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修课程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各个选修模块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所有的选修模块都会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对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
【关键词】必修是选修的基础 知识终点 合理衔接 知识的深化 提高学科素养
北京实施新课程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很有幸我能第一批进入新课改的教学,感受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新观念、新教法、新体会。今年我们学校做为新课程示范校,举办了一系列的展示活动,非常荣幸,我做为化学教师代表,做了一节选修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展示课,在备课过程中,使我对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的关系和衔接、教学策略、过程方法方面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方面都有了更深的体会,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的关系
1.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选修模块的知识起点是必修模块的知识终点,各个选修模块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所有的选修模块都会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对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例如,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在必修2中要求为: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影响因素,2个课时完成教学,重点放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要求为:要明确反应物的本质决定了反应速率,而且能用控制变量(控制反应条件)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在讨论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的时候,要会利用绪言中的有效碰撞模型加以解释.
2.必修与选修对同一概念原理的要求不同。必修课程是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是高中化学课程为全体学生打下共同基础的具体体现和保证,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选修的每个模块是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和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开设的。显然他们的要求不同,选修的要求高得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修4的要求为:(1)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有哪些。(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3)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理论来解释温度和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选修与必修的教学上应注意衔接。选修课程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既适合于对学习化学有较强兴趣的学生,也适合于对学习其他理科以及工、农、医、商、经、贸等有较强兴趣的学生,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面,从而比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选择性、层次性。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适应不同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志趣和潜能、以及有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合理衔接,促进基础知识的深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在必修教学要立足课程标准循序渐进,不要随意穿插选修内容。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化学,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选修课程是极为有利的。
二.必修与选修的教学策略
1.教学中要关注必修与选修的衔接和提升。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是基础理论模块之一由于高中化学课程不再是学科中心课程,而且课程分为若干的模块,原先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和主干地位有所削弱。但是,化学反应原理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学中要关注必修与选修的衔接;要关注从必修到选修水平层次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核心观念、核心思路、核心方法的发展;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为有志于从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我做的选修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节的公开课,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高一必修2已经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后,知道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但改变外因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会改变;当我第一次备这节课时,没有很准确的把握选修教材的涵义和高度,只是简单的重复必修的知识内容,这时区教研员李向红老师、谢丽萍老师及时给了我指点,使我认识到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各个选修模块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所有的选修模块都应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对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后面的备课我便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这节课应该是积累了大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现象的感性认识之后,有必要从理论上给以升华,让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进而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完成一次认识的飞跃。应该是必修到选修的知识的提升。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学生首先回忆反应物的本质决定了反应速率,而且能用控制变量(控制反应条件)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在讨论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的时候,要会利用绪言中的有效碰撞模型加以释。对于这样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市教研员唐建华老师的肯定,他提出新课程的实施,应该是观念上的转变,要从化学思想方法上转变,突出感性认识;这节课突出的就是控制变量的思想,然后实验设计,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探究,效果很好。这节课是理论课,不易理解,但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加强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积极性,利用动画模拟,分解难点,促进认识上的转变,使原有认识提升,发现其中规律,更易理解概念。
2.在过程方法方面,注意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所有课程模块都承担着过程方法的教学功能,但在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中,更加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和以研究物质
性质为主的化学研究方法和程序,而在选修模块中则更加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模块所代表的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思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会渗透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些思想方法,如运用差值、始态和终态、控制变量思想,综合运用微粒观、动态相互作用观点,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认识方式分析问题;除此之外,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所设置的探究活动无论是探究内容、探究的开放度,还是探究的方法和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发展特点。
3.注意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所有模块都支持这个课程目标维度,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在处理这个课程目标维度时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选修模块或直接面对、或深入讨论,不仅知其然,还可知其所以然,甚至能够探讨如何做,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要特别注意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要求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清楚各模块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清楚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选、必修教学内容的衔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必修是选修的基础 知识终点 合理衔接 知识的深化 提高学科素养
北京实施新课程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很有幸我能第一批进入新课改的教学,感受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新观念、新教法、新体会。今年我们学校做为新课程示范校,举办了一系列的展示活动,非常荣幸,我做为化学教师代表,做了一节选修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展示课,在备课过程中,使我对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的关系和衔接、教学策略、过程方法方面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方面都有了更深的体会,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必修教学与选修教学的关系
1.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选修模块的知识起点是必修模块的知识终点,各个选修模块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所有的选修模块都会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对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例如,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在必修2中要求为: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影响因素,2个课时完成教学,重点放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要求为:要明确反应物的本质决定了反应速率,而且能用控制变量(控制反应条件)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在讨论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的时候,要会利用绪言中的有效碰撞模型加以解释.
2.必修与选修对同一概念原理的要求不同。必修课程是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是高中化学课程为全体学生打下共同基础的具体体现和保证,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选修的每个模块是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和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开设的。显然他们的要求不同,选修的要求高得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修4的要求为:(1)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有哪些。(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3)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理论来解释温度和浓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选修与必修的教学上应注意衔接。选修课程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既适合于对学习化学有较强兴趣的学生,也适合于对学习其他理科以及工、农、医、商、经、贸等有较强兴趣的学生,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面,从而比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选择性、层次性。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适应不同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志趣和潜能、以及有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合理衔接,促进基础知识的深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在必修教学要立足课程标准循序渐进,不要随意穿插选修内容。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化学,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化学选修课程是极为有利的。
二.必修与选修的教学策略
1.教学中要关注必修与选修的衔接和提升。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是基础理论模块之一由于高中化学课程不再是学科中心课程,而且课程分为若干的模块,原先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和主干地位有所削弱。但是,化学反应原理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学中要关注必修与选修的衔接;要关注从必修到选修水平层次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核心观念、核心思路、核心方法的发展;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为有志于从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我做的选修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节的公开课,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高一必修2已经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后,知道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但改变外因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会改变;当我第一次备这节课时,没有很准确的把握选修教材的涵义和高度,只是简单的重复必修的知识内容,这时区教研员李向红老师、谢丽萍老师及时给了我指点,使我认识到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各个选修模块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所有的选修模块都应在必修模块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核心知识,对必修模块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后面的备课我便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这节课应该是积累了大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现象的感性认识之后,有必要从理论上给以升华,让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进而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完成一次认识的飞跃。应该是必修到选修的知识的提升。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学生首先回忆反应物的本质决定了反应速率,而且能用控制变量(控制反应条件)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在讨论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的时候,要会利用绪言中的有效碰撞模型加以释。对于这样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市教研员唐建华老师的肯定,他提出新课程的实施,应该是观念上的转变,要从化学思想方法上转变,突出感性认识;这节课突出的就是控制变量的思想,然后实验设计,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探究,效果很好。这节课是理论课,不易理解,但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加强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积极性,利用动画模拟,分解难点,促进认识上的转变,使原有认识提升,发现其中规律,更易理解概念。
2.在过程方法方面,注意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所有课程模块都承担着过程方法的教学功能,但在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中,更加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和以研究物质
性质为主的化学研究方法和程序,而在选修模块中则更加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模块所代表的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思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会渗透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些思想方法,如运用差值、始态和终态、控制变量思想,综合运用微粒观、动态相互作用观点,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认识方式分析问题;除此之外,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所设置的探究活动无论是探究内容、探究的开放度,还是探究的方法和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发展特点。
3.注意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所有模块都支持这个课程目标维度,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在处理这个课程目标维度时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选修模块或直接面对、或深入讨论,不仅知其然,还可知其所以然,甚至能够探讨如何做,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要特别注意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要求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清楚各模块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清楚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选、必修教学内容的衔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