱柱上:有一群真真假假的记者竟然在一场矿难之后,像乞丐一样排着队向欲瞒报的矿方争领封口费。”一词一句铮铮入骨,在冷静下愤懑,在理性中爆发。   不再同于2001年时的“记者的荣誉”,7年后,以一个自我推翻的标题来对一场道德劫难进行最盛大的痛省。“记者节中任何莺歌燕舞、自娱自乐和无节制的分离表彰也是无耻的。”
  然而痛省之后,是振作。不是新闻理念的轰然倒塌,而是越发澄澈。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国青年报》又发出《记者节是三重提醒》和《记者节:不是为了自豪,而是为了提醒》。当中,它呼吁记者需要得到来自记者本身、国家、民众的三重提醒。此时的《中国青年报》,对记者节的认知业已挣脱光鲜的形式,而领悟到其最内里的实质:痛省后自有痛醒。
  2009年记者节纪念文章,《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新闻眼》,其中的第三个小段是《新闻的磨难》。再述记者遭致殴打的现象,已与2000年时的笔调形同两样了。这样写道:“有人说,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但愿我们的这份底稿,虽经磨难,但绝不会在权力的威逼下变得浮皮潦草,失却新闻的格调,也不会在暴力的威胁下变得懦弱乖巧,全无历史的正义。”已经全然褪去了当初“无冕之王”式的拷问,换而为一字一句不容置疑的表态,铿锵有力。
  2010年,《中国青年报》初次发出了有关“全民记者”的纪念文章。微博的横空出世颠覆了媒体的传统概念,打破了媒体的信息垄断。因而这篇《全民记者时代的挑战》这样说:“唯有积极迎接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并为之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迎“新”的同时也要辞“旧”,同日的另外一篇纪念文章里,有对《这个记者节,不写假新闻》的呼吁。“在往年的记者节,我们呼吁过自由报道的权利,不被打的权利。今年,我们要争取不写假新闻的权利。”反映着《中国青年报》的自省意识在进一步深化,从呼吁外界到反思自我,越来越将记者的角色还原化,“去荣誉化”。
  2011年开始更多的反思。反思记者这个角色,反思媒体这个环境。越来越褪下记者节的光环,更加贴近地气。在《断了地气就伤了灵气》中,它提出,记者的工作状态,应该永远“在”基层。”于此看见,在对炼字的讲究背后,是对记者本位职责的思考。在次日的《不苟且有担当方对得起记者称号》中提到,“一个对责任与操守充满敬畏感的记者,会善待自己手中的笔,会尊重手指下的键盘,力求每一篇报道都经得起检验。”同是思考,已不同于2008年对自我道德约束的思考,而是对于记者职业本位的思考。在第三天,《中国青年报》又刊出一篇《社会需要更多草根记者》,“很多优秀的新闻记者几十年里一直扎根在基层,一直用心牵挂着基层,这样的草根记者应该再多一些。”在最末,还连用“重视草根,不忘底层”三段,来坦陈草根记者的力量。草根的力量,意味着“庶民的胜利”,意味着民众的发声,意味着公民话语权的扩大。
  2012年,一篇《永远在路上》的纪念文章反映了记者身份的回归。再回望第一篇纪念文章《拿什么献给记者节》那种对殊荣的词穷,再到如今的淡然视之,将其回归为真正的行业性节日。从绚烂回归平淡这条路,《中国青年报》走了十年。“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无数新闻工作者仍像往常一样,忙碌在采访路上、演播厅里、编辑案头。他们全是媒体“桥梁”角色,记录时代进退起伏,他们传播信息、凝聚力量,日夜行走在路上。”这一次,《中国青年报》写出了绚烂过后的平淡意味,写出了记者的真正诉求所在。
  2、重塑:从旁观记录者到参与改造者
  2000年的纪念文章中,作者认为,全国50万新闻工作者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党和国家为被殴打记者讨到一个合理的说法,记者也是合法公民。2001年,“新闻纸不是一般的5毛钱1元钱一份,它是社会公器,就这么被裹挟着,崇高感油然而生。”当记者节的荣耀余波尚未结束,被裹挟的不是常态化的新闻理念,而是情绪。因而那时对社会公器的高喝,实际上是一种对理念的束之高阁。从纪念文章中看到的《中国青年报》,还是与“记者节”的深刻内涵有着一墙之隔的旁观者:期待记者节有所献礼,期待国家伸张大义。
  2006年到2008年是一个临界点。从此时的纪念文章中看出,《中国青年报》与全国各地的良知媒体,都在历经着一场有关价值观的拷问与阵痛。“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道德劫难的缝隙,因而媒体环境也有更多的新生。《中国青年报》身居其中,成为反思与内省的先行者,脱离殊荣,脱离旁观者的行列,开始反思,开始历经自我意识的觉醒。推翻自我塑造,开始重构。“荣誉”与“没有荣耀”,自豪与“不是为了自豪”,在破与立中,它找到了新的、有高度的视点。而记者节作为每年固定响起的钟声,但不再是诉求献礼与讨说法的节日,而是一声响亮而悠长的提醒。
  此后的纪念文章,也不再形同抱怨或自豪的抒发,或者是慷慨激昂的陈辞,而是笔调浓转淡,开始上升到对记者的内涵的认知。不是“走基层”,也不是“下基层”,应该是“永远在基层”。破除了曾经的一墙之隔,对于社会议题,更接地气的《中国青年报》不再是旁观、不再是记录,而是参与,是造就。台湾独立艺人张悬曾呼吁,“我们活着,就在造就”,《中国青年报》从自身“不写假新闻”的细微之处起,为这个时代有所增益。从“在路上”过节,为记者身份有所践行,来向公众传递信息。
  而记者对社会的参与改造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比如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在非典时期深入前线采访,她说“我不敢轻慢,因为准确二字,事关着他人的性命。”比如经济观察报记者王克勤发起的“大爱清尘”项目,意在救治在苦难中挣扎的600万尘肺病农民。
  媒体的力量不是用于消费,而是感召。就如同《南方周末》1999年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三、记者职业理念变化的原因
  事实上,记者职业理念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一段漫长的时期里,与各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政治层面上,2003年8月,胡锦涛在政治局学习会上谈及了媒体环境的变化:“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09年10月,在世界媒体峰会的开幕式上,谈及当今媒体的责任,他特别提出舆论监督,既有对媒体舆论监督力量的认可,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反腐问题上对媒体作用的看重。它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媒体的舆论监督将得到中国政府的进一步鼓励和支持。②   这从客观上给予启示,在面临中国的转型时期,媒体需要参与其中,媒体也必须参与其中,参与“建设”,参与改造,发挥媒体的舆论力量。同时,也给予了一个信号,官方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官方需要媒体的舆论监督。
  社会层面上,新时期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传媒行业转入自主经营。很大程度上,他们需要得到受众的认可来获取利润,因而他们需要为受众服务,满足受众的需求。“政治目的”不再是为媒体单一的诉求,媒体的性质进而演变为社会大众的耳目喉舌,媒体的主要功能也集中于传播新近发生事件上。③《中国青年报》也不例外,它们必须褪去曾经“自我满足”的基调,转而平淡化,实际化,将笔头对准民生,参与其中而又不涉足其内。
  四、不是功利选择,是价值判断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③
  是怎样的时代我们无法决定,但对时代呈现的面向可以选择,对价值判断可以选择。在200多家媒体记者选择排队领取封口费的时候,也有人选择恪守记者的职责和良知去揭发、去呈现。就如同《新闻调查》的编导张天贺在谈到2002年山西繁峙矿难时说,“要是有人真见过他们(遇难矿工的遗骸)的样子,就不可能为了几个钱把灵魂卖了。”
  十年征程,《中国青年报》在记者节纪念文章中呈现的状态,就是“看见”的过程——看见,就是从蒙昧中睁开双眼,从被动到主动,从等待到反思,从痛省到痛醒(醒悟)。张悬说过,“不要害怕混乱,因为唯有这样你才能够看见新秩序的诞生”。对于《中国青年报》,记者职业道德滑坡的劫难为它们带来过混乱,带来过沉痛,甚至带来过质疑。但是,这隐藏于“破”中之“立”,就是信仰的正念,是新秩序的诞生,是对新闻信念重新的、更深层次的解读。不再以无冕之王自居,换而真正地扎根现实土壤,深入社会脉络,去相信,去参与,去造就。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王晶,《谈记者职业理念的更新》,《青年记者》,2009(11)
  ②杨婧,《从〈南方都市报》“记者节社论”看记者职业理念的变化》,《新闻世界》,2010(8)
  ③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6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新闻系本科生)
  责编:叶水茂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采取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劳教制度”这一议程的建构过程的展示和剖析,试图了解媒介是如何影响政策议程的?本文将媒介影响政策议程的过程分成了具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四个步骤,1、报道焦点事件,成功设置媒介议程;2、媒介议程塑造了民意;3、造成“民意景观”,形成了舆论压力;4、将舆论压力输入政治体系,触发政策议程设置。  【关键词】劳教制度 媒介议程 政策议程  2013年,一项国家公共政策的调整
阿里埃勒·沙龙走了,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擅长采用“闪电战”战术、最钟爱装甲部队突击的将军在与死神搏斗了八年之后,走了。然而正是这位一直主张对阿拉伯强硬的以色列的军事和政治领袖,在晚年的执政生涯中当机立断,促使以色列撤出了占领38年的加沙地带,让中东的和平进程前进了一大步。  沙龙1928年2月26日出生于特拉维夫附近的马拉勒村。沙龙的父母沙廖尔和维拉原籍俄罗斯,1922年迁居巴勒斯坦。沙龙1
【摘 要】 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意见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撑的内在要求。借鉴现有关于绩效管理理论、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践的研究,结合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建立“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反馈与应用”闭合的绩效管理循环系统;构建绩效管理与专项资金管理
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通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但钱钟书是独特的。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升堂入室;渊博使他站得高,看得透,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他被学术界誉为“文化昆仑”。当我们真正走近钱钟书的时候,也许你又会生出无限感慨。  骨子里的狂狷  有一种人外表温软,内心实则十分强悍,钱钟书即是一例。钱钟书之狂,在清华读书时就大肆显露。1929年,
【摘 要】 中国概念股在2011年激荡了纳斯达克,频繁地退市让人不知所措,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文章以盛大网络这一桩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退市纪录的概念股为例,以猜想的方式来剖析里面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中得到了启示。  【关键词】 中国概念股; 退市; 股价低估; 理性选择  引 言  2011年对于中国概念股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据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罗仕证券统计,去年被管理层、战略收购财团和私募股权集团
〔摘要〕 农民与用地单位之间矛盾冲突的发生频度、激烈程度和破坏烈度都不亚于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冲突。现行征地制度下双方的利益边界、权利边界和行动边界都模糊不清,这既是双方冲突的深层诱因,也是此类冲突极难治理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对征地制度的深度改革,赋予双方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构建双方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平等的直接交易机制,设定双方之间合理的利益边界、明晰的权利边界和清晰的行动边界,是预防和化解此类冲突
【摘 要】伴随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好莱坞梦工厂和迪斯尼挺进中国市场,将会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和传统文化带来怎样的挑战和发展。本文以梦工厂动画为例,探讨在全球化传播的发展趋势下,本土文化传播的发展前景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趋势,并提出构建长远的文化传播意识的需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外来文化  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1、媒介竞争带来机
2009年的一天,我正要上班,突然下体出血不止。因为没到来例假的日子,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过了一会,肚子疼痛加剧,我急忙去医院看妇科。结果,被确诊为子宫癌,随即人院接受治疗。现已摘除子宫,接受化疗,病情一天天有了好转。在此,我将自己得病的前前后后记录下来,并请专家做了点评,希望能对更多的女性有一点点的启示。    一段混乱的性生活    2005年年底,我结束了第一次婚姻。为了赶走寂寞,我走进了酒吧
【摘 要】 实行IPO注册制将对投资者提出新的要求,使投资者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分析实行注册制对投资者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出双方在混合策略下的最优选择,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重要因素,提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建议,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注册制;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投资者权益保护;
随着统编教材的问世,初中语文进入“一本统天下”的局面。这种回归,反映出语文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新时代、新高考、新教材,都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不能局限于一学期一本语文教材。于是很多学校开始引入丰富的阅读材料。为了保障阅读实效,这些引入的阅读材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统编教材与其他学习资源的关系,既做到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