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题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q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广东高考英语阅读试题分阅读理解和信息匹配两部分,共40分,约占英语试题总分的1/3。可以说此题的得分直接影响整个试卷的分数层次。而阅读理解恰恰是学生的弱项。有针对性地研究高考阅读试题及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水平,高考取胜的重要因素。
  一、 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一般考查考生把握全文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概括或总结,提炼文章的中心。试题通常是要求考生确定文章标题或主题(topic / title / headline)。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运用逻辑概括能力,获取文章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论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可能会考作者的写作目的。如广东09年45题。
  ( )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A. warn us of the danger in the subway
  B. show US how to save people in the subway
  C. tell US about a subway rescue
  D. report a traffic accident
  本题考查作者写作目的。文章讲述了在地铁救人的事实。答案是C。实际上这是一道考查文章中心的试题。考查主旨大意题的命题形式常用的还有;1)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2)What is the topic of the text?等。以广东08年49题为例:
  (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How to prepare for your success.
  B. How to face challenges in your life.
  C. How to build a positive self-image.
  D. How to develop your good qualities.
  答案C ,是在通读全文之后,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所提炼出来的。
  大部分文章都有主题句(topic sentence),主题句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main idea),找到了主题句,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大意。因此,快速找到文章的主题句是解答主旨大意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主题句呈现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在开头出现;2)在结尾出现;3)在开头和结尾同时出现,首尾呼应;4)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贯穿全文,并没有用一句话明确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比如上面提到的广东英语高考08年49题。
  二、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借助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推理判断题属于主观性较强的高层次阅读理解题,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试题。在近年高考中所占比例有逐渐加大的趋势。08、09年广东阅读理解30题中,有1 / 3 试题属于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题干中常含有表示“表明、暗示、推论”的词汇,如infer,imply,intend,mean,show等;有时提问中含有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如could,might,would等和其他表示可能性的词,如probably,most likely,seem等。如:2010年广东高考英语45题. We can int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Chinese English .
  A. is clear and natural to non-native speakers
  B. is vivid and direct to non-native speakers
  C. has a very bad reputation in America
  D. may bring inconvenience in America
  由文中作者母亲的经历可以推测出45题的答案应该是D。这是考查文章分析推断能力的试题。08年广东高考英语55题,What does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imply?
  A. A writer doesn’t have to be faithful to his findings.
  B. A writer may write about a hero in his own way.
  C. A writer may not be responsible for what he writes.
  D. A writer has hardly any freedom to show his feelings.
  文章最后一句:Tolstoy did his research, but the composition is his own. 答案是:A。意思是,即使调查发现史实是这样,但作者也不需要原原本本地照搬事实来进行创作。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findings”,应从“research”中来,“A writer”写“composition”时“doesn’t have to be faithful”。
  解答推断隐含意义这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文章提供的内容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要全面分析已知信息,进行深层处理,不能就事论事,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答案一般要依靠合理推理得出,不能选择文章中直接表述的信息为答案。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政治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课抱有偏见,觉得政治“假、大、空”,既不可信,又不实用。考前背一背就能应付,平时不用学,政治课是不需要的课。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觉得政治课是需要的呢?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主角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成为配角,成为知识的接收器,学生不问、不想、不争、不辨、不创新,这样政治课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
对解析函数的展开形式作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确定展开时是泰勒形式还是洛朗形式的方法。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标准是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555份全国省市县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情况问卷调查结果,针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建设中数据类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备好每一节课,在教学各环节注入兴趣元素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
《建筑与文化》创刊号登载了《沧桑“水弄堂”》文章后,引起国内外建筑规划设计与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关注,专家们认为,京杭大运河无锡跨塘桥到清名桥900米一段的“水弄堂”,
通过以人为中心,形成多级医疗机构间相互协同的诊疗业务机制,实现主动医疗健康服务。多级机构诊疗的业务需求包括医疗机构协作管理、健康档案共享、双向转诊协作、远程医疗以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极力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
知道“Magic”吧?不是在说魔术.谁都知道,那是写上去就再也擦不掉的一种笔。现在已经成了油性笔的代名词了.可我小时候这种笔刚刚在市面上出现.对于我们这些只知道毛笔和铅笔的小
在语文教学中借鉴和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可以在情、趣、法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着眼于情,可发挥感染力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恶多端一座大厦,它由三维目标构成,其中“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或许仍有人文性不足之
学做建筑设计好像已经很久了,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也有6个年头了……