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探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的合理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知识、促进学生自我提升。基于此,本文从高中课堂教学出发,分析问题导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希望对促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教学实践;作用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现状与课堂效益提高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教育工作者亟须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构建更加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而问题导学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重点强调了学生在知识探究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平衡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有必要积极研究问题导学法的积极作用,并结合课堂教学展开实践。
  一、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充分把握课前引导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问题导学法的实践应用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制作导學案,利用层次化问题呈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研读教材、探究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记录疑问点,作为课堂反馈的依据。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围绕知识目标设计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含义、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初步理解正、余弦函数在[0,2π]上的性质等。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回答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在探究思考中提高自主能力。
  二、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元素,学生在熟悉的知识情境中可以接受问题,也可以发现问题,同时在情感的引导下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以实现知识的深入探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法为学生创设情境,促进知识潜移默化地导入,引导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课堂导入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y=sinx,y=cosx的周期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图形,并提出问题:观察、猜测正余弦函数在[0,2π]上呈现的特征。这样学生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进而在猜测、讨论与证明中完成对三角函数周期性的理解。
  三、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课堂合作探究
  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思考、议论、展示、评价等环节设置探究点,在探究点中呈现问题,教师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探讨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具有了方向性。教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出发进行自主探讨,并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展开组内交流,并展示交流成果,教师最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点评。例如在研究三角函数周期性的过程中,教师给出问题:函数y=|sin2x|(x∈R)的最小正周期是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通过绘图阐述。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纷纷加入学习小组之中,并彼此交换意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合作探究能力。
  四、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总结知识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总结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罗列、梳理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结论,构建知识体系,实现深入思考。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总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同时也能够突出总结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提升课堂总结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总结工作往往是由教师来做,教师带领着学生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只需要学生记忆。而运用问题导学法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进行自主总结和思考,从而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究和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课堂总结中,教师可以结合函数的图像提出关于周期性、单调性、最值等问题。这样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能够抓住重点,提高总结效率。
  五、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问题导学法的要求组织学生展开科学训练,促使学生巩固知识,实现自我提升。高中阶段的数学有了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深度的学习和理解,而高中的数学问题之间是相互交叉和联系的,几何问题中就夹杂着三角函数的知识,还可能包括向量的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深度,并且养成全面分析数学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课后巩固中,教师针对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问题设计中教师合理控制兼顾“质”和“量”,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增加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学习解题技巧,实现自我提升。
  总之,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教学,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更加有效的互动沟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数学课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妮.关于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
  [2]孙金强.高一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以“函数的基本性质”为例[J].华夏教师,2019(02).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甘肃 榆中730100)
其他文献
摘要:课前活动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然而,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高中生在课堂上毫无学习热情,没有学习动力,针对这种情形,就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对课前活动环节认真研究,渗入趣味元素,让学生感受到课前活动的乐趣与魅力,因此而爱上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前活动;实施策略  课前活动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部分,它是使高中生从热闹非凡的下课转到十分安静的课堂学习的过渡,因此如
摘要:架起文本与学生心灵对话的桥梁是阅读。心灵自由的阅读是个大境界,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各自带着迥异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淀,带着各不相同的个性特征,走进文本,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心灵对话;阅读;情感;语言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35-2小学教育要从积极的情感培养入手,这是语文课应该特别要加强的重要
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知识学科,化学教师应当基于新课标研究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们的化学思维,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如今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重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化学教师也要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本文研究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从情感导入、情景创设和实践培养三个方面给出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正确的思想观念;作文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落实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流程与方法来支撑与保障,其中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保障学科素养落地生根的前提。要想设计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我们必须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精准解读课标、深刻分析教材、全面分析学情、准确制定目标、精心安排流程,从而确保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我今年56岁,2006年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和脑部血管贴敷手术,2008年3次发生癫痫,去年初开始感觉手脚麻木、进而发展到左侧头顶麻木。去年底,癫痫再次发作,诊断为:1.症状性癫痫;2.脑梗后遗症;3.糖耐量受损。请问该怎么治疗?  张读者:  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临床出现头麻、手足麻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治疗主要应以改善脑供血为主。可用中药补气活血通络方法综合
摘要:立德树人的基础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是学生生成力的激发。通过创设情境,资源整合,跨科融合等策略构建语文课堂生活场,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的融合中“愤”“悱”而“发”,从而激活生成学力、生成技能、生成自我等生成力,涵育学科素养和通用素养,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在螺旋式成长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实现自主发展、终身发展。  关键词:课堂生活场;生成力;涵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摘要: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是对整个知识单元的教学目标、策略、活动进行合理的整合、协调、统筹,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过程。绘制思维导图是思维显性化的过程。本文以《磁场》为例,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单元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加高效。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思维导图;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19-1
摘要:化学演示实验在初中教学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失败。笔者对一次失败的化学课堂演示实验进行了分析,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并详细探讨了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改进和补充,以供化学教育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化学实验;失败;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历史故事是带有曲折生动的情节,蕴含一定历史知识的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事实印证与调味剂,它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十分相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优化教学质量。大量历史知识是借助故事的形式长时间流传和发展的,所以说历史故事有着传承知识以及承载历史文化的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也让学生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