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读懂”自己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获得关键靠课堂教学。以《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设计为例,从模型认知与建构的角度对元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探析,结合情景引入、层层设问、分组实验、联系实际、深入推进等环节,逐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镁的提取;实验探究;模型认知;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从前,苍岩山下住着一个忠厚老实的孩子,叫张诚。张诚在保正鲍照家做童工,鲍照出了名的脾气大,人称“鲍脾气”。  一天,鲍照接待下乡的知县,知县风闻鲍照克扣百姓粮食,把鲍照训斥了几句,鲍照心里有气,回来看见正在院子里推磨的张诚,按住他就是一顿揍。  等鲍照走了,張诚靠在屋檐下的柱子旁,憋着一肚子气,悄悄地抹眼泪。突然,一个东西“扑通”一声掉到张诚的胸口上,他抬头一看,屋檐边坐了一个白胡子小老头,笑嘻嘻
類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因其中心黑洞疯狂吞噬周围物质而发出极强的光芒。通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天文学家确定早期宇宙的类星体中含有超大质量黑洞。但这些黑洞是如何在宇宙诞生不久就“成长”为超大质量黑洞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热门课题。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早期宇宙中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其拥有一个15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据悉,这个新发现的类星体被正式命名为J1007 2115,它是已知距离我们最远的,
湖南女孩张小果做梦也没想到,田兰会主动告诉她:自己不是她的亲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  2018年的暑假,安徽大学读大三的张小果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对,家里没饭菜香,灯光也暗沉沉的,她妈田兰一个人在沙发上坐着发呆,见她进来,神色凝重地唤她:“过来,我有件大事要和你讲。”张小果的心突突地跳,这一天终于来了。  其实,张小果早知道了。16岁那年,张小果学校组织义务献血,当时,拿着医院的验
[摘要]以高三实验专题复习课《物质的制备》为例,通过设计多个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驱动性问题,整合、挖掘教材实验,构建有机物制备实验题和无机物制备实验题模型,实现高三复习课回归教材的一种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深层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生成,提高高三复习课效率,同时提升学生化学格局和人文修养。  [关键词]思维生成;教材实验;物质的制备;专题复习;高三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胡大爷爱上了萨克斯,花五千元买了个中音萨克斯,不分白天黑夜地吹。这天下午,胡大爷接到小区保安李队长的电话,他说:“胡叔叔,我有个急事要您帮忙,想请您吹萨克斯……”  胡大爷一听说有人请,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好!我马上过去!”挂断手机,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小区门口,李隊长立刻迎了过来。  胡大爷急不可耐地问:“在哪吹啊?谁家?有啥事?”“在咱小区!就是这爷孙俩……”李队长说着,指了指身边的一个老头和一
[摘要]执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学生对于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理解不清。要解决这一问题,可运用“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支架”,构建“模型”的方式,把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划归到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笔者认为:只要教师用自己闪光的智慧启迪学生潜在的智慧,就可以使学生产生不可抵挡的探索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  在进行“专题复习一”时,可在大屏幕上展示本班两名靓丽的女同学骑着电动车在乡间公路上惬意行驶的情境,并用充满激情的描述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阳春三月,江南草长,微风吹拂着丽人的脸庞……不禁让我们的了同学们神思
在新课程标准下,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应凸出同学们互动研究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他们克服已有的思维定式,改变固有的思路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互动,分析和思考问题,并提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的学习局面,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凸显互动研究功能,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人才,具有十分重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推进课堂互动,彰显动态生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再识课堂互动与动态生成  课堂互动是动态过程,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过程,是师生、生生等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