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学科联系及方法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j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有效的改革。高中教育不是简单的学会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把知识学活了,能够举一反三,能够把各科知识联系起来。高中地理作为中学教学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门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老师在教学充分考虑到地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激发出学习兴趣,达到地理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字:高中地理;学科联系;方法思考
  【中国分类号】G633.5
  
  引言: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起来比较难,是因为高中物理知识与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单独存在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高中老师应该根据高中地理所具有的这些特,把高中地理知识跟其它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把地理教好、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教育。比如,有些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如果单独用地理知识来解答很难解释清楚、让学生听明白,这时老师可以用思想迁移的方法,把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迁徙到物理学习中,并将物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来解决地理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记牢物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地理与多种学科的关系
  1.1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
  用一些语文中的优美语句来说明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把地理知识记牢。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上就是黄河的发源地,而“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指的就是地理当中的黄海。再比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说的是地球自转一周的路程约4万千米,正好是地球赤道的长度。在地理学习中多引入一些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自主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1.2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地理学习中,如果涉及到计算方面的问题,大家无疑都会想起数学来,计算方面的难题更是需要数学的帮助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这就要求地理老师能够把数学方面的知识恰当的跟物理知识相结合。例如,当我们用倾角的知识来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数学知识,就要求我们将地理知识跟数学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再比如,在学生好没接触立体几何时,学习光线的垂直照射肯定不好理解,这是老师可以拿教室中的屋角和地面的位置关系来进行讲解,学生就明白了。显然,这些用数学知识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
  1.3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高中知识中,物理跟地理的交叉很多,高中地理学科中会用到不少物理的知识。比如,行星的运动、太阳发光的机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参照物等等。然而,就目前来看两者还存在一些知识脱节现象,这便成了学生思维拓展的障碍。例如,在地理课上,日食和月食的问题如果单独用物理知识就比较难解决,然而我们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一下。日食和月食都是太阳光直射产生的现象。有所不同的是,日食是地球进入到月球后面太阳照不到产生的现象,而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后面太阳照不到产生的。在不同经纬度上,人们除了不能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环食,其他都可以同时看到;地球上不同方位的人月全食和月偏食不能再同一时间看到。老师需要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4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地理方面的物质形成方面的问题单用地理知识不能很好的解释清楚,如果结合化学知识就能很好的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例如,云贵高原石灰岩地形不易保水,其原因如果用化学知识解释是: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与水形成了碳酸,而石灰岩与碳酸反应,形成了溶于水的碳酸氢钠,造成易漏水、不易保水的现象。这样解释学生就比较清楚的知道了此现象发生的原因,简单明了、易懂。
  2.加强地理学习的方法思考
  2.1与其他学科的沟通
  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帮助地理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案时,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本课程的知识牢记于心,面对学生的提问能做到游刃有余。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其他学科教材的阅读、知识的研究,与其他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来确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确定好学科之间的协作、分工。
  2.2知识的迁移
  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用相关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例如,用“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优美的语文诗句来生动地展示冷天气;引用数学知识分析理解垂直照射、倾角、地球上距离问题等知识;用物理学的开普勒第二定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速度远近点不一样的原因。运用各科知识的衔接、运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地理。
  2.3设置问题的情境
  应用相关学科解决地理知识问题。大家在语文课中都学过《两小儿辩日》,太阳到底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作为地理老师,完全可以拿语文课中这个问题来引出地理知识中的相关问题。这样,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同时,又激发和促进了学生地理的兴趣。
  结语:总之,加强高中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淡化学科间的界限,这对于新时代的新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身知识的学习,要扩大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修养、加强情感的渗透。让学生自己心中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使学生能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继湘.课堂教学管理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家清.新概念地理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林森.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从书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也强调
当今社会,体验经济理论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再思考。人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相应的心理回馈。具
“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
作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牢固地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较高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是初级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下面我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广泛阅读,注重多途经、长期积累  1、从书本中获取写作素材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内外书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多看成语典故书,寓言故事书,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从中摘录一些好的词句、名言警句、精
对水稻不同生育期中性昆虫数量、种类以及时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H86CpTI和CK稻田上,中性昆虫消长变化趋于一致,没有显著差异;而中性昆虫与天敌的相关性表现为跟随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高中语文课程与文化素材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化素材是一个非常值得学者们探讨的话题。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以及对于文化素材的理解,简要探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的运用.  关键字:高中语文;文化素材;有效的运用  中国分类法:G633.3  0引言  新课改中明确的规定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阶段中物理实验的复习方法;引导学生要熟透当年的考纲、考点、以及对近几年来有关实验方面的考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对初中阶段所有物理实验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中重点是通过两个具体,典型的例子介绍了如何对一些重要实验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关健词]:整合实验复习高效  中国分类号:G633.7    初三第二学期一般都是进入到复习阶段,这一阶段
期刊
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